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橋之戰清軍戰敗的原因 如何評價八里橋之戰
對八里橋之戰的評價多肯定清軍的英勇作戰,這雖然清軍的英勇值得肯定,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清軍的失敗。八里橋之戰暴露的是中國政府的腐朽落後,事實上早在開戰之前,這場戰役的勝負就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八里橋之戰清軍戰敗的原因
首先這次的戰爭是清兵和西方侵略者之間的對抗,清軍那個時候仍然處於冷兵器作戰時期,他們手中的武器是非常落後的,儘管他們有著勇猛的精神,但是卻始終無法和火炮對抗。在戰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英法聯軍使用了火炮,造成清軍出現大面積的傷亡。落後的戰爭武器以及作戰方式和先進的火炮發生衝突之後,清軍的力量自然而然無法抵擋英法的進攻。
另外,八里橋之戰清軍為何慘敗還可以從英法聯軍的戰略戰術說。英法聯軍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開始的時候曾經被清軍突破了防線,但是他們看到對方騎兵的英勇之後,立即改變了自己隊伍的隊列,不僅用上了開花彈,而且還讓步兵呈現出空心方陣,據說這是經過拿破崙戰爭之後改造的方陣列隊,是專門用來對抗騎兵的,這樣一來清軍騎兵的威力就被大大限制。
這些原因都是清軍失敗的一些因素,說到底還是因為清朝當時太過於落後,根本沒有和西方對抗的能力。
評價八里橋之戰
法軍軍官吉拉爾在《法蘭西和中國》中對清軍的英勇作戰做了詳細的描述:「光榮應該屬於這些好鬥之士,確是應該屬於他們!沒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們甘願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灑下自己的鮮血。這種犧牲精神在所有的民族那裡都被看作為偉大的、尊貴的和傑出的…… 這樣的英雄主義在中國軍隊里是經常可以看到的;而在歐洲則以誤傳誤,竟認為中國軍隊是缺乏勇氣的,此乃是一大謬誤。」並點評說:「八里橋之役,中國軍隊以少有之勇敢迎頭痛擊聯軍。他們的軍隊是由兩萬五千名韃靼兵和為數眾多的民團所組成的」,「儘管他們呼喊前進,勇猛和反覆地衝殺,還是一開始就遭到慘敗!然而,他們頂住了使他慘遭傷亡的強壓火力」,最後,他們「還是寧願一步不退,勇敢堅持,全體就地陣亡」。
保爾·瓦蘭在《徵華記》記載說:「中國人和以勇氣鎮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
德里松伯爵的《翻譯官手記》中這樣寫到:「敵人已經兩次被打退,卻還沒有認輸,正準備橫下一條心來爭奪通道。……中國人現在可不是躲在城牆的後面或由工事掩護著來進行戰鬥,他們現在已挺身而出。在那裡,皇帝的韃靼禁衛軍,帝國軍隊的精華正聚集在首都的大門口。在橋的正中央,冒著槍林彈雨,他們的一位官長騎著馬站在前面;他揮舞著黃旗表示挑戰,儘管隆隆的炮聲蓋過一切,可是他還在高聲呼喊著。在這位英勇的官長的周圍,橋欄的大理石塊四散飛舞,我們的炮彈造成了成批的殺傷。死神一刻也沒有歇手,卻並沒有嚇倒這些不靈活,然卻勇敢的鬥士,他們寸步不退。」
香港軍事評論員馬鼎盛主張僧格林沁領導的八里橋之戰是中國千年傳統的騎兵衝擊、冷兵器近戰與西方經過拿破崙戰爭和工業革命後以炮兵為核心的火力戰之間的兩個時代的決戰,血肉之軀終歸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槍炮。以及主張八里橋之敗卻對「師夷長技以制夷」有了進一步認識。
學者胡世芸認為僧格林沁在第三次大沽口之役中已經知道冷兵器不能抵抗新式兵器,就不該督率馬隊與聯軍決一野戰,是他的無知和錯誤使官兵付出慘重的代價,僧格林沁喪師誤國難逃其咎,但與主和派也不可同日而語。
※趙滅中山之戰背景分析 趙滅中山之戰的評價
※馬陵之戰的影響 馬陵之戰魏國為什麼失敗
※馬拉松戰役的影響 馬拉松戰役中誕生的長跑運動
※古代埃及與赫梯戰爭後續影響
※西晉滅吳之戰東吳為什麼亡國?
TAG:王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