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媒:中國將成共享經濟全球範本 超過6億國民參與其中

日媒:中國將成共享經濟全球範本 超過6億國民參與其中

日媒稱,在中國,與共享經濟有關的新興企業存在感大增。共享單車行業誕生了首家「獨角獸企業」,共享充電寶企業數周內成功融資1.5億美元,開展共享雨傘業務的新興企業宣布今年向廣州市投放50萬把雨傘,引起廣泛關注。中國的國家媒體正面報道了浙江省提供共享籃球服務的企業。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9月25日報道,要說全世界共享經濟業態前途最明朗的地方,那無疑是中國。在打車軟體優步和民宿短租網站愛彼迎於美國誕生後不久,中國在2010年就出現了提供共享汽車和住房服務的企業。這個行業自此之後實現了迅猛增長。據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數據顯示,中國共享經濟領域的交易規模在2016年同比增長103%,達到約5000億美元,超過6億國民參與其中。

這一數字吸引了大量投資者。中國共享經濟企業去年的融資額達到近250億美元。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政府預測,共享經濟交易規模到2020年將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

支撐這個樂觀預期的理由有三個。一個是人口動態。中國的千禧一代是電商產業和由此派生出來的共享經濟產業的動力來源。比起購車來,這一代人更願意為旅遊等體驗以及自身創業支出。而他們的上一代人缺乏堅實的社會保障,依賴子孫。

第二個理由是中國人消費行為的迅速變化。由於對產品安全性的關切增加、房價的高企,以及護理父母的負擔加重,中國中產階級在消費支出時越來越苛刻。因此,比起低價格的大眾產品來,他們更傾向於尋求高檔次產品和服務。這就產生了雙重效果。一是將不購車、通過合乘服務節省下來的錢,用於其他高額購物;二是在旅遊地住宿豪華住宅,藉助共享獲得難得體驗。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和蘋果公司的蘋果支付等移動支付業務在擴大。去年,中國移動支付額達到美國的50倍。最近,經常能看到中國消費者將手機放在結算終端前接受掃描,或者自己掃描結算二維碼進行小額支付的情形。

從這些情況看,今後全球很多創新性的共享經濟業務可能誕生自中國,而不是矽谷。中國的共享單車已經進入東南亞市場,當地也出現了效仿該業務的企業。當然,這其中有些業務既消耗了時間,又浪費了金錢。但或許終有一天,中國會成為共享社會的全球範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土星測試來一套
海外華文媒體訪「中國天眼」為中國科技進步驕傲
來南海舉行30年來最大軍演,且「包圍」中國,澳大利亞想幹嘛?
九一八促銷游日本…某航這腦洞夠大……
南山牧場星空之旅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