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真心想造反嗎?在他身上發生了這幾件事,讓他不得不造反
自古以來,凡開明的帝王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只有百姓們安居樂業,帝王們才能安心的坐穩江山。
然而,道理雖然明白,但總是有很多皇帝置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明朝末年時期,連年荒旱,民不聊生,皇帝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於是各地的百姓紛紛拿起傢伙走上了造反之路。然而,此時的李自成剛剛失業,因為朝廷為節省支出,裁掉了全國三分之一的驛站,李自成所工作的驛站剛好在其中。
並非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李自成事業後就去造反了。他還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失業後便回了鄉下開始種地。誰知,李自成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拷上了大枷,罰他遊街,並毒打一頓放在大太陽下暴晒,差點把其晒成人干。幸好親友們帶著銀子及時趕來,送了禮才被放了出來。種地種不成,工作也丟了,乾脆投軍吧!於是,李自成憑藉著一身好武藝,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二月投入甘肅甘州的駐軍總兵楊肇基麾下。不久,就升任把總。李自成本以為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不料,事情就像老天提前策劃好的一樣,引導著他走向造反之路。
在李自成任把總時期,明朝統治極為黑暗,陝西地處苦寒的黃土高原,土地貧瘠,降雨稀少。本身就沒有多少收入的老百姓,因為朝廷的稅收壓迫的更加喘不上氣來。對不想坐著等死的農民來說,剩下的就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整村地逃往別處。
當時明朝派往陝西的官員都上奏說,延安大旱,百姓先吃蓬皮,吃樹皮,甚至吃石頭,最後竟出現吃人肉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官府竟還在催著交稅。百姓抱著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的心態,紛紛造反了。
不過,軍隊也不是一塊樂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軍餉了。連肚子都吃不飽,還要在貧瘠的地方作戰,這個兵當得太沒有希望了。更重要的是,李自成所在的部隊還要奉命調往陝西打自己的父老鄉親,李自成雖然知道軍令如山,不過在軍令面前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忠義,於是李自成憤然辭去自己的職位,參見了起義隊伍。
※歷史上與李自成同時代的起義軍,卻不是反皇帝,而是以殺民眾出名
※張獻忠PK李自成,多大方面無法比,唯獨此項可甩李自成一條街
※尊重歷史,民族才有未來
※看李自成籌措軍糧的方式,他的失敗早已註定,不只因一個吳三桂
※如果當初李自成、吳三桂聯合反抗大清,大清還有可能入主中原嗎?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