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勸」學生去死,被人叫做「瘋子」,被90歲老奶奶怒扇耳光,卻又值得尊敬!這個中國記者、中國老師究竟都做了些什麼……
這樣憑一己之力的幸福的公益人,值得我們所有人的致敬和點贊!
這樣憑一己之力的幸福的公益人,值得我們所有人的致敬和點贊!
原創文字/德國優才計劃
來源/德國優才計劃(togermany)
他「勸」學生去死,
被人叫做「瘋子」,
被90歲老奶奶怒扇耳光!
這個中國記者、中國老師,
究竟都做了些什麼……
他,就是
張大諾
在介紹他之前,
不得不先提一個人:
美國著名記者
埃德加·斯諾。
正是他所著的《西行漫記》一書,
讓紅軍長征的壯舉傳遍並震撼了世界,
他還極力促成國共兩黨共同抗日,
積極和幫助中國愛國者,
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幾乎用一生幫助中美兩國人民,
尋找和平友好的道路。
1972年,
中國人民永遠的朋友,
埃德加·斯諾,告別了這個世界……
斯諾走了,可也是這一年,
一個渴望繼承斯諾精神的中國小男孩,
在黑龍江誕生了!
為紀念斯諾,
母親為他取名為:
張大諾。
從小,他就經常聽母親,
講述斯諾的故事,
因此他自幼便立志:
當一名像斯諾一樣的記者。
高考時,他報考了4所學校,
每所學校的志願都是新聞專業,
但因為種種原因,他沒能如願,
而是進入黑龍江大學中文系,
直到大學畢業後,
他來到黑龍江廣播電視報,
才終於實現夢想,成為了一名記者。
但他這位記者,
卻十分地與眾不同。
他在家鄉黑龍江做報紙記者,
不愛其他記者都關注的時事熱點新聞頭條,
而是專喜報道邊緣弱勢群體,
渴望能像斯諾一樣,
做有益於中國人民的事。
上世紀90年代初,公益還不普及,
很多記者覺得做公益新聞不叫做新聞,
是可有可無的報道,
可他卻偏偏喜歡做這類的報道。
1995年,他乾脆加入志願者協會,
開始半工作半公益的狀態。
1996年,
他在黑龍江廣播電視報工作時,
看到了一封特別的讀者來信,
當他打開信一看,嚇了一跳,
信的內容竟是一封遺書,
是一個叫張雲成的男孩寫的,
他僅僅只有18歲,
信中張雲成說:他是肌肉萎縮,
蚊子叮在身上,自己卻不能動,
只能讓家人把它趕走,
有一次家中沒有人,
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一杯滾燙的熱水從炕上滾下來,
又眼睜睜地看著水滾過自己的雙腿。
輪椅上的張雲成
張雲成很想立刻自殺,
告別這個讓他絕望的世界,
可他又想寫本書,當個作家,
這是他此生唯一的夢想,
他就這樣一天天地,
在生與死之間,和自己拔河。
張大諾看到這樣一封信後,
沒有把信隨便一扔,而是想:
「這是一條生命啊!」
他立即給張雲成回信:
我是中文系畢業的,
現在做記者,
我可以來指導你寫一本書,
請一定活下去。
當時的他也沒想太多,
能讓人家多活一天是一天。
很快,第二封信來了:
其實,我一天學也沒上過,
漢語拼音也是跟我哥學的,
我只是會寫幾個字而已。
他立刻回信:
沒關係,我來指導你寫,
將來會出書的,
你就奔著夢想,不要死。
然而他卻遲遲收不到第三封信,
張雲成消失了整整一個月。
後來他才知道,
張雲成以為遇上了個騙子:
免費收我做學生,他不是傳銷吧?
可張雲成頭都想大了,
也想不出自己家還有什麼能被騙的,
就決定,乾脆就相信一下吧。
教一個沒上過學的人寫書,
這聽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可他卻「瘋狂」地去做了。
張雲成在清華大學門口
在之後的六年時間裡,
因為張雲成家裡很窮沒有電話,
他只能通過信件來進行指導。
他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
如果張雲成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
是倒在為夢想奮鬥的路上。
而張雲成也沒有辜負他的期待,
明明沒力氣,
卻還能用兩個手指頭,
夾著一支筆平行挪動手腕來寫字,
一個冬天打了一百多個吊瓶,
他的寫作卻從來沒停過。
慢慢地,他發現,
張雲成寫的東西非常令人感動,
比如有一次,張雲成為了,
把跑進屋子裡的雞趕走,
自己蹭蹭蹭,蹭了到地上,
這時他已經沒有力氣爬上炕了,
就藉助一個凳子,不行;
踩著一個塑料盆,也不行;
又找了一個鋼塑料盆,
終於墊著腳蹭了上去。
這個過程花了兩個小時,
當他坐在炕上時,他喊了一句:
「我征服了整個世界。」
原來在張雲成的生命里,
有那麼多勵志的東西。
2003年,在他的幫助下,
張雲成成功出版了,
《假如我能行走三天》。
這是中國第一本肌無力人出版的書,
這本書的出版使中國,
十萬肌無力人群一下子浮出了水面,
也讓這群人從此有了精神支柱。
甚至很多相似的肌無力患者,
因為這本書放棄了輕生念頭。
馬雲曾親自為這本書作序,
貝克漢姆讀了這本書以後,
主動給張雲成寄來了自己簽名的球衣,
還對張雲成說:我們都被某種,
難以掙脫的「鎖鏈」禁錮著,
但沒有人能夠禁止嚮往;
讓我們一起想像自由行走,
哪怕只有三天!
後來張雲成還獲得了,
「中國青年年度勵志人物」獎,
和他一起領獎的是楊利偉、姚明和夏雨。
一開始只是想幫張雲成完成心愿,
沒想到竟能影響這麼多的人,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意識到,
原來一本殘疾人的書是可以救命的!
而中國卻沒有很多這樣的書,
八千多萬殘疾人就三本書:
《鋼鐵是怎樣煉成》、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迪姐姐的故事》。
他開始大膽設想,
為什麼不是每個殘疾領域,
都有這麼一本書呢?
於是他產生了一個念頭:
假設他在中國每個殘疾領域,
都找到一個像張雲成這樣的人,
並把他們所有的困難和克服困難的過程,
用這樣的文字書籍形式記錄下來,
那麼中國所有殘疾人
不都能夠備受鼓舞嗎?
2004那一年,他被聘為,
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和愛人一起來到了北京。
他工作之外開始尋找幫助像張雲成一樣,
有「文學夢」的殘疾青年,
漸漸地,找上門來的學生越來越多,
肌無力的、腦癱的、
類風濕癱瘓、聾啞、弱視……
他們所患病症不同,
卻都「嘗盡痛苦,淬鍊重生」,
能給其他殘疾人一生的安慰和扶持,
他們雖然身體有殘疾,
卻都各自有著豐富的故事,
他們一樣渴盼愛情,
有著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
但是他們都是小學水平,
沒一點寫作基礎,
找殘疾人寫書,
很多人甚至殘疾人家屬都覺得他瘋了,
很多人對他的學生說,
那個老師瘋了,你們也都是傻子,
出書? 你小學畢業了嗎
他被許多人稱為瘋子,
有人說:張大諾,你做著一件,
可能全世界都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一個人,
來指導這麼一幫人去寫書。
別人給他的評價是:
有一個瘋子領了40個傻子。
而他毫不在意,仍然堅定的走著,
他從輔導1個人,再到40個人,
其中過程不止是艱難了一點點,
為了與學生們隨時保持聯繫,
他3部手機1部小靈通一起開機,
根本不敢計算花掉了多少長途電話費,
為了這個宏大的公益工程,
他自己常常處于山窮水盡的境地。
一個叫小東的男孩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
第一次就給他發來一條簡訊:
「老師!我!!
特別!!!想你!!!!」
他問:
「誰告訴你
嘆號要這樣用的?」
小東說是字典上學的,
字典上說,
嘆號表示驚喜和驚嘆。
於是他這樣教小東,
「讀這本書,只管讀,不要停……
是不是憋得慌?
想喘氣的地方就用逗號!」
小東住的地方特別偏遠,
通電話信號經常不好,
有時一分鐘能斷十幾次。
有一次,小東寫了一篇,
1000多字的文章,
但因為信號不好,
每次都發不出來,
最後小東居然用七個小時,
寫了七遍,就是通過這樣的意志力,
他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
告別藏在衣服下的自己》。
有一個腦癱的小女孩,
她比他想像的要困難,甚至恐怖,
她說不清楚話,手也是變形的,
用腳尖走路,對這個女孩來講,
最打擊的一件事是她一個,
同樣腦癱的高中同學跳井自殺了,
之後她也有了輕生的念頭。
如何讓一個想輕生的女孩活著?
很多人的辦法,
肯定都是千方百計安慰、勸說。
可他的辦法卻令人震驚。
每天早上六點,
他都會給她打電話問她死沒死。
第一天,
張大諾:你死沒死?
女孩:快了,馬上就要自殺了。
張大諾:行,那你好好考慮1個小時。
第二天,
張大諾:我現在是和人說話,
還是和鬼說話呢?
女孩:人不人鬼不鬼。
張大諾:我不勸你,你好好考慮1個小時。
第三天,
張大諾:你到底死不死?
女孩:哪有老師盼著學生死的?
張大諾:你挺煩人的。
你告訴我你要死,可我又不能不管你。
女孩:……我再想想吧。
電話打到第二十多天的時候,
張大諾:你死嗎?
女孩:老師我求你了,
我哀求你不要問我死不死了,
不要再讓我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了,
我腦子都炸了,
我現在什麼都不想,只想寫點東西。
最後,小女孩寫的,
《雲上的奶奶》出版了,
之後她還參加了第九屆,
全國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
因為他,一條本要死去的生命活了。
還有一個叫劉大銘的學生,
得了脆骨症,動了十幾次手術,
但他苦學英語,
15歲就能做英語演講了。
他指導了劉大銘4年,
幫助他完成了《命運之上》一書,
書出版後,劉大銘重拾信心,
決定考清華大學,
可他突然之間病了八個月,
考試差了幾分沒能考上清華。
但劉大銘沒有氣餒,對他說:
老師,我清華上不去了,
我只能報考劍橋大學了。
後來,他真的被劍橋大學錄取了,
最後,因為他當時才上高三,
所以後來去了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
他的學生年齡最大的40多歲,
最小的才十五六歲。
從2003年到2014年,
他帶的40個學生都各自完成了,
一部個人的勵志自傳,
總量有500多萬字,
這是他一個人,二十年的公益工程,
這些書最終都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了,
光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十二本。
他說:
之所以出書,目的就是,
想讓所有的殘疾孩子,
都有一本相伴一生,溫暖一生的書,
讓書中的勇士告訴他們,
孩子,你們的痛苦我都懂,
你們的磨難我都經歷過。
同時,他更想讓殘疾人知道,
他們同樣擁有尊嚴、力量,
同樣可以歡樂,幸福,追逐夢想。
36歲那年,
他是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那時他實在有些扛不住了,
因為指導殘疾人寫書已經夠「奇葩」,
可他還在同時做著一件更瘋狂的事:
他還是一個臨終關懷志願者,
那時除了本職工作和指導學生寫書,
很長一段時間裡,
他每天早上6點從家出發,
趕往北京松堂醫院去關懷照顧臨終老人,
然後再拐到宣武門上班,
下班後去腫瘤醫院關懷癌症患者,
晚上回家接著指導學生寫作,疲累不堪。
怎麼辦?他很糾結,
而妻子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他:
新聞記者里多你一個不多,
少你一個不少,
但臨終關懷和指導學生寫書這兩塊,
沒有什麼人做,
多你一個就能溫暖一批人,
你專心去做吧,我來賺錢。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給了他無盡的力量,
他毅然辭去新華社,
《國際先驅導報》編輯、記者的職務,
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公益事業中去,
徹底成為了公益路上的「專屬記者」。
除了幫助殘疾人寫書出書,
在臨終關懷這個,
一般人都不敢堅持的公益領域,
他一做就是14年。
早在2003年,
他就開始關注臨終關懷,
大部分志願者都不願意做這件事,
因為這些臨終病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紀,
有的脾氣暴躁,有的糊裡糊塗,
跟這樣一群老人在一起就是浪費時間,
可他卻不這樣想。
他每天都會跑到醫院陪老人們聊天,
老人們經常會像復讀機一樣,
一遍遍地重複著說過的話,
他卻始終保持耐心的聽下去。
有一個老奶奶只會說三句話:
「你多大了」,
「你頭髮真黑」,
「你牙齒真白」。
所以,他跟這位老奶奶的對話是這樣的:
張大諾:「你多大了?」
老奶奶:「我三十多了,你多大了呀?」
「我也三十多了,你牙齒真白!」
「你牙齒真白!」
這樣令人崩潰的枯燥對話,
他卻始終認真地一遍遍回答,
突然有一天,
老奶奶竟然對他說出了第四句話:
「中午,我給你做飯吃。」
有一個會講俄語的奶奶,
他就親切地叫她俄語奶奶,
那一天,是他第五次去看俄語奶奶,
一進病房,俄語奶奶還在睡覺,
他剛在床邊站定,奶奶就睜開了眼,
看見張大諾,她一愣,
然後突然伸出手,打了他一巴掌,
像孩子一樣哭著向他抱怨:
「你,你怎麼才來啊!」
奶奶指著窗外的過街天橋說:
「我就瞅那裡,下雨了你不會來,
不下雨你就會來,
一不下雨我就瞅那裡,
但沒有看見你。」
奶奶擦著淚,他也濕了眼角……
一個連自己年齡,
都忘記的老人竟然會記得他,
他默默地下定決心:
我會一直關心這個老人,
直到她離開世界。
有位九十多歲的郝奶奶,
她病的很重了,
她也預感到自己要走了。
但他仍一次次對郝奶奶說著:
「奶奶,你會好的,
等到春暖花開了,你就好了」。
為了讓她高興,他和她一起,
計算著春節還有多少天,
甚至還和奶奶一起憧憬著,
她以後一百歲了應該怎樣慶祝。
後來當他再來時,
奶奶已經沉沉地睡著了,他沒有驚醒她,
但第二天再來時發現奶奶的床空著,
她已經走了……
他在奶奶床前站了好一會,
要走時,護工喊住了他,
對他說了一句話:
那天,郝奶奶知道你來過了。
一句話讓他鼻子發酸,
霎時,他便淚流滿面……
幾年過去,許多老人都離開了,
為了記住這段珍貴的日子,
他提筆寫下了陪伴他們的點點滴滴,
2014年,
《她們知道我來過》正式出版,
這也是中國首部高危老人深度關懷筆記,
2014年,該書成為,
「中國好書」的三十本書之一,
並且是唯一入選的公益類書籍。
在他的筆下,
每一位老人都是鮮活生動、
可愛又充滿個性的,
他們展現著生命最原始的模樣。
他說:
生命最後階段的日子,
對老人來說,註定會流失掉,
而他記下這一切,
只為了讓人明白,
老人是有生命的,
有生命,就該留下痕迹。
這些高齡老人,是世上的寶貝。
他們就是我們自己,
他們就是在替我們生活,
讓我們看到活生生的自己的未來。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讓他們幸福的方法,
以後就會有人同樣用這些方法,
讓我們自己老了也能獲得幸福。
很多人問他幸福是什麼?
他回答:比如我每天,
從銀行取出五萬塊錢,必須當天花了,
這種日子如此重複三個月或者半年,
我真的就不能習慣過別的日子了,
而做公益的感覺就是每天,
從內心「快樂和幸福的銀行」里。
天天取錢,天天花掉。
他還經常跟朋友分享一句話:
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
現在有兩類人非常值得關注,
第一類人就是率先富起來的那批人,
第二類人就是率先幸福起來的那批人,
我們現在至少可以,
先做率先幸福起來的那批人。
他說:一步步邁向宏大公益工程,
當你登上最後台階,
那一刻的感受
就和馬雲在紐交所敲鐘一樣
他是位記者,卻不追熱點,
只做弱勢群體的專屬記者;
他從事教學,卻沒有教師證,
更沒有教師編製,但桃李遍中國;
他從事寫作,不寫明星,
更不寫達官顯貴,卻寫盡人間百態;
他從事公益,關懷殘疾群體,
為殘疾群體譜寫「心靈史詩」,
他從事公益,關愛高齡高危老人,
為臨終老人留下痕迹和尊嚴,
這就是一個公益「瘋子」創造的奇蹟。
如今的他,
仍然馳騁在一輛幸福的列車上,
那就是公益號列車,
他要再寫一本絕症兒童關懷手冊,
努力健全中國臨終關懷體系,
打造殘疾學生公益團隊,
開發盲人詞典……
公益於他,已關乎生命。
他這樣憑一己之力的幸福的公益人,
值得我們所有人的致敬和點贊!
視頻:一個 「瘋子」的公益之路
- 作者 -
原創作者德國優才計劃簡介:歐洲最大自媒體,歐洲最美微刊,帶您重拾歷史,為中歐文化代言。更多精彩閱讀請添加微信號:
德國優才計劃ID:togermany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為什麼堅持運動的人,更能成功?
※真正聰明的人,一定不說這4句話
※1道題測出你的性格優點
※這所學校叫停「家長簽字」!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真的可以不聞不問嗎?
※他放棄300倍高薪回國,造出震驚世界的「天眼」,但他卻永遠閉上了雙眼
TAG:水木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