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才華堪比司馬遷,連曹操也很服他,結果卻因為一件事慘遭誅殺

此人才華堪比司馬遷,連曹操也很服他,結果卻因為一件事慘遭誅殺

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蔡邕,用東漢末年太傅馬日磾對司徒王允所言那樣: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用「才德雙馨」這當今較為時令的詞語來形容蔡邕一點也不為過(後來曹操還專門派人收集蔡邕文墨)。可最終,蔡邕無趣於政治,卻為政治所遭害,實令後人嘆惜。

表面上看,蔡邕的死,是由董卓的厚愛,自已的愚忠,王允的忌才三者「聯手」而成。世人皆有兩面性。董卓、蔡邕、王允亦然。董卓,驕橫暴戾恣睢,弒君毒妃殺臣虐虜無惡不作,對蔡邕卻「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蔡邕,明知「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然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哀卓而哭,以示知遇之恩。王允,為家國恨,不惜殞身,「忠誠貫鬥牛」,可對蔡邕,卻懼其續成漢書,使自已蒙受訕議,而「命將蔡邕下獄中縊死」。

縱觀蔡邕哭董卓這一過程,蔡邕的死純粹是自找,在大庭廣眾下作一場秀,秀一下個人感恩之心,以引起天下人的好奇心,從而引起新貴王允的注意力,才不至於等到倒董卓集團騰出手來清算董卓同黨爪牙之時,自己輕者身敗名裂,丟官棄職,流放江湖,重者殺頭丟命,滿門抄斬,誅滅九族。因此,在面對王允的怒斥,蔡邕先是認罪,自認撫董卓屍體而哭犯了天下人之怒,與臣民唱反調就是犯罪,並按事先就準備好的一系列託詞來為自己辯解。

原著是這樣記載: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這一句辯解詞是話裡有話,三層意思,最淺顯是自訴,我也知道董卓是大賊臣,但他對我有恩,我不能沒有良心;明面上是自辯,蔡邕看董卓,是一分為二的。董卓對漢室和臣民是有罪,但對蔡邕和家族是有恩,罪是罪,恩是恩。蔡邕作為講良心的名士,不會因為董卓倒台就當牆頭草;暗地裡是自薦,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蔡邕是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有德之人,是個脫離低級趣味,德行高尚的君子。

而後蔡邕以一個更有力的理由來保名聲護性命,即修漢史。原著是這樣寫:自知罪大。願公見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續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

這個理由,有理有據,利於當代功在千秋,也有三層意思,即第一層,認罪。蔡邕也知道以一已之私,漠視眾人之願,以小私而違大義的行為是在犯罪,且罪名還不小。自認罪,認大罪的良好態度來博得王允的寬恕;第二層,認罰。蔡邕以毀容砍腳的刑罰來懲罰自己當街哭董卓的罪行。黥首刖足這種肉刑是除死刑以外的其它刑罰,是種野蠻殘忍的行為。可是漢代的肉刑在漢文帝之時就已廢止。而蔡邕竟還提出這種肉刑,其用意不言而喻。第三層,要挾。蔡邕嘴上雖說修漢史,內心卻是在要挾王允。王允先是讀書人後是司徒。讀書人殺讀書人,往輕說是文人相輕,往重講是誅殺賢人。司徒的職責是負責管理民眾、土地及教化等事情。殺人不是司徒的職責範圍內。司徒的職位相當於宰相。蔡邕先把「黥首刖足」肉刑說出來,如果王允再實行這肉刑,便顯得沒有氣度。蔡邕這句話的潛台詞:「我知道董卓是反賊,我哭董卓不是因為我跟他是同黨,而是因為我的道德水平比你們高了一個層次。而且我正在修史書呢,你們不能殺我,也不能對我用刑,否則輿論是不會放過你們的!」千算萬算不如天算,蔡邕最終還是被王允給下獄中縊死。

蔡邕憑一已之好惡,感情用事,缺乏理性思考,沒有大局觀念,致使個人行為觸犯眾怒眾怨,其結局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此人死磕董卓,曾拿太監開刀,結果卻成曹操反面教材?
此神仙身份神秘,單挑孫悟空,圍剿牛魔王,結果在天庭卻混得很慘
此人水滸排名力壓魯達武松,武功數一數二,這件事卻成他一生恥辱
孫悟空一生遭遇無數打擊?後來他明白一個道理,終於成斗戰勝佛!
江湖上這四個人最坑爹?黃藥師無辜躺槍,歐陽鋒險些喪命!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