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語新說之「濫竽充數」,不服來辯

成語新說之「濫竽充數」,不服來辯

柳宗元(773~819)與韓愈並稱「韓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筆鋒犀利、老辣。

柳宗元雖然文章作得花團錦簇,仕途卻並不通達。三十多歲時因為站錯了隊,不慎捲入了朝堂間的政爭,聖天子一紙詔書就將其貶往兔子不拉屎的南方蠻荒之地。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在謫居地柳州,柳宗元徹底奠定了其在文壇的一哥地位,卻在政壇上從此一蹶不振。

憂懼之下,柳宗元得了「腳氣病」。

或者有人會因此發笑,腳氣這有什麼打緊,沒去過香港的人多了,但不一樣有香港腳嗎?現代人得了腳氣最多是奇癢、臭不可聞,柳宗元所得的「腳氣」卻是要命的疾病,與現在人說的「腳氣」不是一個味,更不是一回事兒。

據隋代名醫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腳氣病諸候》的記載,古人得了腳氣會有如下癥狀:「自膝至腳有不仁,或若痹,或淫淫如蟲所緣,或腳趾及膝脛洒洒爾,或腳屈弱不能行,或微腫,或酷冷,或痛疼,或緩縱不隨,或攣急……」如果一旦耽誤了治療,或者遇上庸醫誤診,「或腫或不腫,胸脅滿,氣上便殺人,急者不全日,緩者或一、二、三月」。如果救治不得當,快的一天之內就得交待,慢的生命也最多只餘三個月。

香港腳

上世紀初,發生在我國東北的日俄戰爭,日本雖然慘勝,但日軍死於腳氣的多於戰場犧牲者。可見,沒有手氣不要緊,腳氣卻是萬萬要不得。

愛惜羽毛、珍惜生命的柳宗元並不諱病疾醫,知道自己得了腳氣積極尋醫問葯。當地一個老中醫一番望聞問切後,認為柳宗元氣機不暢,營衛失和,身體免疫力下降,於是建議他服用「伏神」,可以藥到病除。柳宗元拿了方子千恩萬謝,立即親自去照方抓藥,「烹而餌之」。

雲南茯苓

哪知道良藥苦口不治病,柳宗元喝了葯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愈發沉重起來。柳宗元當即強自掙扎著,打上醫館來討要說法。見有醫鬧登門,又是一位在職的官員,老中醫誠惶誠恐,被柳宗元劈頭蓋臉一頓訓斥也只得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隨著柳宗元回到他的家中一探究竟。

廣西芋頭

揭開藥罐一看,老中醫頓時叫起撞天屈來——原來,他開的「伏神」就是茯苓。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的菌核,寄生松科植物赤松樹根之上,菌核內沒有松樹樹根的,是茯苓;含有松樹樹根的,稱為伏神。茯苓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對治療柳宗元的病很是切症。

然而,柳宗元買來的不是茯苓,卻是當地隨處可見的老芋頭。柳宗元雖然讀書多,卻不識得藥材,不懂裝懂地進了一家黑店,那店主欺他是外行,隨手拿了個芋頭糊弄他。

據說,濫竽充數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親手把李治託付武媚娘照顧,親筆寫信說想你想的要死
蘇軾做了一件什麼事情,差點因此成為千古罪人
真沒有想到,李白、蘇軾這樣的人居然也吟得一手好打油詩
貞觀時大唐如此強盛,李世民為何要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如果沒有常何做內應,李世民能否順利發動玄武門之變並成功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