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傢具的發展歷程
唐代傢具產生於隋唐五代時期,由於垂足而坐成為一種趨勢,高型傢具迅速發展,並出現了新式高型傢具的完整組合,中國傢具發展至唐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它一改六朝前傢具的面貌,形成流暢柔美,雍容華貴的唐式傢具風格。
典型的高型傢具,如椅、凳、桌等,在上層社會中非常流行。此時的唐代傢具,具有高挑,細膩,溫雅的特點,以木質傢具居多。
初唐大畫家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描繪唐太宗李世民派遣監察御史到會稽(紹興)騙取辯才和尚所藏王羲之《蘭亭序》貼原跡的情景。畫面中穿袈裟的辯才和尚所坐的是一把禪椅,用樹根製成。另據《唐語林》載,顏魯公在75歲時,還能「立兩藤子相背,以兩手握其椅處,懸足點空,不時至地二三寸,數千百下」。可見,唐代早期椅子的選材除木材外,已經創新應用到樹根和藤等非傳統傢具材料。
蕭翼賺蘭亭圖
唐代中期以後,垂足而坐的風氣大盛,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宮女歌伎,都開始使用高型座具。
唐代傢具進一步向高型發展,表現在坐類傢具品種增多和桌的出現。《通雅》記載:"倚卓(椅桌)之名見於唐宋。"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趨流行,幾、案高度皆以坐面為基準,坐具既高,桌的出現勢為必然。傢具高型化又對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裝飾產生一系列影響。這一時期,傢具向成套化發展,種類增多,並可按使用權用功能分類。大致可分為:坐卧類,如凳、椅、墩、床、榻等;憑椅、承物類,如幾、案、桌等;貯藏類,如櫃、箱、笥等;架具類,如衣架、巾架等;其他還有屏風等。
但是床在唐代依然用處很多,唐沿襲了漢代的生活特點,即人們的活動仍以床為中心。唐代的床是由低向高變化的,裝飾上也是由簡向繁而發展。床的形成也在不斷地翻新,出現了凹形床。唐代床榻下部仍用變形的各種壺門作裝飾,但已慢慢地走向框撐案形結構,即有案形結構和壺門台座形結構兩種。後者有大小,大的有供日間工作,讀書以及晚間睡眠用,而小的只能供一人坐用
※西漢時期一則女子嫌棄丈夫沒本事,但丈夫後來功成名就打臉的小故事
※古代拜師送束脩,常見的比如送肉乾
TAG:輕羅小扇撲流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