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家東院的儒商氣質:周瑩何以成為「女首富」?

吳家東院的儒商氣質:周瑩何以成為「女首富」?

《那年花開》改編自陝西涇陽吳家經商的真實經歷,而吳蔚文、吳聘乃至周瑩的身上都烙印著秦商濃厚的儒商氣質,感染著劇集中的角色,亦感染著熒屏外的我們。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最近在電視台的播出引發了較高的討論度,劇集中女主人公吳家東院少奶奶周瑩的傳奇人生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大女主戲」中女主角的成長固然令人關注,前一部分劇集中周瑩的丈夫、吳家東院少東家吳聘的角色亦大受歡迎。除此之外,公公吳蔚文的嚴厲形象與明理氣度也廣受好評。

實際上,這一部劇正是改編自陝西涇陽吳家經商的真實經歷,而吳蔚文、吳聘乃至周瑩的身上都烙印著秦商濃厚的儒商氣質,感染著劇集中的角色,亦感染著熒屏外的我們。

「儒商」謂何?顧名思義,便是將「儒」和「商」相結合的商人。

「商」為職業,「儒」乃儒家傳統的倫理品質。最早的「儒商」大約可以追溯至孔子的弟子子貢,子貢對於孔子的教誨頗為欽佩,又能言善辯,長於外交,在經商的同時將孔子的思想不斷地傳播出去。至於他的經商才能,連孔子都加以稱讚:「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子貢名端木賜,孔子在這裡稱讚他棄文從商,對於商品的行情非常敏感,又能預測準確。

可以說,子貢是將「商」與「儒」結合的最好範例。那麼「儒商」之「儒」體現在何處呢?這種「儒」者氣質又如何反哺「商」之興旺?吳家東院之舉可謂踐行頗當了。

儒商之立足,在「信」

於個人而言,「信」為做人的根本。子曰「人無信不立」,誠信關乎到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首要關係,是人們判定一個人是否能夠深交的重要品質。

《論語》中還有言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推延開去,商而無信,亦不知其可。《那年花開》中,吳家老爺吳蔚文得知周瑩在學徒房中收錢幫人代筆寫作業,當即怒不可遏,他問周瑩:「你知道我們吳家東院發家靠的是什麼嗎?」周瑩想當然地回答:「賣貨,賣貨,做生意。」「錯!」話音未落,吳老爺便發聲了,「我們吳家東院發家靠的是兩個字,一個是誠,一個是信。」並且給它們做了具體的註腳:「誠,是貨真價實;信,是信譽卓著。」他說,凡進了吳家東院,無論是掌柜管家,還是丫頭小廝,都要遵守吳家東院的規矩,即不哄不騙,不欺不詐。

吳蔚文將「誠信」列為家規,奉為發家之道,便是恪守儒家傳統道德的鮮明例證。也正是因為吳家東院多年來守誠、守信、守約,生意才能夠長久地做下去,從而立足於涇陽商界,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經商大戶。

儒商之道,還在於「仁」與「智」

「仁」可以說是儒家學說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基礎。仁愛之意,在吳家東院少東家吳聘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他談吐優雅,態度和氣,一身儒雅之風。正是因為他的仁愛之心,「不忍」之心,才會關心扮作流浪少女的周瑩,甚至被她訛了錢也不自知;才會幫助周瑩逃出虐待她的沈家,收留周瑩在東院幹活甚至當學徒。而周瑩本是心性善良之人,很快被其感化,說出曾經欺騙的真相,並在吳聘生死關頭自告奮勇頂替新娘沖喜,陰差陽錯成就一段佳話。

孔子言「仁者愛人」,《中庸》中亦有「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便是說仁愛並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由兩個人推及到數個,甚至是千千萬萬人的群體。吳家踐行仁義經商之道,由當家之人開始,推及整個吳家經商的團隊,也使得涇陽的經商團體充滿了良善的風氣。

而「智」與「仁」亦是密切相連

智,便是明曉事理,斷識利害。《論語·里仁》:「子曰:知者利仁。」這是說,有智慧的認識到「仁」才能更有利於他去踐行「仁」。智者方能正確地去認識利害。因此在杜明禮前來提條件合作之時,有智慧的吳家能夠恪守己訓,不為一時的利誘所惑。

「智」還體現在能夠自知、知人。《荀子》曰:「知者知人,知者自知。」無論是吳聘還是吳蔚文,都擁有知人的慧眼,能夠發現周瑩身上過人的膽識和智慧,衝破「女子不做生意」的世俗觀念令她學習做生意並參與吳家的生意,這才為周瑩之後重振吳家、成為「女首富」奠定了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電視劇 的精彩文章:

琵琶弦上說相思:曲盡歡歌,是戰歌,亦是別歌
潘禮平團隊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致敬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潘禮平團隊小戲骨《紅樓夢》定檔國慶,爆款來襲
《不過神仙》曝光首款概念海報 秦嵐出品暖心治癒打造魔幻奇景
《那年花開》曝服裝造型特輯 揭秘葉錦添的創作哲學

TAG:騰訊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