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上諸葛亮七擒孟獲產生的「副作用」
三國時期是中國一個大分裂的時期,對內戰爭頻繁,基本上打的都是「內戰」,但在中原地區外也有對外游牧民族的戰爭,從南到北,其中最著名的有兩例,一是曹操北征烏桓,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烏桓的領地則被摧毀,之後烏桓的勢力被逐漸削弱,該部落的人口融入漢人或鮮卑部落,最終淡出歷史舞台。
二是諸葛亮南征孟獲,消除南中少數民族的反叛心理,穩定蜀國的大後方。
當然,一起征戰,均有利弊得失、正反面兩方作用。三國這兩起「外戰」中,諸葛亮南征的「閃光點」名載史冊。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亂問題嚴重,便用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策略,要孟獲心服口服。
這場外戰史書多有記載,「七擒孟獲」的傳奇大多得到公認。傳奇不是傳說,有一定的史實依據。
正面評價,「七擒孟獲」是儒家文化「仁者無敵」的延伸與升華。這也是最能體現諸葛亮具備「正統漢才」的戰例,諸葛亮的「正統漢才」,吸取了先秦兩漢以來儒家的「德治」與法家的「刑治」思想,治軍偏重於法,理政則偏重於儒,但其核心思想仍為儒家思想。面對周邊甚多少數民族地區,諸葛亮提出了他「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對策,體現了「漢才」的寬仁。
這對於收服「南夷」的人心,無疑起到了正面作用。彝族首領孟獲最終對諸葛亮的「漢才」感佩不已,那裡不僅有「智勇」,更有「仁義」。
然而,後人在總結「諸葛亮式的外戰」成功經驗同時,往往忽略了硬幣的另一面:「諸葛亮式外戰」既有長效的正面影響,也有一個長效「副作用」。這個「副作用」不是「雞蛋裡挑骨頭」,而是「疾在腠里」,只是不經細觀,不易察覺。諸葛亮南征,又稱南中平定戰,主要征戰對象是南方彝族叛軍,由於戰爭發生在先帝劉備夷陵大敗、蜀軍元氣大傷之際,所以南征軍力有限,總兵力大約在3萬人。
戰役結束後,蜀軍「不留兵,不運糧」。孟獲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於是帶領蜀漢大軍到滇池,與諸葛亮盟誓,蜀軍成功平定南中,孟獲「因禍得福」,被正式授予官府要職——御史中丞,諸葛亮不留兵,是想「凈身出戶」地走出南中。他還是留下了「非物質遺產」,這個遺產就是——「因夷而貴」、「因犯而養」的範例。諸葛亮「夷人治夷」,對拉攏當地人心是有好處的,但震懾力卻大打折扣,尤其是對於犯漢的外族。
雖然這次平定南蠻不是一場大戰役,但畢竟派出了3萬軍人,血淋淋的戰爭,變成了「捉放遊戲」,沒人計算這場「遊戲」中川軍死了多少人,但是是七場廝殺,連野獸大象都上陣了,不可能是「兵不血刃」的虛擬戰爭。
川軍的生命,如此無辜,自己隊伍的人命如此不值錢,就為了陪孟獲玩?夷人不該為此付出代價嗎?此戰做到攻心為上,德發揚光大了,但威何在?
至此,諸葛亮外戰暴露了古代中國式外戰的兩個副作用:一是德有餘,威不足。二是夷敵優待。它發出的是「犯境夷狄,反得優待」的信號,這種模式成為傳統,就會長效作用,把「夷」慣壞。這種手段基本上是感化的產物,夷狄不會感激大於恐懼,沒有「治」上的介入,夷狄部落也不會真正與中國融為一體。
可以想見,如果諸葛亮征戰的是北方游牧部落,無論怎樣感化,是很難「餵飽」對方的。到頭來,得到的,很可能是「東郭先生」的下場。
諸葛亮南征之後,孟獲不再反,不排除是感化的原因,但更不可排除的,是利益的換算,小小部落首領,享受著蜀漢「大國」的「貢奉」,比搶來得還容易,還香甜,優哉游哉,何樂而不為矣!(文/秋風)
※歐洲人打戰都用鐵手套,為什麼中國鎧甲卻缺乏手部防護?
※中國歷史上哪個政權的滅亡最值得同情?
※千古宋詞:蘇軾與辛棄疾的巔峰對決
※當代武松褚時健(上):將軍百戰身名裂
※最新考證:古代中國人發音竟然是這樣的,聽完差點崩潰
TAG:新春秋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