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我們古代宋朝大文豪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被人們稱為「一門三學士」,成為千古的佳話。但在江蘇省的無錫有一個叫七房橋的村子,一個姓錢的家族,在上個世界那種風雲變幻的歲月里,卻先後誕辰了國學大師錢穆、「力學之父」錢偉長、環保學家錢易、經濟學家錢俊瑞、物理學家錢臨照和工程力學家錢令希等六名院士,從而蜚聲海內外。

七房橋村,位於無錫市東南部,北依鴻山,南臨望虞河,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很小的江南村落。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七房橋,這個地名的來歷是錢家先祖錢正德生有七子,在七房橋造了七開間七進七個牆門,亭台樓閣,鱗次櫛比,氣勢宏偉。在村兩端各造一橋,東為垂慶橋,西為七房橋。橋依宅名,村以橋名,七房橋村名由此而來,意為把七個兒子通過這橋聯繫起來,往後相互尊重。七房橋村內有一條寬不足兩米的小河穿村而過,小河名「嘯傲涇」,全長不過兩公里,錢穆先生所著《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一書中說,其「十八世祖某公……生七子,在嘯傲涇上分建七宅,是為七房橋之由來……七房駢連,皆沿嘯傲涇,東西一線,宅第皆極壯大。」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麼,錢家人才輩出的關鍵點是什麼呢?我總結至少有以下幾個層面:

一是家族善於營造優美的環境。錢家一門六院士,如此人才輩出,個中緣由值得總結,這七房橋門前的嘯傲涇平穩流尚百年,曲而有情,這條河在當地也有人叫「放生官河」。因其屬官方指定的「放生」河,這裡的居民世世代代有保護這條小河的水質的自覺性。一些善把一些從市場上購買來的小魚、小蝦之類都在此處放生。正所謂:迢迢生水貫天罡,不獨長房毓秀,因此,居家的自然環境相當的重要。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二是用家規來重視環境建設。據錢家族人介紹,錢氏有祖規非常重視對族人居住地環境保護的意識,其制定族規的作法值得我們借鑒:一是沿這條流經村子的河街道,不允許任何人將牛羊牽入,不準拋磚塊雜物到河裡,放生河裡更不準捕魚 ,放鴨子下去吃小魚小蝦。 還委派專門的人進行管理。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三是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氣瑞雲祥祥伉儷 山清水秀秀門庭 。人文行為之美,最美在人文,而人文環境的培育則依靠營造一個良好讀書環境,良好讀書環境是風水的軟環境,也可稱為軟實力。

四是錢氏家族傳統繼承。內部一直有著「子孫雖愚,詩書須讀」的家訓,不管再窮再苦,其家庭教育都是抓得非常牢的。錢穆的《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記載, 他12歲時父親早逝,其母文化水平並不高,但在他遇到困難時,母親還是會以其父親的例子教導他:一定要延續詩書傳家的傳統。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五是家族內部對讀書人的救濟制度。錢家有一個義莊,就傳統宗族組織的福利—救濟機制。錢氏祖訓要求子孫後人:「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因而,錢氏宗族置有義莊、學田、族學等族內公益組織。正因為有宗族提供賑濟與福利,錢氏族中的貧家子弟才得以免於匱乏,才能夠將心力專註於讀書。這種家族內部的救濟模式,突破了過去的隨意性賑恤,實現了救濟組織的實體化、救濟機制的制度化。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國學大師錢穆沒有念過大學,也未出國留洋深造。他來自中國社會最基層的鄉村,先在江南水鄉無錫、蘇州等地,做了18年的鄉村小學教師、中學教師,然後再走向大學講台,成為大學教授,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大學執教。1949年隻身來到香港,在雙手空空的艱難情況下起家,創辦新亞書院。錢穆學識廣博,他的治學範圍廣及史學與史學史、哲學及思想史、文化學及文化史、政治學與制度史、文學、教育學、歷史地理學等,稱得上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而按中國傳統的分類法,其學問兼及經、史、子、集四部,為傳統國學中的通儒之學。所以,有人把他稱為我國最後一位國學大師、最後一位讀書人。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錢易,則是錢穆的女兒,是我國環境工程專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她1956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衛生工程系,1957年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1959年10月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至1983年曾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任訪問學者,1988年至1989年曾在荷蘭德爾夫特技術大學任訪問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主任。她長期從事環境工程的教學研究和新技術開發,其專長為水污染防治工程。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錢偉長是錢穆的侄兒,自小備受叔叔寵愛,後來錢穆隻身去了香港之後,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寡母和錢偉長。由於做私塾先生的祖父早逝,錢偉長的父親錢聲一和叔父錢錢穆就是靠從錢家的義莊領取糧米,艱苦求學的。他們在家鄉七房橋辦起了第一座新式小學,又到其他小學任教。少年的錢偉長有時就寄住在父親和叔父的老師宿舍里。

錢氏七房橋,一門六院士,探析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的五大因素

錢氏家族正是秉承後代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為,作了全面的規範和教誨。並長期秉持良好的家族教育傳統,所營造的讀書環境,激發了每個後人的天賦,於是人才輩出。這些優良傳統,值得很多家族的借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