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看懂這一個問題,這3家企業市值百億美元

因為看懂這一個問題,這3家企業市值百億美元

9月16日,林恆毅老師到訪了芬尼創意園,用全新的視角幫助同學梳理創新與創業的底層發展規律,從個人經歷到湖畔大學的學習穿插在課堂上,思考方法、商業洞見、海量跨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讓人拍案叫絕。

他風趣幽默又坦誠率真,在講台下我們能時時感受到他謙遜的學習態度和不斷引導大家正確思考的發心。

不管你怎麼想,反正我是被圈粉了!

小編專門把當天的精彩課程整理成3篇不同主題的專享筆記陸續跟大家分享,真的是幹得無法再乾的乾貨!

本篇為林恆毅老師為《創業簡史》課題研究社群所設計的第一堂課程內容,重點推導出決定人類社會文明和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因,作為未來貫穿整個課題的開門內容。

本篇筆記大綱:

? 一個價值千億美元的問題

? 人類經濟發展史

? 創新與創業的底層規律

? 刻意練習—新技術六問

? 《創業簡史》課題研究框架

全文約5140字

閱讀時間約為8分鐘

不多說了~我們快開車吧!(老司機帶路)

一個價值千億美元的問題

回顧過去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會發現其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如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普及使得英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地位,同時積極發展海外貿易,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器和內燃機相繼誕生,補充和取代了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應用於各種工業生產領域,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率先得到騰飛。

而無論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都是因那個時代某一些技術的成組發明,帶來了整個時代的經濟發展。

如果我們接受技術驅動經濟發展這個前提,那麼關鍵的問題是:

如果技術驅動經濟發展,那麼面對今天的技術革命:第二次信息革命——人工智慧,為什麼全球經濟卻不景氣?

這個問題是由林恆毅老師在湖畔大學裡最喜歡的教授——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教授在課堂上所提出,陳龍教授整整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補充有效資料,循循善導大家去尋找答案。

林老師說這個問題價值絕對超過千億美元,因為它指引我們找到了人類經濟發展與企業價值創新背後的規律!和湖畔大學課堂上不同,林老師直接公布了答案,然後帶著我們一起思考,共同去驗證它。

答:技術革命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提高勞動生產率!

當新的技術出現,並且開始對勞動生產率增長產生促進作用時,經濟商業就隨之發展,新的文明社會也隨之形成。

人類社會發展史

讓我們把視野擴大,站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的角度上,去觀察我們祖先所構建的原始社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演變成現代社會的?劃分每一個時代的的標誌事件是什麼?這些事件的背後又代表了什麼?我們以此去探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

史前時代(距今約一萬年以前)

史前時代的「人類」通過生吃食物獲取能量,進食時間非常長。不僅要面臨猛獸襲擊的危險、還要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嚴寒和酷暑讓「人類」生存環境更加嚴峻,種種原因致使「人類」在食物鏈位置相對較低。

而在距今約一萬年以前,「人類」發現了火併掌握其使用方式,同期,「人類」發明製造了以石頭、木頭為材料的許多簡單的工具。

「人類」通過對火的運用,進食習慣從生吃轉為熟食,大大提高了人類對食物的消化效率。同時對火的運用,不僅能抵禦寒冷,還能賦予「人類」強大的力量。一位身體孱弱的「婦女」可以通過火驅逐野獸,甚至燒毀一片森林。

因此,「新技術」(火、石器工具)的使用,讓「人類」在食物鏈的位置上升,他們在萬千物種中得到了外力的幫助,從此開展飛躍式的發展。

農業革命(距今約一萬年)

在農業革命以前,打獵和採集具有不確定性,人們獲取生存資源的效率較低。為此部落往往投入絕大部分勞動力到狩獵或採集的工作,才能保證整個部落獲取足夠的生存資源,部落內部的分工非常單一。

在距今約一萬年,栽種技術及農業工具的出現,拓寬了人類獲取生存資源的渠道。除了過去具有不確定性的狩獵或採集的方式,人們還可以通過栽種技術及化肥的使用,得到相對確定的生存資源。

新技術的出現,不僅提高獲取生存資源的效率,同時還釋放部落中閑余的勞動力。這部分閑余的勞動力促使社會分工的重新洗牌和物品交換機制的形成。人類逐步從游牧採集轉向半定居及長期定居的生活。

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在18世紀60年代以前,人類的能源轉化方式相對較少,轉化效率低,導致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受限。而在18世紀60年代和19世紀中期,分別發生了大家熟悉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瓦特發明蒸汽機作為動力機,把人力機械轉化成動力機械,隨後一組新技術被廣泛普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法拉第發明了第一台發電機和電動機,愛迪生則實現電的第一次商業化應用,創建了通用電氣,而他的助理成立第一個電網公司。隨著電力作為新能源被使用,與電相關的一組新技術爆發且被廣泛使用。

在這兩次工業革命背後,不僅釋放了過往「動力」相對單一的限制(如人力、畜力),還產生了新的能源轉化方式,發展出「流水線」等大規模生產方式,提高了人類社會的生產效率。從而讓更多的人口可以從事到其他工作,包括持續的科技研發。

因此工業革命不僅僅是蒸汽和電力的普及使用,而是以它們為代表的一組「新技術」爆發,帶來人類社會生產效率的躍升。

信息革命(二十世紀末至今)

18世紀60年代和19世紀中期的工業革命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但隨後由於生產的規模化,導致管理的複雜度提高,跨地區、實時連接成本極高。

20世紀80年代,發生以「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為核心技術,代表了第一次信息革命的到來。出現諸如電腦產業、通信行業、手機產業等新興行業。

PC 時代的門戶網站爆發,雅虎成為PC互聯網時代的明珠;到移動互聯時代,BAT、UBER、美團崛起,人類社會的互聯協作越發緊密。

隨後又出現當下正經歷的「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感測器和物聯網」等核心技術為首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新技術」在釋放了「腦力」即「記憶和計算的限制」,同時還大大降低了人們實時在線的成本,從而再一次為人類社會更大規模的協作提供了基礎條件。

通過對人類社會發展史的梳理,我們可以發現每一次時代變革,背後都是由一組「新技術」的爆發所推動。「新技術」消除了原來人類社會系統制約因素的限制,伴隨著新的範式到來,會形成新的系統邊界,產生不同子系統的制約因素。

補充:

任何一項新技術,除非能夠大幅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否則該技術對於經濟增長不會產生等比貢獻。從人類歷史上的經濟數據上可以證明這個發現。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或第二次工業革命,新技術都促進了勞動生產率大幅增長。然而,以PC為首的信息革命,無論是在個人電腦興起的80-90年代,或是互聯網興起的20世紀末-21世紀至今,信息技術對於勞動生產率的影響,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大,也遠遠不及前兩次的工業革命。所以,陳龍教授結論:「也許,這一波新技術的發展,還沒有達到促進勞動生產率大幅增長的時候,再等等……。」

我們當下創新與創業的最大機會就在於此!

——林恆毅 17.03.11混沌廣分大課

用吳聲老師的話總結就是:新技術並非新物種,但新技術是推動新物種形成的基礎因素

創新與創業的底層規律

回到現代社會,我們可以嘗試去檢視,當下成功的企業是否也如過去歷史一般,通過「挖盡制約因素的潛力」和「提升制約因素的能力或者消除制約因素的限制」這些方面的努力,創造巨大的商業成就?

(一)案例分析——螞蟻小貸

螞蟻小貸作為螞蟻金服其中一個產品,在其未出現前,傳統銀行的借貸服務偏向於給大企業放貸。因大企業具有較多的資質認證、較穩定的收入來源,被認為是「風險較低」,同時貸款金額一般較大(產生更大額的銀行利息)。而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中小企業受限於規模和環境變化,往往被貼上「高風險」標籤。

因此,在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徵信成本接近的條件下,銀行業往往偏向給大企業放貸,導致中小企業無法真正享受普惠金融服務。

而螞蟻金服的螞蟻小貸服務,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的核心技術,以人工智慧代替傳統徵信人員的方式,把傳統借貸服務的徵信成本極大降低。

徵信成本被極大降低,同時信用測評更加準確後,資金放貸不再因貸款金額大小作為貸方重要考慮因素,真正的普惠金融才具備實現的條件。

過去螞蟻小貸通過200萬筆貸款,完成約600億金額的放貸,平均每筆貸款金額僅為3萬元左右,小微放貸服務了大量中小型企業資金周轉的問題,一改過去「借貸服務只是大企業的服務」的認知偏差。

當單筆貸款金額門檻大幅降低,同時徵信成本趨近於零,結果是螞蟻金服成為一個百億美元級別的企業。

(二)案例分析——UBER優步

在UBER出現以前,專業的出租行業存在著「拒載」、「繞路」等不良用戶體驗問題。同時,城市中閑置的汽車資源無法被有效調度使用,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隨著信息革命的來臨,手機成為每個人手持的智能終端,通信帶寬的拓展及資費下降,為每個個體實時在線提供了可能。於是通過GPS定位和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把過去不穩定的供需轉變成為可實現的連接,創造了智能商業模式。

UBER不僅能讓乘客用不同價格表達需求,打破了傳統定價的剛性,讓社會閑置的汽車資源再利用。更向社會提供了一個「以司機為職業」的低成本試錯機會。如果沒有當下的「新技術」,不可能存在像UBER的商業模式。

(三)案例分析——今日頭條

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諸多門戶網站,以及BAT等巨頭等出現,加快了人類社會的信息流動,同時也持續促進新的信息產生。於是信息過載成為這個時代下無法逃脫的問題。海量的信息讓用戶、讀者難以辨別和篩選,導致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低,時間成本高昂。

通過移動互聯網發展、智能終端的普及、人工智慧——個性化推薦的技術出現,內容的個性化分發成為可能。今日頭條通過對用戶偏好的分析,進行針對性的推薦,提高讀者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於是成就了今日頭條百億美元的估值。

從螞蟻小貸、UBER到今日頭條,他們都是通過運用「新技術」釋放了系統的舊有的限制,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但有趣的是,如果僅靠科技的進步,我們就可以獲得社會的進步,為什麼今天全球的經濟卻不景氣?

為什麼當下的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物聯網、AR、VR等備受關注的新技術卻沒有帶來經濟發展。對於這個問題,王煜全老師在前些日子的演講中上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我們發現科研沒法直接作用於產業,真正要研究的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迅速轉化成產品,因為只有產品才能讓社會進步。產品的轉化也是有規律的,科技產業的轉移也有範式規律的存在。這裡經典的例子就是特斯拉,它真正的成功是能找到一個科技突破,但是這個科技突破的各項性能細節調優沒有做好,它從各個角度分解任務,然後把細節優化做到完美,最後使得這個科技成果真正的價值得以彰顯。」

——王煜全 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

所以,除了「新技術」自身發展外,還需要對新技術所帶來的系統變化,進行細節調優,把各項細節優化到完美,才能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威力

因此,我們需要從更完整的角度去思考——「新技術」 具體是如何驅動經濟/商業的發展,於是提出:

新技術六問--以色列物理學家高德拉特博士

完成以下刻意練習:

如果新技術驅動新商業(發展),那麼你如何在所在領域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1.現在到未來3-5年,你所在的領域可能會出現哪些新技術,或者受到哪些新技術的影響?

2.使用「新技術六問」—檢視這些新技術。

One more thing——

《創業簡史》課題研究框架

致各位《創業簡史》社群成員:

這堂課是《創業簡史》課題研究的第一堂課,我們透過對人類歷史的梳理和商業上不同的案例來驗證「創新與創業的底層規律」。也許大家會覺得「底層規律」怎麼如此的簡單?那麼不妨思考「一盤水果複雜,還是一窩螞蟻更複雜?」

如果用數量和規模作為複雜的標準,螞蟻窩複雜度必然大於水果盤;

如果從規則和規律作為複雜的標準,水果盤的水果品種、顏色、形狀都不同,毫無規則可言,複雜度必然大於有明確分工、井然有序的螞蟻。

因此,一切科學都是有標準的,而複雜性的標準一般有兩個:

當我們表述一個事物時,所需辭彙或敘述越多就代表越複雜;

當我們控制一件事情難度越大,所投入的時間和資源越多,就越複雜。

很多中小型企業規模上不大,卻把生活、工作、事業攪得極其複雜。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規律、標準和方法去駕馭複雜性。

信息大爆炸時代,創新與創業的環境變得非常複雜,但再複雜的問題都一定存在最簡單的答案——任何事物背後必有規律,你只要抓到這背後的規律,才能打通一切。

所以,作為《創業簡史》社群成員,我們的目標是以制約理論去找到人類經濟、商業與社會背後的發展規律(側重創新與創業)。然後,使用制約理論幫助我們在複雜的環境中識別出不同系統的制約因素,並找到適用於該系統的多元思維模型和方法論,以此來「挖盡系統制約因素的潛力」和「提升系統制約因素的能力或者消除系統制約因素的限制」,最終在自身所在的領域裡落地實踐,產生「創新與創業」的突破性成果。讓我們一起在未來的日子裡,共創共建屬於各位的《創業簡史》吧!

——林恆毅

《創業簡史》課題研究 發起人

2017年9月16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混沌大學廣州分社 的精彩文章:

TAG:混沌大學廣州分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