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治拉肚子,四味葯古方為何叫板西藥、抗生素?它內藏東方智慧

治拉肚子,四味葯古方為何叫板西藥、抗生素?它內藏東方智慧

本文理論依據:《傷寒論》、國醫名家裴永清教授臨床用藥心法

列位看官,說起拉肚子,這可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每當此時,患者往往要想到服用抗生素、扎吊瓶、服用西藥等等。今天,卻要告訴你一個法子。它源於祖國傳統醫學經典巨著《傷寒論》,對腹瀉有著堪稱神奇的療效。

閑言少敘,先看一張經典病例——

話說這一天,傷寒名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裴永清先生接待了一位腹瀉患者。該患者三天前出現發燒、腹瀉癥狀,被醫院急診確定為「胃腸型感冒」。口服退燒藥之後,體溫不降。當晚後半夜再入急診,接受靜脈點滴和口服藥治療,但是體溫始終不降,維持在38.3度到39.8度之間,每天腹瀉十多次,患者苦不堪言,於是轉為中醫藥治療。

裴師見患者舌苔黃膩,脈滑數有力,遂揮筆寫下一方,令患者服用。想不到服用一劑之後體溫下降,腹瀉停止。三劑之後病勢痊癒。

此案載於裴師的部分專著中,十分典型。所用之葯,也比較簡單:

葛根12克,川黃連9克,黃芩9克,炙甘草6克,焦三仙各10克。水煎服即可。這裡面,我們重點要說的,就是葛根、黃連、黃芩、甘草組成的經典方劑。它就是出自《傷寒論》裡面的葛根芩連湯(葛根黃芩黃連湯)。

列為看官,請你記住,今後如果拉肚子,而且在拉肚子的時候出現發燒、胸腹煩悶,口渴,舌苔黃,肛門灼熱的現象,想都不用想,這葛根芩連湯下去,十有八九會立刻見效。這絕非「精誠名醫匯」信口開河,而是無數中醫臨床家智慧的結晶。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這葛根芩連湯的神妙之處。

這葛根芩連湯是治療什麼病的?說起來,就是表邪未解,卻內陷陽明,進而形成的體表發熱,里熱熾盛的局面。這麼說可能有些玄,但其中的道理很好理解:外邪侵犯人體,遇到的是人體第一道「防線」太陽經,形成太陽表證。但想不到,這病邪卻因為種種原因,長驅直入,竟然直接傳導到陽明經了。陽明經在內,受邪之後出現內迫之象,所以導致腹瀉,同時口渴、肛門灼熱、舌苔黃、舌發紅。從表現來看,就是患者一面發燒,體溫不退,一面腹瀉不止。這就是所謂「表邪未解,里熱熾盛」。

這麼說,您明白了嗎?

面對這種局面,葛根芩連湯的效果實在太好了。用中醫的話說,就是「效如桴鼓」——如擊鼓一樣,一敲就響。

這裡面的君葯,就是葛根。葛根性味甘、辛,涼,入脾、胃經,功在解肌退熱,生津,透疹,昇陽止瀉。這味葯說起來有兩個顯著功能,首先是解肌、散熱、發表。其次是升脾胃之陽氣。這樣,就正好應了我們的訴求:既能夠解表退燒,還能夠升脾胃之清陽來止瀉,達到表解里和的狀態。

接下來,那黃芩和黃連的應用,也是十分貼切的。其中的黃芩,性味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功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其中的黃連,性味苦寒,入心、肝、膽、脾、胃、大腸。黃芩和黃連入葯,都有苦寒之性。苦可以燥濕,寒可以清熱,所以對腸胃濕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它們可以用治療腹瀉。

這些藥物加上甘草的緩急和中之能,就難怪成為治療發熱腹瀉的千古名方了。

所以說,拉肚子這件事,作為一種常見病,我們偉大祖國傳統醫學還是積累了非常豐厚的治療經驗的。譬如這小小的葛根芩連湯,就是祖先給予我們的豐厚醫學遺產。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跟我來 的精彩文章:

此葯治胃下垂,每天2克泡水,少量頻飲才有效!國醫大師的經驗
腰總疼,可能因為脾太臟!早看此文,你的腰早好了
人過五十毛病多,請你把心火降一降!老祖宗早就備下方案
尿道里有小結石,還用去醫院嗎?此堅果化結石,唐朝就開用
腦中風傷人,就這三招!中醫驗方見招拆招,一一化解

TAG:健康跟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