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歐元:第三帝國時期的德國貨幣淺談
(溫馨提示:本文約4300字,配圖56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1999年1月1日,作為歐盟成員國的統一貨幣——歐元開始發行,在經過三年的過渡後於2002年1月1日正式取代原有的法郎、馬克、里拉、克朗等十餘種貨幣成為歐洲大陸的主要流通貨幣。時至今日,歐元已經成為19個歐盟成員國和6個非歐盟國家及地區的貨幣,是世界經濟領域最重要的流通手段之一。然而,在七十多年前的二戰時期,還有一種貨幣曾經也在特殊的環境下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歐元的性質,流通於大部分歐洲地區,這就是當時德國的法定貨幣——帝國馬克(Reichsmark)。由於德國在戰爭中佔領了大半歐陸,使得帝國馬克的流通範圍大幅擴大,並成為掠奪佔領區財富,支持德國戰爭機器的重要手段。
■ 2002年1月1日開始,歐元取代是十餘個歐洲國家的原有貨幣,成為歐盟內部的統一貨幣。
馬克的歷史
眾所周知,在歐元出現之前,德國的傳統貨幣單位是馬克(Mark),其實馬克是古代德意志地區的重量單位,約合半磅(227克),它作為法定貨幣的歷史還要從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志說起。
在德國實現統一後,德意志地區的貨幣體系仍然相當混亂,在境內流通的貨幣除了各邦國各自發行的貨幣外,還有各種外國貨幣。為了符合國內統一市場的要求,促進經濟發展,代行中央銀行職能的普魯士銀行於1873年正式發行金馬克,揭開了統一幣制的序幕。在普魯士之後,巴伐利亞、黑森、符騰堡等邦國也紛紛發行金馬克取代舊幣,從1876年1月起金馬克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唯一法定貨幣。
■ 鑄有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左)和威廉二世(右)頭像的20金馬克金幣。相比後來的紙馬克和帝國馬克,金馬克稱得上是真金白銀。
金馬克是一種以金本位製為基礎的貨幣,印刷的紙幣數量由國家的黃金儲備決定,號稱永不貶值,在實際流通中有各種面值的金銀硬幣和紙幣等形式。1914年8月一戰爆發後,德國宣布放棄金本位制,此後發行的紙幣不再與黃金儲備掛鉤,因此被稱為「紙馬克」。實際上,在一戰時期流通的馬克貨幣仍然是金馬克紙幣,只是沒有黃金實物作為擔保。
德國在一戰戰敗後,被迫接受苛刻的《凡爾賽和約》,向戰勝國支付巨額賠款,金馬克大量外流,國家黃金儲備急劇減少,而銀行濫發紙幣,使得德國經濟形勢極度惡化,引發了空前的惡性通貨膨脹,並在1922年至1923年達到頂峰。當時紙馬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紙馬克」,因為已經形同廢紙。雖然鈔票上的面值幾近天文數字,但購買力近乎為零。
■ 這兩幅照片真實地反映了德國在20世紀20年代初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孩子們在用大捆毫無價值的鈔票在累積木,大人們則用手推車裝載鈔票去購物。
為了穩定市場,恢復經濟,魏瑪共和國政府於1923年開始進行幣制改革,以新發行的帝國馬克取代紙馬克,當時確定的新舊馬克兌換比率高達1∶1萬億!為保證新舊貨幣的平穩更替,德國政府首先在1923年發行了所謂「地產抵押馬克」,以土地和工業固定資產為抵押,替換紙馬克,之後再以1∶1的比率將地產抵押馬克兌換為帝國馬克。1924年8月30日,德國國會通過一項法令,正式確立了帝國馬克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地位,其輔幣單位為帝國芬尼,1帝國馬克=100帝國芬尼。帝國馬克與美元的匯率沿用一戰前金馬克的標準,即1美元摺合4.2帝國馬克。實際上,帝國馬克與紙馬克一樣缺乏黃金儲備的擔保,但對於德國經濟的穩定和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並在1933年納粹黨當政後繼續使用。
■ 1924年2月發行的100萬億馬克紙幣,雖然面值數字驚人,但幾乎毫無價值,只能兌換100帝國馬克。
在二戰前夕及二戰時期,隨著德國勢力範圍的擴張,帝國馬克的流通範圍也從德國本土擴展到被德軍佔領的歐洲各國,成為一種歐洲貨幣。1938年,德奧合併後,帝國馬克取代奧地利先令成為奧地利的法定貨幣,兩者的兌換比率為1.5∶1。在戰爭時期,德國佔領當局從維護本國經濟利益、掠奪財富資源的目的出發,擬定了各佔領區貨幣與帝國馬克的匯率(見下表),通常情況下這一匯率都遠遠低於和平時期的合理匯率,使得德國人能以低廉的價格購買佔領區的產品和勞務,從而支持戰爭機器的運作。
在戰前及戰爭期間,由於軍事開支的大幅增加,帝國馬克的發行量也水漲船高,據統計在1933年底,帝國馬克紙幣的流通量為42億馬克,到1939年7月已達90億馬克,到同年年底增至118億馬克,至戰爭臨近結束的1945年初則達到730億馬克。關於帝國馬克的購買力,根據某國外網站在2000年的估算數據,在1924年至1936年間,1帝國馬克相當於3.32歐元,按照2016年的幣值為6.66歐元;在1937年到1938年間,1帝國馬克相當於3.58歐元,按照2016年的幣值為7.18歐元。不過,隨著戰爭的進行,紙幣發行量的增加,帝國馬克大幅貶值,到戰爭結束時已經在很多商業領域喪失了作為支付手段的功能。
硬幣
與很多貨幣一樣,帝國馬克的主要形式分為硬幣和紙幣兩種,其中硬幣主要是輔幣和小面值主幣。1924年最初發行的帝國馬克硬幣分為7種面值:1、2、5、10、50芬尼和1、3馬克。值得注意的是,1、3馬克硬幣只稱為馬克,而非帝國馬克,區別於1925年之後發行的帝國馬克硬幣。
1924年版的1、2芬尼硬幣為銅幣,正面為面值,背面為一束麥穗;5、10、50芬尼硬幣採用銅鋁合金鑄造,正面是面值,背面為數根彼此交錯的麥穗;1、3馬克硬幣的材質為純度500的純銀,正面圖案為面值,背面為德國傳統鷹徽。1925年,面值為1、2帝國馬克的銀幣開始發行,材質同樣為500銀,同時還發行了少量面值為3、5帝國馬克的銀質紀念幣。1927年,50芬尼的鎳幣開始流通,面值5帝國馬克的正常流通版銀幣也同時問世。1931年,正常流通版3帝國馬克銀幣開始進入市場。
■ 上圖是1924年到1936年間發行的帝國芬尼硬幣,自上而下分別是1芬尼、2芬尼、5芬尼、10芬尼和50芬尼,注意硬幣背面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廠家標誌。
■ 1924年發行的1馬克銀幣,注意硬幣正面面值下方的單位為「馬克」,而非「帝國馬克」。
■ 1925年發行的1帝國馬克和2帝國馬克銀幣。
■ 1931年發行的3帝國馬克銀幣。
■ 1927年發行的5帝國馬克銀幣。
■ 1934年發行的弗里德里希·席勒銀質紀念幣,面值為2帝國馬克,硬幣正面為席勒的側面頭像。
有多家德國鑄幣廠參與帝國馬克硬幣的製造,每個鑄幣廠都有指定的字母標誌,這一標誌也會被鑄造在硬幣上,可以清楚地表明製造廠家的身份。在大面值的銀幣上廠家標誌通常會出現在正面面值數字的下方,而小面值硬幣則在背面圖案的正下方或正上方。每年只有部分鑄幣廠會分配到硬幣的生產任務,而且只能鑄造指定面值的硬幣,這樣導致各廠的鑄幣數量有明顯差異,後來在收藏界鑄幣的廠家標誌是評判藏品價值的重要依據。
在1930年到1932年間,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德國經濟也陷入困境,失業激增,民眾窮困,時任總理的海因里希·布呂寧採取各種措施挽救經濟,成效不彰,因此留下了「飢餓總理」的罵名。1932年,為了降低物價,布呂寧政府開始發行4芬尼硬幣以取代5芬尼硬幣,該幣採用銅錫鋅合金鑄造。當然,這一舉措沒有起到任何積極效果,4芬尼硬幣僅在1932年由六家鑄幣廠鑄造了約5000萬枚,此後再未生產,被稱為「貧困的海因里希」或「布呂寧塔勒」,現在已經是第三帝國貨幣收藏中的珍品。
■ 1932年發行的4帝國芬尼硬幣,僅在當年鑄造,此後再未生產,被稱為「布呂寧塔勒」。
1927年,1帝國馬克銀幣停止生產,此後由於貴金屬的缺乏,德國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鎳、鋁、鋅等金屬鑄幣,品質持續下降。1933年,1帝國馬克鎳幣開始發行,同時發行新版的2、5帝國馬克銀幣,新版銀幣相比舊版尺寸減小,但採用純度更高的625銀和900銀以保證價值。在1933年到1939年間,還發行了少量面值5帝國馬克的銀質紀念幣。1935年,50芬尼鋁幣開始發行,從1937年起又被50芬尼鎳幣取代,之後在1939年恢復了50芬尼鋁幣的生產。
■ 1937年發行的1帝國馬克鎳幣,注意硬幣背面仍然保持傳統的鷹徽圖案,而沒有採用納粹鷹徽。
■ 1939年版50芬尼鋁幣,用於取代同面值的鎳幣。
從1936年開始,除了1帝國馬克硬幣和1936年發行的部分帶有興登堡頭像的5帝國馬克銀幣外,所有硬幣的背面圖案都採用納粹鷹徽。帝國馬克硬幣上的納粹鷹徽有兩種風格,一種是雄鷹下方帶有花環的卐字徽尺寸較大,另一種是雄鷹圖案更為突出,卐字徽尺寸較小。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大部分硬幣都採用了第二種風格的納粹鷹徽。
■ 1936年版5帝國馬克硬幣(左)與1938年版5帝國馬爾硬幣(右)的對比,硬幣正面均為興登堡頭像,而硬幣背面的鷹徽圖案發生了變化。
■ 上圖是在1936年到1945年間發行的德國硬幣,自上而下分別為1芬尼、2芬尼、5芬尼、10芬尼、50芬尼、2帝國馬克。注意硬幣背面納粹鷹徽的樣式區別。
在二戰時期,銅幣和銅鋁合金硬幣被鋅幣和鋁幣所取代,2芬尼硬幣不再生產,1、2、5帝國馬克硬幣也停止鑄造,由相同面值的紙幣取代。雖然從1939年開始重新生產的50芬尼鋁幣逐步取代同面值的鎳幣,但50芬尼鎳幣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44年才停止。從1940年開始,大量品質低劣的小面值鋅幣流通於德國和各佔領區。最後一批帶有卐字標誌的硬幣是1944年製造的1、5、10、50芬尼硬幣以及1945年初製造的1、10芬尼硬幣。
■ 上圖為二戰時期發行的鋅幣,分別為1943年版1芬尼鋅幣和1940年版10芬尼鋅幣。
紙幣
第一版帝國馬克紙幣是1924年由德意志帝國銀行和巴伐利亞、薩克森及巴登的國有銀行發行的,面值為10、20、50、100、1000帝國馬克。在1929年到1936年又發行了第二版帝國馬克紙幣,面值設置與第一版相同。在1939年發行的新版20帝國馬克紙幣採用了未發行的100奧地利先令的設計樣式,此外在1942年5帝國馬克紙幣開始印製併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4年初,美國政府著眼於日後佔領德國的需要,委託波士頓的福布斯公司印製了一款仿版帝國馬克紙幣,採用相似的色彩和圖案,但面值有所差別,包括1/2、1、10、20、50、100、1000馬克,並在紙幣背面印有「盟國軍事當局·在德國合法流通」的字樣。蘇聯在1944年初從美國獲得了印鈔設備,並在萊比錫建立了印鈔廠,大量印製仿版馬克,結果在戰後的蘇占區引發了通貨膨脹和市場動蕩。美國國會在194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戰後德國流通的仿版馬克紙幣的數量相當於3億8000萬美元!
■ 上圖是1924年到1929年間發行了第一版帝國馬克紙幣,自上而下分別為10馬克、20馬克、50馬克、100馬克和1000馬克。
■ 上圖是1929年到1936年間發行了第二版帝國馬克紙幣,自上而下分別為10馬克、20馬克、50馬克、100馬克和1000馬克。
■ 1939年發行的新版20帝國馬克紙幣,採用了未發行的100奧地利先令的樣式。
■ 1942年發行的5帝國馬克紙幣。
戰時貨幣
在戰爭期間,德國還發行了用於在佔領區流通的帝國馬克硬幣和紙幣,其中硬幣為鋅制,面值有5芬尼和10芬尼兩種,比較特別的是硬幣中間帶有圓孔;紙幣的面值為50芬尼、1、2、5、20和50 帝國馬克。上述帝國馬克貨幣與佔領區原有貨幣具有相同的流通能力。佔領區貨幣中的硬幣鑄造於1940年和1941年,最初由德國國內鑄幣廠製造,後來改為由比利時和法國的鑄幣廠製造,而紙幣的製造發行持續戰爭始終。
■ 上圖是1940年製造的供佔領區流通的5芬尼、10芬尼硬幣,其顯著特徵是中間帶有圓孔。
■ 上圖是1938年到1945年發行的主要供佔領區流通的帝國馬克紙幣,自上而下分別為50芬尼、1馬克、2馬克、5馬克、20馬克和50馬克。
在1942年到1945年間,德國還發行了一種專供德軍部隊使用的軍用版帝國馬克,僅有紙幣形式。第一版軍用馬克紙幣為單面印刷,面值設置為1、5、10、50芬尼和1馬克,軍用馬克與帝國馬克的兌換比例為1∶10,即1軍用芬尼=10芬尼。第二版軍用馬克紙幣改為雙面印刷,面值調整為1、5、10、50馬克,並與正常的帝國馬克等值。美國福布斯公司也印製了一批仿版的德國軍用馬克,其面值設置與仿版帝國馬克相同。
除了佔領區馬克和軍用馬克之外,德國人甚至還發行了用於集中營和戰俘營的貨幣,但是僅限於特定區域的小範圍流通,並不具備真正的貨幣功能。
■ 上圖是由盟軍仿印的5軍用馬克紙幣。
■ 上圖是用於在戰俘營內流通的10芬尼紙幣。
帝國馬克的消亡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四大戰勝國對德國實施了分區佔領。在各佔領區內,原有的帝國馬克被允許繼續流通,同時由佔領當局印發的仿版馬克紙幣也並行流通。此外,在1945年到1948年間,佔領當局還製造了少量帝國馬克硬幣,在1945年1946年製造的是1芬尼和10芬尼面值,在1947年到1948年間製造的是5芬尼和10芬尼面值。這些戰後版硬幣在樣式上與戰爭後期的同面值硬幣相似,但去除了背面鷹徽上的卐字徽。
■ 二戰結束後戰勝國允許帝國馬克繼續流通,並發行了少量硬幣,去除了硬幣背面的納粹標誌,上圖為1946年版的10芬尼硬幣和1948年版的5芬尼硬幣。
儘管帝國馬克在戰後仍是合法的流通貨幣,但是已經極度貶值,加上佔領軍當局濫發紙幣,加劇了通貨膨脹,實際上德國很多地區寧願以物易物也不願使用一文不值的帝國馬克,因此進行幣制改革勢在必行。其實,早在1945年11月,在重新獨立的奧地利,帝國馬克就被奧地利先令所取代。1947年,回歸法國的薩爾地區開始使用法郎作為法定貨幣。1948年6月,分歧日益激化的西方國家與蘇聯幾乎同時在各自佔領區內實施幣制改革,在西佔區使用新的德國馬克取代帝國馬克,在蘇占區也開始發行新版馬克,這一舉動意味著東西德國的分裂。隨著冷戰帷幕的拉開,帝國馬克的歷史也畫上了句號。
■ 1948年在英美法佔領區內發行的第一版西德馬克紙幣,面值為1馬克。
■ 1948年在蘇聯佔領區內發行的第一版東德馬克紙幣,面值為1馬克。
※本子潛艇秒殺美帝航母 萬米之外圍觀群眾也躺槍
※崎峻原創:孔雀也是盤中餐:細數英國都鐸時代的奢華宴會的美食
※麵條國的傭兵隊長,皮薄炮快飛毛腿!
※戰鬥民族豪氣壯,第一次開飛機上天打仗就敢撞!
※約翰牛作繭自縛造出末流戰艦,奮起直追怎奈為時已晚
TAG:崎峻軍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