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朝時,日本人是怎樣捨命來中國學習的?

唐朝時,日本人是怎樣捨命來中國學習的?

前幾天,我帶了20多家日本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負責人,到浙江省舟山市訪問。舟山是目前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一座城市,不僅是中國的第四個新區,還是浙江自貿區的所在地,今年,美國波音公司在海外的第一個工廠落戶舟山,使得這一座海島變成了國際跨國企業投資的熱土。

對於日本來說,舟山在中日交流史上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紐帶,因為過去的日本遣唐使在中國登陸的地方,是現在的寧波,唐朝時叫「明州」,而日本船隊前往中國,見到的第一塊陸地就是寧波外海的舟山,停泊的第一個中國的港灣,就是舟山的沈家門漁港,吃到的第一頓中國飯,也是舟山的海鮮飯。

當我指著普陀山附近的蓮花洋和沈家門漁港,告訴日本人,這裡是你們的祖先來到中國的第一站。於是大家紛紛拿出相機拍照留念。我給大家講述了當年日本遣唐使如何冒著生命危險遠涉重洋前來中國學習的故事。

日本的「遣唐使」的歷史,其實起源於「遣隋使」。公元607年,當時的日本聖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同時派遣大批留學生和僧人渡海到中國學習,開始了日本「遣隋」學習的歷史。

日本進入奈良時代,正是中國盛唐時期。公元631年,日本舒明天皇沿用前朝的做法,第一次派出了一支由學問僧和留學生組成的「遣唐使」船隊。到公元894年,260多年的時間裡,日本總共向中國派遣了20次遣唐使。

1300多年前的日本,還處於相當落後的時代,大概與中國的三國時期相同。國家的稅收主要依靠農業稅。但是由於諸侯割據,中央財政十分貧乏。

因此,為了組織一次到中國的「遣唐使」活動,國家需要用3年的時間來籌備財力,因為打造4艘當時是「超級」的遣唐船,和籌劃一支船員隊伍,很需要花費一大筆國庫資金。

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打造一艘長33米,寬9.2米的木帆船,實在是太過於簡單的事。但是,當時日本科技很落後,尤其是金屬加工技術水平很低,因此要用木板和木栓把一條船全部拼合起來,而且要做到不漏水,還要經得起東海巨浪的襲擊,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當時四艘船組成的遣唐使船隊,由於經不起風浪,往往有三艘船沉沒或者到不了中國,因此,成為遣唐使船隊的船員,是一件拚命的事情。為了徵集船工,日本政府採取了一個當時屬於很優惠的政策,那就是免除船工一家三年的租稅。這一政策使得至少1萬名日本男人在28次的遣唐活動中成了「拚命三郎」。

當時的人們對於渡海往返中日之間有何等的恐懼?記錄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的《唐大和上東征傳》里有這樣一段文字:日本邀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法,鑒真問子弟去不去。弟子們嚇壞了,說了一句話:「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但是,鑒真還是決定去了,出海5次,最後一次才抵達日本,而自己卻因此眼睛失明,可見其艱辛的程度。

日本人渡海來中國學習的艱險,雖然沒有如鑒真東渡那樣記述的詳盡。但是,在奈良博物館裡舉行的《大遣唐使展》中,我看到一份資料,說當年派往中國的遣唐使船隊,一般為4艘,但是,最終能夠成功到達中國的,往往只有一艘。那麼其他三艘如何了呢?要不就是沉沒,要不就是中途折返。但是,即使中途折返的,能安全回到日本的,幾率又有多少?

資料記載,當時的遣唐船其實很小,每一艘遣唐船配置的船工有130人,加上一些遣唐使和政府官員、留學人員等,總共有150餘人。四艘船至少有600人,但是最終能僥倖抵達中國的,可能只有150餘人,其餘的都成了這些成功者的「殉葬品」。

所以,日本遣唐使船隊每一次出使中國,其實就是許多親人的生死離別。換成今天,如果中國人送孩子到日本留學,四分之三的人將會中途遇難死掉,估計沒有一個父母會讓孩子離開家門。但是,當年的日本人為了學習中國先進的技術文化,確實到了刀山火海都敢上的境地。這種勇氣,差一點讓我落淚。

正因為如此,每一次遣唐使出訪中國,日本天皇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設宴相送。而侍臣們也會唱起天皇親自作的一首詩為大家送行。這首詩譯成現代文的話,大意如此:

希望你們渡大海如平地,

居船上如坐床,

四船聯翩,

期盼早日歸來。

我想像當時的送別情景該是如何的悲壯。也許沒有人當場哭泣,但是必定有許多人在心中默默自語:「天皇,臣就此別過,去也」。

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寫過一首著名的詩,叫《哭晁卿衡》。「晁卿衡」是誰,值得大詩人一哭?晁卿衡就是隨遣唐使到中國留學的阿部仲麻呂(中國名字叫「晁衡」),他19歲到中國,因為學習勤奮,人又靈性聰明,後來居然在唐朝做了大官,官至光祿大夫(皇帝的顧問,常常作為欽差大臣替皇帝辦事),因此也與李白同朝為官,情同手足。

公元753年,已經56歲的仲麻呂搭乘遣唐使船回闊別36年的日本,不想中途遇險,船漂流至越南,170多人被殺,也許因為仲麻呂是大唐的部長級官員,又是皇帝的親信,因此他和10餘名隨從被免於死罪。遣唐使船遇難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李白以為仲麻呂已死,痛苦了好久,寫下了一首詩《哭晁卿衡》:

日本朝晁辭帝教,

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

白支愁色滿蒼梧。

可見當時往返中日兩國,是多麼的危險。

遣唐使船從奈良附近的大阪港出發,最後從長崎縣的五島列島告別日本橫渡東海,最終抵達中國的寧波,往往需要1個多餘的時間。在這一個多月的海上飄泊的時間裡,這麼多人靠吃什麼活命?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史書記載說,當時日本人發明了一種「方便飯」,也就是說,類似於現代的方面食品。先把大米蒸熟,然後晒乾,需要吃的時候,再用水一泡,就變成了稀飯。

因為船上無法生火,因此所有的食品都是乾貨和腌制的醬菜。史書記載說,當時遣唐使船隊吃得食品,除了這「方便米」之外,還有魚乾、肉乾、干海帶、腌制醬菜、豆瓣醬、鹽水飯糰以及柿餅和大核桃。

由於船小,能夠攜帶的貨物有限,因此,當時規定全船人員只能一天吃兩頓。但是,由於沒有機會吃到新鮮的蔬菜,因此,許多船員最後病倒,甚至病死。

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鄭和的船隊解決了這個船上沒有蔬菜的問題,那就是用黃豆發芽,做成黃豆芽吃。再用黃豆磨成豆腐,滿足了船員維生素與植物蛋白質的需要。唐朝時代的日本人還沒有發明黃豆芽。

奈良博物館舉行的《大遣唐使展》還告訴我這樣一個事實:當日本的遣唐船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中國(大多是在浙江的舟山、寧波),當時沒有電報,也沒有手機,中國的官吏們也不知道是從哪裡突然冒出這一批衣衫破落,精神疲憊的異人,於是統統的被抓了起來,關入大牢受刑。到後來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不知當時有沒有日語翻譯?),再千里快馬跑到長安(如今的西安)報告,再等朝廷派特使到寧波迎接,這一個折騰,也就要一個多月。即使吃了這麼多的苦頭,到最後能夠跟隨遣唐使到長安走一趟的,僅僅是幾位高官和少數留學人員。大多數人都留在了寧波待命。

這些長期留在寧波的日本人,於是學了一口寧波舟山話,並把這些話當作當作當時大唐的普通話帶回了日本,並取名叫「吳音」,因為三國時舟山寧波都屬於吳國。

看完這一個故事,大家是否感悟到一點:正因為有謙虛好學的精神,日本這一個島國才會發展到今天如此發達的程度,做出這麼多精美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日本 的精彩文章:

安倍解散國會到底為了啥
在日本機場丟東西怎樣才能找回來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為何擔心遭暗殺
東京為何不堵車(二)
危秋潔之死給留學生們留下的一份忠告

TAG:靜說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