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千億藍海,「美女量體」能成為下一個突破口?
讓中產消費定製服裝,這是說了十年以上的商業神話,結果今年才似乎明了。
據統計,2016年,國內私人定製服裝潛在市場容量達1022億,到2020年可超2000億。市場不斷擴大背後,是埃沃裁縫、ANDwow等服裝定製平台的相繼進場。
「我們平台定製的衣服,所用面料和同類奢侈品牌無異,但價格只有他們的30%-50%。中產以上的人都消費得起。」衣邦人創始人方琴說。
靠著C2M模式,衣邦人成立僅34個月,服裝高端定製的服務範圍,已覆蓋全國158個城市,月銷售額達4000萬,2017年預計超4億。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消費升級,加速了個性需求的膨脹。定製化生產成服裝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已毋庸置疑。
衣邦人現在擴張迅猛,但要最後勝出,後面還有硬仗要打。
衣邦人服裝定製產品
01
衣邦人:曾接到100多個顧客投訴
豐寧,90後,2年前加入衣邦人成為著裝顧問。曾封閉學習3個月,她現在不但懂量體技巧、面料知識,還懂標準的溝通話術、售後服務禮儀。
上門服務時,她可以熟練為客戶量體、推薦面料和板式、記錄客戶的身材特點及個性需求。
「這些內容,由公司統一集中培訓,一對一師生傳幫帶,然後再實習,3個月後,考核合格的才算出師。」豐寧說。
在衣邦人,像她這樣的還有幾百個,大都是90後年輕女性。「我們要上門幫客戶測量26個身體數據,在服務的過程中都有一套標準。」 這套標準是創始人方琴早年自己上門服務,踩了很多坑後總結出的經驗。
由於服務的都是高端人士,培訓考核異常嚴苛,特別是怎麼精準量體。方琴把這一點視作行業門檻,也是衣邦人的核心競爭力。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客戶駝背,要後背寬鬆;有的客戶肌肉發達,臂圍要寬鬆,伸展才舒服;有的要求襯衫穿起來不會皺,不要熨燙;有的要求領子要顯得自己臉小點,顏色要襯得皮膚白一點……」
在方琴看來,這都是消費者語言,是培訓時顧問必須準確記錄的細節,儀器無法懂得。「顧問要把這些需求,轉變成工廠機器能懂的數字,才是完整的訂單。」
然而,她最看重的量體服務環節還是出問題了。
「今年5月,踩進了坑。明顯感覺到服務品質下來了,我們就把所有廣告投放都停掉了,大概有兩周。」方琴告訴鋅財經潘越飛。
之後深入分析發現,原因是當時新拓展城市的著裝顧問專業性不高,導致年初三四個月內,發生100多起顧客投訴。這對於以精準量體為壁壘,服務了26萬人次的衣邦人來說,比例很小,但問題嚴重。方琴壓力巨大,趕緊踩剎車「填坑」。
衣邦人運營副總徐葉紅稱,從那以後,公司進行了3個月的服務升級。更加細化了著裝顧問服務標準,統一了服務的溝通流程、話術。同時售後服務也更精細,比如處理一個客訴,要求解決的時間以小時計,絕不拖延。
「我們客服團隊60多人,高管是數學碩士,他通過做數據模型來精確管理。」方琴說。這套模型不但預測客服工作量、電話接通的成功率、顧客上門的意向率,甚至連最佳出行線都能精確計算。
「填坑」的效果很明顯,今年8月以來,衣邦人高危客訴問題已為零。
數據來源:中國服裝網
02
傳統高端定製服裝已落後,成了收藏品
「有些傳統行業的東西是顛覆不了的。高端定製需要測量100多個數據,沒有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經驗的老裁縫很難量得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服裝高定從業者老郭說,他並不看好互聯網定製。
他給我們舉的一個例子是:景雅的量體師是店長,是靠三四個月訓練出來的,但用戶滿意度不高。與景雅一樣,衣邦人的著裝顧問都是速成,測量的身體數據也僅有26個。
除此之外,互聯網定製與傳統高定在加工時長上也存在巨大差異。
據鋅財經了解,按照傳統的做法,一套高端定製西服沒有380小時(45天)是無法完成的,並且最低加工費在4500-5000元,這還不算面料的錢。在夏蒙門店裡,最便宜的定製款也要2萬元。而衣邦人定製的價格低到幾千元,量體後10天就可發貨。
沒有好的量體服務,互定製怎麼讓客戶滿意?
對此,方琴的解釋是:幾十年經驗的老裁縫很有價值,但這樣的定製難以規模化,供貨能力也有限。衣邦人有幾種標準的基本模塊和款式,可以自動製版、自動糾錯,量體的數據也能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客戶還可以通過APP看到身材報告。
國內服裝定製價格行 情數據來源:中國服裝網
在方琴眼中,衣邦人靠著技術提升效率,降低從業門檻,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定製服務。這和靠老裁縫的傳統定製是不同的生意。
「而傳統高定和奢侈品平級,而且會越來越奢侈,慢慢變成收藏品。」方琴說。
在國外,方琴認識一個被福布斯評為十大高定店裡的老裁縫。他告訴方琴,他老了,做不動了,門店就不得不關門了,現在這個工匠的傳承太難。白髮蒼蒼的老裁縫關了經營一輩子的門店,步履瞞珊地遠去,將是行業的真實寫照。
方琴還講了一個故事。2014年底,創業初期,浙大校友會的朋友,在校友會公眾號上發文章幫她宣傳。「當時她沒當回事。結果文章有1200人閱讀,其中108個人預約了定製西服,我真的完全沒想到。」
這些客戶,她和一個小夥伴花了一個多月才全部上門服務完。之後108人還轉介紹了200餘個新訂單。
自此,方琴堅信服裝定製的市場潛力巨大。之後2年多,「轉介紹」和老客戶復購成了衣邦人業績的最主要來源,佔比50%以上。
「現在,我們可以在全國158個城市,開展上門定製服務。」方琴說,衣邦人每進入一個城市,快的3個月盈虧平衡,慢的6個月搞定。
這樣的擴張速度帶來的是,銷售額每年四五倍的增長,有的月甚至增長六七倍。即使如此,方琴還說,「擴張得很謹慎。」
03
服裝定製將成為新的消費爆點
據了解,服裝成衣市場從零售商到生產商,為保證不斷貨,逐級放大產量,導致產能過剩,最終在各環節都造成了庫存壓力。
於是,取消中間環節,按消費者需求定製生產的C2M模式(或C2B)成了服裝業的救命良藥。這看似簡單的轉變,帶來的卻是行業規則的顛覆:
第一 實現零庫存。
「像衣邦人這樣的C2M模式,通過ERP系統與合作的智能工廠連通,使客戶信息實時傳送,實現以銷定產的柔性生產,最終讓商家庫存為零。」
第二 保證現金流。
服裝定製保證了現金流,大幅降低了經營風險。「我們都是上門量體結束後,先收了全款,再讓客戶下單的。」衣邦人著裝顧問豐寧佐證了這一點。
第三 工廠智能化改造。
「現在的技術水平已經足夠,只要有訂單,許多工廠就會主動進行智能化改造,以適應定製生產。」方琴說。
服裝定製公司按主營業務分三類
優勢如此明顯,爭食者趨之若鶩成了必然。
其中,較早的先行者要數紅領集團、報喜鳥集團等服裝企業。10多年前,它們就摸索個性化定製業務。現在都已實現「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模塊化生產。
後來,埃沃裁縫、雲衣定製等平台進場。甚至在2016年9月,電商巨頭京東發布「京·制」戰略,也以平台切入服裝定製市場。
據一些媒體報道,目前,中產以上的富貴群體超1億人,2020年,中產以上富裕家庭將達到1億家。
市場需求龐大,服裝定製成為新的消費爆點,已是確定無疑的。
方琴說,接下來3年,將是服裝定製行業充分競爭的階段。韓佳妍卻認為,「沒那麼早,等定製需求最旺盛的80後90後,完全成長起來,戰火才會燒起來。」
文∣天路
編輯∣強強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美團「狙擊」二維火,餐飲新興巨頭大戰進行時
※羨慕,嫉妒,恨?俊平大魔王:網紅,我本無所謂
※萬億級政府採購市場,只有他在沉默開荒
TAG:鋅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