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航天局:長征五號發射失利原因仍在調查 三項任務受影響
新華社圖表:中國空間站想像圖。(新華著記者 馬研 盧哲 編製)
(綜合科技日報、北京青年報報道)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25日在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上表示,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的原因仍在調查中,或將在年底徹底查清。這次失利將影響到我國嫦娥五號、四號以及空間站的任務計劃。
長征五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但在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此前,我國原計劃在2017年11月,用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國內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航天器「嫦娥五號」;在2018年,發射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嫦娥四號」。
今年6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探月三期工程副總設計師孫為鋼披露了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總體方案,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包括嫦娥一號、二號,完成繞月探測;二期包括嫦娥三號、四號,完成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三期包括嫦娥五號、六號,完成自動採樣返回。這三期任務簡稱「繞、落、回」 。8噸多的嫦娥五號任務是探月三期「回」的任務執行者,將由長征五號火箭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其任務目標之一是實現月面無人採樣返回。根據設計,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個器組成,發射時呈四器串聯構型。孫為鋼介紹,探月三期工程採用了一個複雜的工程方案。孫為鋼解釋:「如果再把運載能力和探測器擴大些,並增加生命保障系統,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們就具備了載人登月的能力!」
計劃於2018年發射的嫦娥四號,將搭載荷蘭、德國等國低射頻電探測儀等4台科學載荷,共同飛赴月球,探索宇宙科學奧秘。這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
田玉龍表示,由於長征五號事故調查仍在進行,這兩項任務均將被調整,發射時間將在年底重新修訂。
此外,我國空間站的建設也將受到影響。此前有報道稱,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已於2016年底完成總裝,計劃在2018年由長征五號B火箭發射升空。但田玉龍說,核心艙的發射也將推遲至2019年實施。
今年6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在北京舉行的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介紹,在載人空間站的建設階段,我國將進行四次以上的載人飛行任務,2020年將進行兩次載人飛行任務。我國發射首個核心艙到空間站完全建成,需十幾次發射,其中最主要的發射有三次,即發射核心艙和先後發射兩個實驗艙,其中計劃於2019年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載人空間站核心艙。若進展順利,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
※美朝拉開架勢要做一事!韓國懵了,一高官緊急低頭認慫
※美學者:日韓防務應自力更生 不能蹭美「保護傘」
※為何狙擊手要用布來纏著狙擊步槍?背後竟有這麼多講究
※中國隱身轟炸機即將問世,或超越美B2,將是中國帶給世界的新驚喜
※出手了!中國既沒象俄扔導彈,也沒象美帶小弟打殺,僅做了一件事
TAG:東方網-軍事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