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套再版了180次的民國時期生物學教材

一套再版了180次的民國時期生物學教材

手機看文章請搜索公眾號「生物學通報」,或者加微信號:shengwuxuetongbao

一套再版了180次的民國時期生物學教材

付 雷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

陳楨編著的《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民國時期1933年出版後,一直使用到建國後 50 年代,前後出版發行了181 版,是民國中、後期最受歡迎的教科書之一,而且建國後還一直被使用,足見其水平之高。

陳楨

(1894-1957)

字席山,後改協三。原籍江西鉛山,生於江蘇邗江。動物學家,中國動物遺傳學的創始人。1918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林科,獲農學士學位。1919年考取清華學校官費赴美留學,進入康奈爾大學農學系學習,本科畢業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動物學系,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T. H. Morgan)的實驗室工作,1921年獲碩士學位。1922年回國後曾在南京國立東南大學生物系任教,從事金魚遺傳學研究,併兼任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動物學研究員;曾兼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1926年到清華大學生物系擔任教授、系主任,直至建國後,清華大學生物系併入北京大學,擔任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抗戰時期任西南聯合大學生物學教授。曾從事金魚遺傳和螞蟻築巢行為的研究。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建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室主任、動物研究所首任所長。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陳楨教授曾經編寫過多部教村,如大學教材《普通生物學》、中學教材《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等,尤以《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流行更廣,到建國後仍在使用。

《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

簡 要 介 紹

出 版 發 行

《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初版印刷於1933年11月, 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復興中學教科書其中的一種。

陳楨《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封面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日軍轟炸上海,商務印書館慘遭焚毀劫掠。商務印書館喊出「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的口號,重印國難版教科書,推出復興系列教科書,涉及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各科,這套教科書是商務印書館規模最大的一套教科書。陳楨編著的《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從民國時期一直使用到建國後50年代,前後出版發行181版。

內 容 來 源

關於此書的內容來源,作者交待是「根據幾百本最近出版的專門書籍、雜誌、論文,與著者自己的幾篇研究論文著成的」。值得稱道的是,作者的確使用了很多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有關金魚遺傳學的研究發現,這一點是陳楨的教科書與其他人所編寫教科書最顯著的區別之一。關於這本書的定位,作者確定是「為普通人著的」,所以主要介紹的是生物學常識。關於這本書的內容,作者沒有把「未成熟的新奇學說」涵蓋進去,但是也介紹了一些新發現和新學說,主要是關於衰老死亡與壽命的研究、雌雄性別決定的研究、用 X 光線照射時引起突變的研究、機體論等。

篇 章 結 構

整本書共分為8篇,分別是:導言,細胞、原生質與生命現象的特點,單細胞生物的生活,多細胞植物的生活,多細胞動物的生活,個體的起源演發與衰老,遺傳,演化。每篇若干章不等,正文部分410頁,後附生物學發達史一覽表和名詞對照表。

《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

幾 個 特 點

注重使用本國資源

與同時代其他中學生物教科書相比,陳楨的這本教科書尤為注重教學內容的本土化。如:在講到蚯蚓的時候,作者提到我國最常見的紫黑色蚯蚓(Perichaeta),還有淡紅色的蚯蚓(Allolobophora);在講到動物胚胎的發育受環境影響的時候,提到陳楨自己做過的金魚在普通淡水、一半普通淡水一半蒸餾水、含0.65%酒精的淡水裡的不同發育狀況;遺傳學是陳楨的專長,在講到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時候,他特意提到了自己做過的實驗,一個是遵從孟德爾定律的不同毛色野鼠的雜交實驗,另一個是對孟德爾定律有所修正的透明金魚與不透明金魚的雜交實驗。在介紹分類學中的生物演化證據時,陳楨以鯉魚與鯽魚交配產生金魚為例。以我國本土的生物資源介紹生物學知識,便於學生理解和接受,進一步激發了學生今後從事生物學研究的興趣。同時,這也是近代科學中國化的重要體現。

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可讀性強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讀者是普通人,為了能讓普通人讀懂生物學,作者的確下了一番功夫。在利用大量的圖片輔助文字之外,更是在遣詞造句上頗費苦心。陳楨的語言是近於白話的,講到一些專業晦澀的地方,還會用到比喻、擬人、類比等修辭手法。如:

(第15頁)

細胞可以比作鐘錶,細胞壁比作鐘錶的外殼,細胞內里的各重要部分比作鐘錶的機器。機器里的各部是齒輪發條和各種零件,造成齒輪發條和各種零件的物質都是鋼。細胞里的各部有細胞核、細胞質和許多別種物體,造成這些物體的物質都是原生質。

(第30頁)

如若有一部分細胞損傷破壞不能盡職,或者行動越軌不顧公益,這個群體就不能生活,群體的各個細胞也就隨著不能生活了。

(第189頁)

人的紅血球是扁圓月餅形的,在初生成的時候,內中也有細胞核,後來細胞核消滅,就成了一個無核的細胞。

注重生物學史的介紹

但凡科學發現必有一番原委,通過對某個領域科學史的介紹,讀者可以了解其來龍去脈;同時,還可以通過科學家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另外,學習科學史可以陶冶情操,增強對科學的理解。陳楨一向注重在生物學教科書中介紹生物學史,在《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中,除了書後附有「生物學發達史一覽表」之外,書中多次講到相關的生物學史內容, 如無生源論與生源論學說的主要人物及其觀點,孟德爾的豌豆實驗等。另外,書中還給出了眾多生物學家的肖像和生平介紹。

陳楨是我國生物學史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1955年陳楨在《生物學通報》發表《關於中國生物學史》一文,倡議科學工作者從事祖國科學史的研究工作。他還專門研究過中國生物學史,發表了《我國古代學者關於化石起源的正確認識》、《關於鳥鼠同穴問題》、《中國古代關於進化論的貢獻》、《由毛詩中「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所引起的我國古代昆蟲學研究和唯心與唯物兩派的見解》等研究論文,做到了生物學研究與生物學史的結合。1954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委員會, 陳楨是其中唯一一位生物學科的委員。

嚴 謹 細 致

作為一個生物學家,陳楨在編寫中學教科書時表現得十分認真。凡是文中初次出現的名詞術語都註明英文名稱,並在書後附英漢名詞對照表和四角號碼漢英名詞對照表,且都註明該名詞在文中的位置(實際上是索引)。作者使用的科學名詞「多半是已經通用的」,但是也有個別是新譯的,如將tissue譯為「體素」而不是「組織」,是考慮到「器官是組織組織而成的」比較拗口,將development譯為「演發」而不是「發生」, 也是擔心產生誤解,因為「發生」還有別的意思。

作者還結合生物學的特點,在書中插入大量圖片,但凡是引用他人的,都會註明出處。另外,陳楨還自己繪製了很多插圖,如反交實驗示意圖、金魚雜交示意圖、野鼠雜交示意圖、基因的環連(即連鎖)與互換示意圖等,這些插圖表達準確、圖片清晰,將生物學原理直觀地呈現了出來。

書中金魚雜交示意圖

編排合理,邏輯性強

從全書的內容安排來看,作者先介紹微觀的細胞、原生質與生命現象的特點,然後分別介紹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動、植物的生活(包括形態結構、生理、生殖等),接下來介紹生物的個體起源與發育、遺傳與演化。在介紹多細胞植物或者動物的生活時,作者只列舉了很少的幾種生物作為代表,並未羅列各個綱目科屬的生物特點,可以說是突出了重點。作者將生物多樣性部分放到了生物演化的結果去介紹,對於各個綱目,只是簡明扼要地提及其主要特點和常見的生物,並沒有詳細展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就具體的知識介紹而言,作者也特別注意邏輯的統一,能夠將相關知識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如在講到生物繁殖後代的方式時,作者列舉了幾種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後,很自然地提出一個問題:性的功用是什麼?作者通過理論分析,以及毛勃氏(Maupas)和伍拙夫(Woodruff)的草履蟲實驗、魏斯曼等人的推斷,分析有性生殖對於生物繁殖的意義,使讀者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

不 足 之 處

未按課標調整內容

陳楨的《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在 1933年出版後,一直到1949年5月出版第158版,同年 11月出版修正版,將遺傳學內容由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改為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實際上,在出版修正版之前的150餘版,內容都是相同的,期間作者並沒有進行過修改。然而,無論是生物學本身還是教育政策在這十幾年中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僅就教育部的課程標準而言,在該書出版前的1932年,教育部頒布了正式版的《高級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在當時而言,該教科書很好地吻合了課程標準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該教科書備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後來,教育部在1936年、1941年、1948年對課程標準又做過比較明顯的調整。但教科書的內容沒有及時適應當時教育改革的需要,缺少生物學與疾病防治、工農業生產的關係等內容。

對實驗重視不足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 學習生物學離不開實驗。陳楨在顧昌棟所著《普通生物學實驗指導》序言中也說:「讀科學書不做實驗等於看遊記不親自旅行……現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上最大的缺點是實驗不好。」陳楨的這本教科書似乎對於實驗沒有足夠的重視,即便涉及到一些實驗也多是生物學史的經典實驗,並且是作為生物學知識的背景介紹,沒有獨立的學生實驗部分。當然,當時全國各地對於生物學教育、特別是生物學實驗,都沒有足夠的重視,即便是有些教科書介紹了生物學實驗,很多中學也沒有條件實施。

對生產生活關注不夠

另外,這本教科書的學術意味較濃,較少涉及生物學與人身的關係。作者在介紹相關生物學知識的時候,基本上是圍繞著知識本身在闡述,並沒有延伸到與農業生產、日常的衣食住行、衛生防疫等方方面面的關係。書中關於遺傳學的知識介紹過多,接近全書1/3的篇幅,其中有些內容似乎超過了當時高中生的能力水平。該教科書沒有設置習題,不方便學生鞏固複習。

儘管有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陳楨的《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是民國中、後期最受歡迎的教科書之一,而且建國後還一直被使用,足見其水平之高,可以說是科學家參與中學科學教育的典範,對於當今的科學教育也有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付雷.簡評陳楨著《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學》. 生物學通報,2013,48(10):58-62.

本期編輯:包麗芹

猜你還喜歡下列文章

喜歡

點 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學通報 的精彩文章:

穿山甲種群概況及保護
動物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學習行為

TAG:生物學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