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博物館探秘之暢遊古生物王國

新博物館探秘之暢遊古生物王國

序言

9月30日,貴州省博物館新館將正式對外開放,作為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此次開展,將向公眾展示省內種類最豐富,質量最上乘的藏品,時間跨度從5億多年以前的古生物時期一直延伸到近現代人類文明,為公眾準備了一場獨屬於貴州的文化盛宴。「古生物王國」、「歷史貴州」、「民族貴州」、「青少年數字館」 、「牢記囑託 不忘初心 走好新的長征路——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展」 、「帝國記憶 夏宮往事——俄羅斯彼得霍夫國家博物館藏文物特展」都將與公眾見面,今天讓我們先行探秘——古生物王國。

在貴州這片土地下,埋藏著一個古生物王國。

曾經在貴州境內活躍的古生物,就靜靜地化為石塊,在地下睡著,不露聲色。

化石,簡單來說指的是保存在岩層中的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迹。生物在死亡後被沉積物迅速掩埋,遺體中的有機物質分解,骨骼成分被地層中的礦物質逐漸替代(通常是磷酸鈣被碳酸鈣替換),而原始形態依然保存,便形成了化石。

在距今6.35億年的埃迪卡拉紀到258萬年前的第四紀貴州均有化石記錄,那裡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生命世界,顯示出新元古代全球冰期之後首次生物大輻射,是地球早期生命從簡單到複雜進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從目前發現的貴州乃至世界最早的動物「貴州始杯海綿」,到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較高級的動物成體化石「八臂仙母蟲」,海百合、水母狀動物、藻類、腔腸動物、蠕形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多孔動物、三葉蟲,玲琅滿目,而且種類多樣、形態各異。

要說貴州出名的古生物化石,三葉蟲和海百合絕對排得上號。三葉蟲的身體分為頭、胸和腹三個部分,因背溝將身體分為三個垂直的葉(兩個肋葉一個軸葉),故稱為三葉蟲。在所有的化石動物中三葉蟲是種類最豐富的,至今已經確定的約有一萬五千多個物種。

三葉蟲的生活方式多樣,有一些種類的三葉蟲喜歡游泳,有些種類喜歡在水面上漂浮,有些喜歡在海底爬行,還有些習慣於鑽在泥沙中生活。三葉蟲的胸部分節,由許多形狀相似的胸節組成,胸節可以活動,當它們遇到危險,便會捲曲起來保護自己。

而海百合則是一類生活在海里較為原始的棘皮動物,具萼、莖、腕及吸盤,它們利用吸盤吸附於三葉蟲及腕足外殼碎片或砂質海底,靠腕枝攪動海水來覓食。海百合在5億年前就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至今,在深海中依然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所以也被稱為「活化石」。

隨著時間的推進,來到距今2億多年前的三疊紀,那時的貴州基本上是汪洋一片,在這段時期,有許多海生爬行動物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化石標本。關嶺、興義和盤縣等地的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化石群都很著名,從這裡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在中國乃至世界學科領域內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這個展廳里,不僅有登上國際領先的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的東方恐頭龍、半甲齒龜的化石原件,還有貴州省博物館收藏多年的精品烏沙安順龍化石原件,混魚龍、雲貴中國贔屓龍、多腕骨大頭龍、混形黔鱷、胡氏貴州龍、李氏雲貴龍、長頸龍化石原件或化石模型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必須澄清的一點是,化石模型與化石原件在形態上完全沒有區別,化石模型是根據化石原件1:1原樣複製而得,上面所有的生物信息都一模一樣,同樣具有研究的價值,在原件不能借出或不能長期展示的情況下,可用模型替代。

展出的這些化石,囊括了中國目前發現的三疊紀時期海生爬行動物的所有種類,除貴州龍化石以外,每一類化石標本有且只有一件,展覽強調1+1=2的效果,而不是無意義的重複,這部分絕對是高度濃縮的化石盛宴。

進入展示空間,絕對會被展櫃里紅色岩石,白色骨架的「烏沙安順龍」所吸引,與常見的化石標本不同,它的骨骼呈白色,圍岩呈紅色。因為化石已經完全硅化,岩石被赤鐵礦浸染而呈現粉紅色,形成了「白骨」。化石通常是骨骼中的磷酸鈣被地層中的碳酸鈣遂替代,而這件化石是在很特殊的地質條件下被二氧化硅替代,十分罕見。

這件化石是農民在挖土時發現的,博物館的前輩將其帶回,一直放置在庫房裡,只偶爾接受各地相關領域的研究學者瞻仰,從未面世。此次博物館新館開展,是烏沙安順龍第一次揭開烏紗,將美麗的身姿展露給觀眾。

除此之外,還有兩件化石標本值得一看,一件是在盤縣動物群發現的「東方恐頭龍」,它名字的意思是「產自東方的具有恐怖頭骨的爬行動物」。它有一條極度伸長的脖子,脖子的長度大大超過了軀幹,研究人員猜測它的脖子可能不靈活,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生活在三疊紀海洋中的可怕獵手。

說到發現這件化石標本的來龍去脈,就只有神奇二字可解,它是研究者在盤縣一戶農家的豬圈裡發現的。當時因豬圈地面濕滑,不得不低頭行走時,研究者無意間瞥見了一塊紅色石頭,上面隱約出現了黑色的化石,以此為引子,詳細的詢問農家石頭的情況,這戶農家找出其他石塊,拼成了最後的我們看到的樣子。

這件標本是我國第一次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美國《科學》雜誌上的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化石,並且專門在美國芝加哥菲爾德標本展出,世界上最完整的霸王龍骨架就收藏在這家著名的博物館。

另一件名為「混形黔鱷」的化石標本,曾登載於德國《自然科學期刊》2006年第4期的封面故事。它是在盤縣的採石場發現的,當時是一堆開採的碎石,經過拼接和尋找,才將其部件找齊,經過專業的修理過後,發現它是同時具有陸地和水下運動能力的鱷形動物,後肢強壯,在陸地上可以像恐龍那樣以四足或兩足行走,而在海洋里,它則可以通過尾部的強烈擺動推進身體,嘴裡布滿尖利的牙齒,能輕易撕碎獵物,是稱霸海陸的可怕殺手。至此,世界上第一塊海陸兩棲的槽齒類動物化石,在經歷了2億多年的地質巨變後重見天日。

這次展覽,還展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龜——半甲齒龜,它具有完整的腹甲和雛形狀態的背甲,這些身體結構表明龜類腹甲的形成早於背甲,這可能與它長期生活在水環境中有關,因為在水裡,動物更有可能面對來自身體下方的攻擊。此外,半甲齒龜也是已知唯一具有牙齒的原始龜類。

除此之外,還有胡氏貴州龍、李氏雲貴龍等著名化石標本的展出,胡氏貴州龍是我國研究並命名的第一種海生爬行動物,是由中國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先生無意中在綠蔭村農家牆壁的石頭上發現的。他當時感到十分驚奇, 就停下來在當地走訪,了解到當地的岩層裡面有這種化石,於是撬下幾塊帶回北京,送給我國著名的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先生鑒定。楊鍾健先生將其命名為胡氏貴州龍。

胡氏貴州龍身材嬌小,具有長長的頸部及尾部,頭骨很小,眼眶較大,古生物學家根據它們的四肢骨骼結構推測,它們可能依靠划動槳狀前肢推動身體在海水中前進。

李氏雲貴龍頭骨的吻部細長,每側生7枚前上頜骨齒,下頜上具明顯的冠狀突。它除尾巴長一點外,身體結構尤其是四肢已經同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的蛇頸龍相似,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可能是蛇頸龍的祖先類型。

在展廳的正中間,立著兩具恐龍骨架模型,它們是生活在雲貴地區早侏羅紀時期的祿豐龍,這種恐龍是一種植食性恐龍。它的個頭很小,牙齒細小,樣子像周圍有鋸齒的小樹葉,這樣的牙齒便於切割植物。祿豐龍的後肢粗壯,前肢較短。它的腳上有五趾,趾端有粗大的爪。身後拖著一條粗壯的大尾巴,站立時,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多數情況下以後足行走,但在就食和在岸邊休息時,前肢也落地並輔助後肢和吻部的活動。

到了第四紀時期,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化石崛起,該動物群是我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個四紀哺乳動物群,分布範圍廣,延續時代也較長。

在距今約1.8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之後,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衰落,大部分動物滅絕,僅留下無數化石表明它們曾經存在。這裡展示的化石均產自省內,主要有水鹿的角、牛角、東方劍齒象的頭骨及臼齒、大熊貓的頭骨、獏的頭骨等化石標本。

大熊貓是許多人都喜愛的動物,早在幾十萬年以前,大熊貓就在地球上生存,在長期嚴酷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中,和它們同時代的很多動物都已滅絕,大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徵。而與今天的大熊貓不同的是,那個時候的大熊貓是吃肉的,經過長期演化,現在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

在古生物王國里,蘊藏著許多未解之謎,優美的骨頭幻化成堅硬的岩石躲藏在地下,靜待古生物研究工作者的發現,跨越億年的時間維度,向今人訴說著很古老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沒有誕生……

貴州日報小梅訪談全媒體工作室

2017年1月11日,貴州日報《文化遺產》專刊創刊,由貴州日報小梅訪談全媒體工作室運營,半月刊,每月雙周周三見報。

執行主編 王小梅

創意總監 趙 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梅訪談 的精彩文章:

TAG:小梅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