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只要開始,一切都為時不晚

只要開始,一切都為時不晚

張愛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

但別忘了,天才永遠只是少數。下面的十位作家有一些很晚才開始文學創作,有些終於在晚年創作出了經典的文學作品。漫長而豐富的人生經歷給了他們創作豐富的養料,筆耕不輟的刻苦與堅持也是大器晚成的關鍵。

所以,不要擔心才華被埋沒,一切都為時不晚。

***

丹尼爾·笛福

丹尼爾·笛福,1660年生於英國,二十歲後開始從商,但是屢遭失敗。早年他曾經進行過政治創作,但他59歲時才開始文學創作。

1719年,笛福根據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一部分經歷和自己構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魯濱遜漂流記》,這本小說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說,被稱作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笛福也因此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雷蒙德·錢德勒

雷蒙德·錢德勒,美國著名推理小說家。他對現代推理小說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他的寫作風格和看法,在過去60年間為相當多的同行所採用。

錢德勒早期為了從他的創作才華中賺取收入,曾寫過一段時間廉價小說。但直到1955年,他的長篇小說《漫長的告別》獲得愛倫·坡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錢德勒的文學才華才真正被眾人所知。錢德勒的所有小說都曾被改編成電影,他的小說改編電影對美國的黑色電影有著重要的影響。

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1891年生於紐約布魯克林,是20世紀美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極富個性,因此一生也極具爭議。他的代表作《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的寫作風格形成了一種對傳統觀念的勇猛挑戰與反叛,給歐洲文學先鋒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亨利·米勒年輕時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在他第二位夫人瓊的鼓勵下才開始嘗試寫作。遷居巴黎後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窮困潦倒的僑民和放蕩不羈的巴黎人混在一起,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亨利·米勒43歲時寫作了《北回歸線》,五年後又寫作《南回歸線》。但他當時一直被當做寫「下流作品」的作家,因此作品不能在美國出版。1961年經過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訴訟,《北回歸線》終於在美國出版,米勒在他70歲時才稱為家喻戶曉的作家,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譽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羅伯特·M·波西格

羅伯特·M·波西格是美國作家與哲學家,1928年出生於美國。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74年所著的《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紐約時報》書評周刊評價這本書真摯、無邪、質樸而可信——它是小說、遊記、追索、一組演講和非宗教性的告白。

羅伯特·M·波西格46歲完成這本著作,但最初被121家出版商拒絕,被稱為「世界上被拒稿次數最多的暢銷書」。這本書面世後在全世界售出1000萬本,《時代》周刊評選20世紀70年代十本最有影響力的書之一。波西格也憑藉他的哲學小說被公認為美國文學的文化偶像。

赫拉巴爾

赫拉巴爾,1914年生於捷克,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的捷克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都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時代拋棄在「垃圾堆上的人」。他的一生都同這些人在一起,同情他們,愛著他們,把自己與他們等同,發掘他們心靈深處的美,收集了他們成千上萬的語言精華及故事,創造出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赫拉巴爾是一位酒場主的繼子,他從40年代末便一直居住在布拉格。他從事過各種行業,曾經在鋼鐵廠做工人,甚至做過廢品回收站的打包工。他51歲寫下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嚴密監視的列車》,由捷克導演攝製的同名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克里斯多夫·雅歌塔

克里斯多夫·雅歌塔,匈牙利裔女作家。1956年因匈牙利反共革命隨前夫避難至瑞士,在瑞士,她從鐘錶工廠的工人做起,後來嘗試以法語寫作。1992年,雅歌塔以《第三謊言》獲得法國圖書文學獎,其作品已被譯為三十五種語言以上。

雅歌塔51歲時創作了她的處女作小說《惡童日記》,在法國一出版即受注目,與續集《二人證據》及《第三謊言》,結合為《惡童三部曲》。雅歌塔本人曾說,《惡童三部曲》內容取材自1944年她在匈牙利塞格德市的真實經歷,雙胞胎的原型就是她和她的哥哥。

馬利奧·普佐

馬利奧·普佐,美國小說家。1920年出生於紐約曼哈頓一個冷漠的家庭,12歲時父親棄家不顧,母親也是一個相當冷酷無情的人。長大後,他曾紐約火車總站工作,二次大戰時前往德國服役,退役後在大學聽課,喜歡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1969年,49歲的馬利奧·普佐發表小說《教父》,該小說描述了有關的在西西里赴美的黑手黨教父維托·柯里昂與柯里昂家族發展和江湖鬥爭的歷史。此書讓普佐一舉成名,被西方評論界稱為現代通俗小說傑作。普佐與法蘭西斯·柯波拉合作,將《教父》改編成電影劇本,搬上銀幕,由巨星馬龍·白蘭度主演,以《教父》及其續集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安妮·普魯克斯

安妮·普魯克斯,當代美國文壇一位令人矚目的女作家。文學界對普魯克斯給予了幾首普遍的認可,使她獲得了美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

1988年,53歲的普魯克斯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短篇小說集《心靈之歌》,一舉榮獲「歐·亨利文學獎」。她繼而創作並出版的小說陸續獲得獲得1993年「福克納小說獎」、「愛爾蘭時代國際小說獎」、「全美國家圖書獎」和「普立策文學獎」等諸多獎項。

《斷背山》是安妮·普魯克斯1999年出版的《近距離:懷俄明故事集》的最後一個故事,該篇小說後來獲得短篇小說的最高獎項 -- -- 歐·亨利獎以及國家雜誌獎。後來華人導演李安拍攝了著名的同名電影《斷背山》。

理查德·喬治·亞當斯

理查德·喬治·亞當斯,英國奇幻小說作家。亞當斯大學時就讀現代歷史,其後當兵參於二次大戰,戰事完結後從事公務工作。

在兩名女兒的鼓勵下,他50歲開始文學創作,並以兩年時間寫成小說《沃特希普荒原》,於1972年出版。接下來的數年間,《沃特希普荒原》在全球售出了數百萬本,也成為了經典的奇幻著作之一。自此,亞當斯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知名作家。

金宇澄

金宇澄,1952年出生,由於60歲才出版成名作被稱為小說界的「潛伏者」。他早年曾赴黑龍江農場務農,1977年回到上海,並於1988年起在《上海文學》擔任編輯。

2012年,60歲得金宇澄以滿紙滬語完成了一部描寫上海市民生活的長篇小說《繁花》,一問世就反響強烈,一舉摘得中國小說學會評選的2012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2013年憑藉《繁花》獲得第11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獎和第一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

徵稿

本月關鍵詞:最美的秋天

編輯 | 武佳楨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aotex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米拉波橋·阿波利奈爾
9月25日 黑塞·太遲了
拉斯克·許勒-愛
艾呂雅·一本肉體的書
名家筆下的老師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