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火槍威力竟然不如弓箭!
就和火炮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士兵們對如何使用火門槍這種新武器也越來越有心得。為了解決瞄準問題,一些士兵開始以兩人一組的方式來使用火門槍:一人負責雙手握持火槍來進行瞄準,另一人負責點火。為了提高射手在弓弩等投射武器前的生存力,又出現了帶有凹槽的盾牌。這樣射手就能在手持盾牌的時候將火門槍架在凹槽上,既能掩護自己又不妨礙進行射擊。後來隨著火藥的配方逐漸得以改進,火門槍的槍管也慢慢變得越來越長,其威力也自然越來越大。
發射火門槍的兩人組
西方研究者曾經就火門槍的威力做過模擬實驗。實驗以一塊2.5mm厚的軟鋼板作為目標,這基本上相當於早期的米蘭甲或者格林威治甲(由中碳鋼製成的板甲,甲板厚度約2毫米)。靶板和火槍的距離為10m,實驗者使用復原的15世紀早期和晚期火槍各一,前者口徑13毫米,初速為270m/s;後者口徑20毫米,初速達到286m/s。射擊的結果,前者14次射擊中穿透了6次,後者的8次射擊中則穿透了5次;沒有穿透的時候,彈丸也會留下相當大的凹陷,一般可以達到10毫米到15毫米,有些甚至高達20毫米,這也就意味著盔甲裡面的人會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力,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失去戰鬥力。防禦能力較好的米蘭甲或格林威治甲尚且如此,舊式的鎖子甲在這些火門槍面前自然更加不值一曬,即使在鎖子甲外面穿上用於增強防禦力的附加硬皮甲(一種浸蠟硬化的皮甲)。當時流行的鐵甲衣(a coat of iron plates,鐵制甲片被拼接固定在布面或者皮革上,厚度約2毫米左右),也很難保證不被擊穿。而同時期被廣泛使用的十字弩則很難擊穿這樣的防禦裝備。
歐洲古兵器復原愛好者與其複製的火門槍與板甲
在擁有了足夠的威力之後,火門槍逐漸作為一種新興的武器而開始流行。和弓弩相比,火門槍的製造更為簡單,這也就意味著更加廉價和更易於大量製造。當時主流的其他遠程投射武器:長弓的優勢在於高射速和足夠的威力,但需要長期和大量的訓練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射手;十字弩威力更大、更加準確,可以洞穿大多數重型盔甲,但造價昂貴、重新裝填緩慢,而且對射手的體力消耗很大。相比之下,火門槍儘管精度和射程都差強人意,但既能擊穿重甲,又能驚嚇敵方士兵和戰馬,而且只要稍加訓練,即使是新兵也能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優點,火門槍很快就變得普及起來。
※梁山好漢魯智深的英雄豪邁,酷酷的!
※明末1644最大的遺憾!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至今為人樂道!
※趙構的危機感竟然立了那麼多的儲君!
TAG:每日精彩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