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協和張立陽:張立陽:不讓你立生死狀,給你吃顆定下丸

協和張立陽:張立陽:不讓你立生死狀,給你吃顆定下丸

因為我小時候身體不是很好,經常要往醫院跑,所以,對醫生這個職業很好奇,總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當上治病救人的醫生。再加上,那時姥姥腦血栓,由於當時醫療條件有限,未能得到及時診斷而耽誤了治療,卧床十多年,當時就想,如果我成了醫生,那也能幫幫家裡人。

就這樣一個樸素的理想和心愿,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張立陽主任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了20多年。未來還要走多久,張立陽不知道,他只知道,只要自己在這個崗位上,只要自己還握著手術刀,那麼,他仍舊會為患者而活,為醫學而生。

說起外科醫生這個職業,張立陽有感而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是一個外科醫生自帶的壓力感,因為手術刀下面,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待他救治的生命。對於生命,我們所有人都是心懷敬畏的,對外科醫生而言,這點更甚。

張立陽還隱約記得自己第一次做手術的心情:既激動又緊張。一來自己終於能主刀了,二來生怕過程中出現狀況。現在,從醫20多年了,做了上千台手術的張立陽,上慣了手術台,碰到各種奇怪的腫瘤,張立陽都很篤定,但唯獨害怕向病人和家屬送達病情堪憂的噩耗。

張立陽說:自己剛工作不久那會兒,有一次在值班室搶救自己主管的那個晚期胃癌患者,患者很年輕,也就四十多歲。家裡人很著急,病人的求生慾望很強烈,但手術後效果不好,搶救的時候,家屬不放棄,但搶救到後半夜,患者很痛苦,最後還是沒有保住。

那時候有一種深深的無助感,覺得並不是當了醫生就能怎麼樣,就能手到病除之類的。作為外科大夫,張立陽比普通人更能明白「醫學是有邊界的」。大多數時候,作為主治大夫,他們必須保持淡定,「我們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儘力,但對結果不敢做百分之百的保證。」

張立陽說:在救治過程中,現有的技術和措施,能夠用到的,都會毫無保留的用。用心治病就是:技術上儘力、良心上盡責、不留遺憾。因為病人輸不起,醫生也同樣輸不起,醫生的職業生命也很脆弱。有人說,外科醫生都是高收入,香餑餑。其實外科是高風險的,高收益跟付出是不太匹配的,只有真的走近了,你才會懂得這個職業背後的艱辛。

談到時下很熱門的醫患關係,張立陽說:醫患關係,其實還是一個溝通的問題。現在的醫療大環境確實不太好,加之病人和家屬普遍對醫學的期望值很高。有時候,很難理解和接受醫學的局限性,如果溝通出現障礙,就很容易產生醫患糾紛。

說到底,緩解醫患關係,需要的是醫生和患者彼此之間的真誠,張立陽頗有感觸的說出了他曾經遇到的一位患者的故事。

那是一個患有甲狀腺結節的中年女性,患者看病的時候,表現的很緊張,因為患者在自己的當地醫院做的一個檢查,當地醫生直接說,這是甲狀腺癌,要趕緊手術。

患者輾轉反覆,不放心,就到了協和,找到了張立陽,張立陽留下了患者的聯繫方式。過了幾天,張立陽打電話通知患者手術,可電話一直沒人接。又過了一段時間,患者的老公來門診找張立陽,溝通發現,女性患者膽小,被當地醫生嚇著了,覺得自己得了絕症,買了瓶安眠藥準備自殺,還好發現的及時,又搶救過來了。

在給患者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後,張立陽給患者做了手術。做完手術,病理檢查,腫瘤不是惡性的,只是長得比較可疑而已。

張立陽感慨:其實這就是醫患溝通上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漏洞。如果當地醫生真誠一點,不為了留住患者而誇大病情,也許患者就不會那麼悲觀。

在張立陽看來,醫患溝通不僅是語言的溝通,更是心靈的對話。假如醫生面對的是自己的親人,還會用這樣的方式溝通嗎?術前談話,不是讓患者立下「生死狀」,而是讓病人吃下「定心丸」。

當然,真誠的溝通,是一個雙向的問題,患者也要理解醫院、理解醫生。無論是從職業道德還是良心出發,作為醫生,張立陽說:他們比任何人都迫切希望被自己救治的患者,能平安無事的活下去。這點與名醫主刀不謀而合,作為一家專業的互聯網醫療手術平台,名醫主刀一直懷著這樣的願景:給每位患者迅速匹配最合適的專家資源,讓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更好的救治。

最後,張立陽科普了一下近10年來世界各地集中高發的甲狀腺癌。張立陽說:甲狀腺癌,雖然是惡性的,但不用緊張,絕大多數病人,預後效果都很好,大多數病人術後康復,是不會影響壽命的。少部分發現的比較晚的,發現以後已經轉移的情況,還是少數。

大家平時定期體檢,如果患有甲狀腺疾病,平時定期觀察,即可。不可太大意,也沒有必要太緊張,總之是不要走極端就好。

做了20多年的外科醫生,當詢問張立陽對人生有什麼獨特的見解時,張立陽哈哈大笑,隨即說:人,生老病死是難免的,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管面對事業,還是人際關係,還是其他什麼。

現在社會環境緊張,壓力大,很多人都很焦慮,無形之中,放大了很多東西,表現的很焦躁。回顧從醫生涯,張立陽說有些病人,不是被疾病打倒的,是被自己嚇倒的。

其次,要把健康放在心裡,經常運動健身,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最後,人還是要有些追求,有了理想和目標,人才會越活越有動力。畢竟自己的理想和願望能夠實現,也是很激動人心的一件事情。

是的,一個好的醫者,他會一直遵循著自己的內心,治病救人,無怨無悔,他們會用淚水與汗水去修鍊去追求。面對患者,他們心中充滿的是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激,然後不遺餘力的去救治,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願望、理想所在。

醫生簡介:

張立陽,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1996年分配至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工作。

目前從事甲狀腺、胃腸腫瘤、膽囊結石等專業手術,尤其擅長甲狀腺癌根治術、複雜的頸闊清術及腫瘤複發二次手術。

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2012年作為訪問學者於美國Mayo Clinic參觀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經緯 的精彩文章:

天能點贊《空天獵》,中國品質,好品質!
美聯儲議息前後如何做交易?
「洋空乘」們的中國情結
海南:基層博物館如何講好海南故事?
海南對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有了新變化

TAG:華夏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