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太上皇在紫禁城中的秘密花園(10)
乾隆花園作為乾隆皇帝準備歸政後的頤養之所,也是他追求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所嚮往的情致高遠的精神家園。乾隆皇帝自幼即天資聰穎,頗受祖父康熙皇帝寵愛,曾為其慎擇良師,自6歲起便接受啟蒙教育,從此勤於吟詩誦文,孜孜不倦,最終成為清朝諸帝中文化造詣高深,文史哲知識淵博,漢學功底深厚的一代帝王。
清人繪弘曆古裝行樂圖像軸,縱251厘米,橫137厘米。圖繪乾隆皇帝身著文士裝束,執筆沉思,欲在芭蕉葉上創作的書房小景。「蕉葉題字」的典故出自唐代書法家懷素,他因家貧買不起紙張,於是以芭蕉葉代紙練字,終有所成。蕉葉題字漸漸演變成文人效仿的風雅之事。
弘曆此幅肖像正是藉此展現自己對漢文化的崇敬之心。作品畫風工細規整,設色樸素清雅。用具擺設的精緻,服飾的華美又體現出皇家的富貴氣息。
御用茶具
乾隆皇帝酷愛品茗作賦,每年新正都要在重華宮舉行茶宴,並於王公大臣一起品茶作詩。景德鎮御窯廠迎合宮廷所需,燒制了各式各樣的御用茶具,除紅彩器外,還見有青花品種。器身大多題有乾隆皇帝御制詩文,配有烹茶圖,圖文並茂,集詩、書、畫於一體,形成鮮明的時代特色
礬紅題詩蓋碗,口徑8.8厘米,底徑3.7厘米,高9厘米。碗敞口,深腹,圈足,拱形蓋,抓手紐,紐內與外底均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紅彩篆書款。
通體礬紅彩描金裝飾:口沿及足邊描金,口沿下飾蝙蝠紋一周,近底處繪朵蓮紋,足牆飾幾何紋。蓋面及碗外壁以礬紅彩書乾隆御制詩《荷露烹茶》。這一對茶碗據清宮檔案記載,為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太監首領張玉傳旨著景德鎮督陶官唐英燒制,於翌年十月燒製成功,並呈進給皇上。
青花詩文碗,高5.5厘米,口徑10.5厘米,足徑5厘米。碗撇口,深腹,矮圈足。通體飾青花,里心繪折枝茶花一束,里外口沿及近足處均繪青花留白如意雲頭紋。
外壁腹部一周青花楷書乾隆御制詩《詠雨前茶二首》。鈐「乾」、「隆」兩方青花印章。碗底白釉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茶籯,高31.3厘米,長32.4厘米,寬19厘米。茶籯(yíng,音同「迎」)為攜帶型茶具,長方形。以紫檀木製成,細竹皮鑲邊,上安銅提手。分四格,上層抽屜面為浮雕夔龍紋,右側置兩個透雕的木質托盤。下層左側的浮雕開六方孔扁盒,上可放置紫砂茶壺、紫砂茶葉罐。右側紫檀木座上放置竹編銅茶爐。
宜興窯紫砂六方盧雁紋蓋罐,通高16.2厘米,口徑4厘米,足徑4.3厘米。蓋罐口、足、蓋、鈕均為六方形,赭色砂泥,腹六面通景繪《盧雁圖》。表現出精湛的泥繪技法。泥繪技法創製於清初,發展到乾隆時期達到了成熟階段,此壺所繪紋飾,全部用本色泥漿堆繪出來,製作時要求泥漿必須研磨得與墨汁一樣細潤,用毛筆沾泥漿在濕坯上一點一點地堆畫而成,還要給人以一氣呵成的視覺感受。
竹編銅茶爐,爐面徑11厘米,底徑14厘米,高9厘米;座邊長17.3厘米,高11厘米。茶爐上圓下方,外為銅骨竹編,爐膛填土,中間有鐵篦相隔,紫檀木托。
乾隆皇帝極愛品茗,在皇宮御苑、熱河行宮多處修建茶舍,竹編銅茶爐是茶舍的必備之物。據清宮檔案記載,從乾隆十六年到二十三年(公元1751年—1758年),造辦處陸續在蘇州及江寧織造定製了二十幾件竹編銅茶爐,分設在紫金城、頤和園、香山和承德避暑山莊等處。
此件是故宮博物院現存乾隆時期竹編銅茶爐中保存相對完好的一間,製作精細,是宮中茶室的御用品。
這套茶具設計巧妙,融紫砂工藝、木藝、竹藝於一體,蓄茶藝於其中,隱詩書畫於其內,實乃文人雅士清賞雅玩之商品。
文房用具
文房用具在我國歷史悠久,它們一方面可輔佐文人書畫之用,另一方面還可助文人閑暇時賞玩怡情養性。乾隆皇帝自然對承載漢民族獨特風俗、文化的文房用具尤為重視。故宮收藏的這一時期的御用文房用具,用料考究、工藝精美,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寶。
剔紅纏枝蓮紋文具盒,長31.4厘米,寬28厘米,通高28.5厘米。
在長方形雕漆座上擺放一雕漆屜,屜內放置不同造型的子盒五個、筆筒一個。盒內分別盛裝各式文具,有松花石硯一方、琺琅鎮尺四件;
朱墨一錠、黑墨一錠;
《詩韻》一冊;
琺琅仿圈一件;
雕漆毛筆二支;
琺琅印盒一件、獸紐未刻玉印一方。
盒與座的表面均髹紅漆,上面分別雕有不同的花紋,有錦紋、繩紋和多種花卉紋。整體漆色鮮艷、雕刻精細、花紋工整對稱,具有乾隆朝顯著特點。
硬木雲鳳紋文具盒,長34.5厘米,寬21厘米,高9厘米。
文具盒內製出格槽,儲放斑竹管紫毫筆兩支以及銅荷葉筆洗、銅羊式水丞、銅卷書式水丞、銅硯滴、石山子筆架、紫石硯、銅螭紋鎮紙共九件文房用具。
此盒文具小巧而精緻,富有賞玩意趣。它以銅器為主,有些器物仿古做出綠色銹跡,反映了清代中期以來金石學盛行所產生的影響。
劉綸書避暑山莊百韻詩冊,縱13.9厘米,橫15.9厘米。劉綸是江蘇武進人,字眘涵。擅長詩詞,六歲即能詩文,乾隆元年以廩生舉博學鴻詞試第一,授編修,後歷任禮部侍郎、文淵閣大學士等職,曾多次隨駕侍奉至木蘭、承德等地,並創作了許多隨形詩賦。
此冊以楷書行,共十六開,前後各有灑金附頁二開。上夾板外刻:「御制避暑山莊百韻詩臣劉綸敬書」。所書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前為序言,大致言及避暑山莊的修建並非只是為了皇帝的享樂,而是更好的與塞外諸部進行交流,同時不忘體察民情、鍛煉武備、鞏固邊防之責任等語;第二部分則是書錄了劉氏所作的詩賦,其內容多與避暑山莊周邊諸景相關。
杜元枝繪竹林七賢圖,外:縱14厘米,橫179厘米;心:縱13.1厘米,橫127.7厘米。杜元枝是江蘇常熟人,字友梅,善畫人物,風格精工細緻。乾隆三十三年入宮為內廷供奉。
此卷外簽:「杜元枝竹林七賢圖」,引首鈐「避暑山莊」朱方印。卷內設色畫竹林曲水,七位高士或暢詠、或書賦、或觀畫、或和曲,又有六童子端硯、或烹茶、或捧畫侍立在七位高士周圍,全圖筆墨精細,風格細膩。卷後款署:「臣杜元枝恭繪」後鈐:「元」、「枝」朱方連珠印。鑒藏印有「乾隆御覽之寶」朱圓印。
方琮繪雲壁泉聲卷,外:縱13.8厘米,橫179厘米;心:縱13.1厘米,橫127.8厘米。方琮是浙江杭縣(今杭州)人,字友璜,號石顛,山水畫名家張宗蒼弟子,得張氏真傳。乾隆時期為內廷供奉。
此卷外簽:「方琮畫雲壁泉聲」,引首鈐:「避暑山莊」朱方印。卷內設色畫林泉雲霧,屋舍人物,筆墨飄逸。卷後款署:「臣方琮恭繪」後鈐「方」、「琮」白方連珠印。鑒藏印有「乾隆御覽之寶」朱圓印。
清代乾隆袁瑛繪錦林秋色圖卷,外:縱13.8厘米,橫178厘米;心:縱13.3厘米,橫127.5厘米。袁瑛為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字近華,善畫山水、花卉,筆力勁健。乾隆三十年為內廷供奉。其晚年山水畫取法黃鼎,而又融匯宋元各家加以變化,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筆意沉厚精鍊。此卷外簽:「袁瑛畫錦林秋色」。引首鈐:「避暑山莊」朱方印。卷內設色畫秋林山壑,水榭茅舍,三兩人物點綴其間,筆墨蒼潤,氣韻深厚。卷後款署:「臣袁瑛恭繪」後鈐:「臣」、「瑛」朱方連珠印。鑒藏印有:「乾隆御覽之寶」朱圓印。
案頭陳設
文人書房案頭陳設分工細緻,各有用途,如擱筆有筆山與筆床;擱墨有墨床;盛筆有筆筒;盛水有水盛;洗筆有筆洗;支肘有臂擱;注水入硯有水注與硯滴;壓鎮書卷有鎮尺。此外,印章、印泥盒等等,也都是文房中常備的器皿。
碧玉透雕竹溪六逸圖筆筒,口徑17.5厘米,底徑17.3厘米,高18.4厘米。器呈粗高圓筒狀,壁較厚,圓形口,底出五足。
器外壁通景採用深雕、透雕加陰刻等技法琢出山石、樹木、竹林、瀑布、亭台、人物等景色。一共六位老人姿態各異,或飲酒,或觀景,或吟詩作畫。器底琢刻「乾隆年制」四字隸書款。據文獻記載,唐開元末,李白等六人居住在泰安府徂徠山下之竹溪,日日縱酒酣歌,時號「竹溪六逸」。此器即是根據此題材製作的,布局巧妙,比例適度,立體感強。
青玉雕山石筆架,通高6.5厘米,寬15.6厘米。玉質溫潤。整器鏤雕,以圓形管鑽打洞,鏤雕成太湖石的樣子。底有「乾隆年制」篆文款。配有隨形紅木座。筆架是文房用具中擱筆之用具,山石形是筆架設計中常用的造型。
好古鑒古
清朝入關後,對中原漢族積澱豐厚、先進的文化非常尊重、推崇,甚至出現強烈的崇古風氣。乾隆皇帝就是一位博雅好古的君主,他不僅諭令整理文物、文獻,也授意製作了一批仿古器。
西周獸面紋方座簋,通高21.6厘米,底寬27厘米。整體呈上圓下方狀,束頸,垂腹,失蓋,雙耳做龍形,龍耳高聳,捲曲的龍尾作垂珥。器身和方座四面飾獸面紋,精美生動。
簋,是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也是禮器,自商代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
青花八寶紋抱月瓶,高34.5厘米,口徑5.8厘米,足徑8.5X12.5厘米。瓶直口,細頸,頸肩相交處飾對稱的如意形雙耳,扁圓腹,腹兩面中心凸起,圓若滿月,故稱「寶月瓶」或「抱月瓶」,橢圓形圈足。
通體以青花為色,口沿繪回紋,頸部紋飾分兩層,上部繪上仰的如意雲紋,下部繪纏枝花紋。腹心凸起處繪寶相花,外以回紋、蓮瓣紋環繞。中心四周繪八瓣寬體連瓣形開光,開光內分別繪佛教常用象徵吉祥的八件寶物,「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外環飾回紋。腹體兩側各繪纏枝花四朵,足牆繪纏枝靈芝紋。底足白釉青花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粉青釉地粉彩洞石花卉蝶紋瓶,高21.5厘米,口徑2.5厘米,足徑6厘米。瓶小口,長頸,碩腹,圈足。底澀胎無釉,無款識。
外壁施粉青釉,色澤瑩潤,尤如青玉一般幽淡雋永。釉上繪粉彩寫意花蝶圖,畫面布局疏朗,線條流暢,給人以清新典雅之感。
松石綠地纏枝花紋包袱式瓶,高31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12.5厘米。瓶自口至底作菱形花瓣狀,口沿處呈反卷如意雲式。粗頸,溜肩,腹下漸斂,圈足外撇。造型新穎別緻。
通體施松石綠釉,底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外壁通體在翠綠色的色地上,採用摹古圖案的裝飾方法,滿繪西番蓮花,並且加飾金彩。腹部飾紅色仿織錦效果的蝴蝶結,紅色的色調與綠色的瓶體形成鮮明強烈的色彩對比。
粉彩人物故事圖雙耳燈籠尊,高34厘米,口徑12.3厘米,足徑11.5厘米。瓶為燈籠式,口微撇,束頸,長圓形腹,圈足。頸部兩側各飾一紅彩螭龍耳。
底施松石綠釉,中心紅彩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外壁通體以粉彩為飾,頸及脛部在藍色地釉繪纏枝花紋,肩部飾如意雲頭紋。腹部白地粉彩繪仙人慶壽圖,周圍襯以松樹、蝙蝠等吉祥圖案。
注一:文中照片皆為作者拍攝。
注二:文字參考展覽說明等。
※紀曉嵐妙對乾隆皇帝
※大清第一綠頂大臣:他屢立戰功,乾隆御賜他一頂綠帽,還幫他造人
※初秋養生推薦——尋根探秘乾隆御筆親提的「聖泉第一」
※最幸福的皇帝:爺爺開創盛世,父親治國累死,自己和美女談情說愛
※乾隆死前給和珅留了保命密旨,嘉慶殺他時,笑著打開,然後懵逼了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