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噴了!《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主要劇情就是在歌頌它的導演

噴了!《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主要劇情就是在歌頌它的導演

文 | 劉紹禹

聽聞最近又有一部「超低分巨片」成為全網影迷熱議的話題——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以2.0分的成績,成為今年豆瓣電影評分最低的新片。而且根據豆瓣的演算法,如果所有用戶評分都為「一顆星」的話,電影顯示的平均分值最低就只能達到2.0,沒辦法再低了……

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會得到如此殊榮呢?我首先打開了這部電影在豆瓣里的頁面。

首先看到的是這部電影的海報,一排充滿壯志的青春少男少女,列成V字型,站在巨大的客機機翼下面,背後是純凈的藍天白雲。這簡直是《衝上雲霄》和《你的名字》的結合體,旁邊還有紅艷的跑車,氣場不能再棒。

再點開預告片,金燦燦的大字寫著:八年劇本創作,全程海南拍攝,三年後期製作,五千萬元投入。

一部電影竟耗費主創人員十一年的心血,光後期剪片就足足花上三年,一定不一般。預告片為我們呈現了掏出刀子、撕破衣服、熱力飆車,再加上比基尼遊艇、夜店迪廳,內容一定五光十色,精彩十足。

再加上影片表現的青春逐夢、守護理想的主題,我有預感這部電影一定沒有網友們傳說的那麼差,2.0分未免也太過刺眼。

所以我決定去影院看一看這部激情洋溢的正能量電影,希望自己也能被它昂揚的氣質感染,成為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

影片開始後,我發現本片導演畢志飛比介紹中所說的還要全才!

他不僅擔任編劇和導演,更是將影片製作環節的出品人、製片人、美術指導、剪輯指導等關鍵角色一肩挑起,片頭出現的演職員字幕,大部分都是同一個名字:畢志飛

果然像介紹文案中所說,這可是我國不可多得的電影專業人才啊!北京電影學院理論創作方向碩士,北京大學影視學博士,果然不是浪得虛名!這部《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基本就是他一個人的工作成果。

定下小目標

隨著影片的進行,我還發現畢志飛導演雖然在演員表中謙虛地讓新晉演員們獲得了男一號男二號的重要位置,但其實在片中由他本人扮演的電影學院表演系老師文天陽,才是不折不扣的男主角。

他本人還擔任了對影片敘事最為關鍵的旁白人物,甚至還親自演唱了一首深情款款、痛徹心扉的歌曲,十分打動人。能集「編導演唱念」於一身,說他是中國十幾年不出的電影奇才都不為過。

再仔細欣賞他的作品,會發現這部電影有許許多多只有這個級別的電影天才才能拍得出來的內容。比如影片根本不像我們通常理解的青春片那樣,用多到數不清的香車美人香檳鈔票塞滿整個屏幕。

本片除了片頭有一組非常炫的海南航拍風景外,幾乎大部分場景都在主人公們學習和成長的「海亞影視學校」校園內的花池旁,和片中表演系女生們出沒的飯店包間和賓館房間內。

這種樸實用心、毫不唬人的態度,完全證明了影片的誠懇。用教書育人的課堂和潛伏慾望的酒店形成強烈的對撞,也引發了觀眾關於「青春何為」的思辨。

片中以畢志飛導演飾演的文老師為核心展開故事,引出他手下同學們一個個光彩飛揚卻又充滿種種苦澀的青春故事。

這種「一個角色引出另一個角色,再引出下一個角色」的接力棒式的順延遞進的敘事手法,不光在中國,甚至在世界電影範圍內都很罕見,不愧是深造多年的電影精英潛心八年編寫的劇本。

故事中接近二十個人物,導演不吝筆墨,對他們每人的故事全都進行了篇幅相同描述,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可以想見畢志飛在編寫劇本的八年中是多麼辛勤。

而這麼多人物在影片中竟然還是打亂時間線穿插講述的,看完影片後,回想自己剛才看到的如此海量的故事,竟有一種燒腦的感覺。

只花五千萬,只在一所大學中拍攝,就給你一種看諾蘭電影的感覺,導演的水平和想像力似乎根本就沒有邊界。

網友們竟然敢如此詆毀這樣一部勤奮誠懇的佳作,如此埋沒這樣一位冉冉升起的青年導演。欣賞完這部天才之作後,回到家中打開網頁,看到羞辱般的2.0分,真想砸爛自己的電腦!

好了,讓我們言歸正傳。我們都知道當今所有爛片,都存在一個「華而不實,過分宣傳」的問題,如果僅靠一兩分鐘的預告片和影片宣發方面的「自我表彰」就進電影院,那麼誰買票誰後悔。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片名起得繁瑣拗口且空洞無所指,我在網上訂票、去影院取票、觀影這一整套流程全下來,到最後也沒能一字不差地順利「背誦」出這部電影的完整片名)首先以非常煞有介事的片頭開場。

「你想看海南藍天?想看衝浪遊艇?想看泳裝入水?想看豪車競速?一分鐘之內全給你!」影片的「表面功夫」在開場的一瞬間就全部塞給觀眾。

由於所有製作要職全為導演畢志飛一人擔任,所以片頭字幕就是來回來去地出現「畢志飛」三個字,讓你在記不清楚片名的情況下,也能強行記住這個人的名字。

在故事開始講述後,觀眾很快就會在導演製造的眼花繚亂、錯綜複雜的跳剪、閃回中迷失方向,一會兒是文老師(即導演本人)的語重心長,一會兒是新生入學,一會兒是山村姑娘從郵遞員叔叔手中接到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一會兒又是其它女同學在校園的小馬路上搔首弄姿(影片大部分內容都發生在校園的小馬路上,是不是發現自己已經上了「海南全程拍攝」的當了?)。

電影還尚未開展任何情節,故事就全依賴導演本人的旁白支撐,簡直就像在聽導演給我複述他剛剛看過的故事會裡的段子。

影片於是就由這一個又一個零散的段子組成,人物之間的串聯銜接生硬得令人髮指。電影在前面整整半個小時的時間裡,都出現了「到底想讓觀眾看什麼」的問題,從一個角色引出另一個角色,最後誰也不是主角。

這時性子急一點的觀眾可能就要離場了。影片在巡迴路演時,說現場觀眾聚精會神地欣賞影片。這也合情合理,因為觀眾只要不聚精會神,電影就根本看也看不懂。

但「沒有主次,無甚可看」還僅僅是本片最為表面的問題。觀眾如果肯花費足夠的耐心坐下來好好看一會兒,就會發現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導演畢志飛本人的一場隆重的自戀。

他讓片中幾乎所有其他角色都站在假裝客觀的視角,來誇讚他自己扮演的文老師是一名多麼作風優良、德才兼備的電影藝術捍衛者,如果將本片的故事籠統簡化一下,會發現整部電影其實就是俊男美女們對畢志飛本人的稱讚(而且大多還是在人格方面的)。

影片這種肉麻的感覺和「自己完全不覺這事兒蠢得要命」,造成了觀眾觀影時的尷尬,電影片長有多少秒,這種尷尬就能伴隨觀眾多少秒。

而且不光畢志飛老師帶著一種風流自許,完整演繹了何為演技上的呆板,他手下的演員們,更將這種「渾然不覺自己全程尬演」發揮到了極致。

此外影片還有各種做工上的粗糙。比如由於故事中人物實在太過繁多,每名「小鮮肉」或「一枝花」出場,都配上了他們角色名字的字幕,好幫助觀眾記住他們(結果看完後一個也沒記住)。

這個輔助介紹人物的字幕字體,竟然和片頭字幕的字體完全一樣。電影看了將近四十分鐘,還有源源不斷、不知何時是個盡頭的新角色登場,因為相同的字幕,真的還以為這時還沒出完片頭。

「到底在幹嘛」這個疑問全程陪觀眾一起看電影。另外,電影說是耗資五千萬,但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各種稀鬆平常的場景和道具。

片中的女生們為了能當上女主角,在豪華酒店的包間陪投資方大佬吃飯,台詞一再烘托這位大佬在電影圈一手遮天,結果他們吃飯時桌上竟然連個菜都沒有,這和我們心目中動不動就大宴賓朋的壕老闆形象差的未免太多。

而且片中扮演這些「壞老闆」的長相蠻橫的中年演員們,在和年輕女演員搭戲時,竟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緊張。

他們在故事裡是文老師的頭上青天,但在表演方面,卻更像是畢志飛老師手下不爭氣的表演系留級生。

而且片中還用粗魯愚蠢的老外來反襯中國人(後來老外又成好人了),主人公在海南順手打車,「拉活兒」的竟是北京的哥。

這種種生拼硬湊,老師不像老師,總裁不像總裁,讓電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演員形象與角色不符」,每次看到這種情況,就會有一種觀摩草台班演出的感覺。

而當觀眾被這種浮躁、拙劣全面包圍,以為這就是《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全部缺點時,卻猝不及防地被電影的沉悶擊中。

電影雖然宣傳自己是一個展示年輕人激情的故事,但實際上充滿了各種老套和過時。影片在成串地展示城市人「開一部好車,摟一個好妞」的必要性的同時,還不厭其煩地嘗試將認同感傾注在片中出現的農村女學生身上。

故事裡有一個來自大山的黎族女生艾依,她在片中表現為反應遲鈍、穿的難看。導演自己就把農村學生狹隘地認定為這種形象,這更加劇了片中由於過於拜金而產生的價值觀問題,將農村人和家境一般的人統統臉譜化(除了省事之外,似乎導演也並無能力將這麼多不同身份的角色講得立體),電影看似揭露了社會現實,其實完全妖魔化了這種所謂城鄉差距。

艾依從大山中第一次來大城市見世面,不經意間就被文老師的一舉一動吸引(仍然是導演的深度自戀),當他知道文老師有女朋友後,內心獨白是「這可親可愛,認真負責的文老師啊···」像這種對老師的評價,可能只會出現在小學生給自己班主任寫的評語中,沒想到卻出現在這部「逐夢演藝圈」的時尚大戲裡。

片尾到了收情節線的時候,就突然有一個老領導出場,讓他對片中所有角色進行一番語重心長的說教。諸如此類的老套在片中鱗次櫛比,導演不是說好要在片中盡情展現青春氣息嗎?

現在的觀眾會有一種錯覺,就是《小時代》之後,所有的國產爛片身上都多多少少帶有《小時代》的影子。本片也不例外,它可以說是完整地繼承了《小時代》的遺產:開跑車的姑娘才能成為主角,貧富有差距的女孩們只要一見面就是相互冷嘲熱諷,買房買車是年輕人的人命關天的頭等大事。

這些統統出現在了《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里。電影絕大部分的篇幅其實都在反覆重申同一個事情:電影的成功是由權力賜予的,而交換條件就是女演員的美色。

如果導演執意認為「演藝圈」就是如此,那麼這部電影在場外出現的那些言論和行為,也就不足為奇,只是順著影片的價值觀繼續下去而已。

影片末尾,導演畢志飛扮演的文老師在這一片不潔的產業環境中,用自己的生命獻祭了電影藝術(這仍舊是一種高度自戀),他認為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在死前祝願活著的人們能夠幸福平安(又又又一次自戀)。

當他轉危為安後(不出所料),他身上的刀傷全部化作了臉上的淤青,畢志飛老師實現了自己的全身而退。而連累他受傷的學生,卻要以死相報(當然最後照例也被救了)。

這種「我最高尚,莫讓天下人負我」,正是導演潛藏內心的自我認知。而在面對自己影片如潮的惡評時,他也正是這樣去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在中國:秋天在這裡吃大閘蟹!
日本人在中國:五仁月餅和蛋黃月餅!簡直無法接受
相撲鍋才是貼秋膘神器
夏季日劇民放台黃金檔收視排行榜!

TAG: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