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最思念祖國的部位是胃:不吃中餐真的會死嗎?

最思念祖國的部位是胃:不吃中餐真的會死嗎?







華哥說


為什麼有人留學、移民國外多年,還覺得不吃中餐會死呢?



作者:愛米同學


來源:西洋參考(ID: iwestbound)


全文3213字,讀完大約5分鐘






最近有條新聞很火:月入2萬以上出國旅遊者42.8%會攜帶速食麵。




何止是速食麵,小龍蝦、周黑鴨、泡椒鳳爪也是國際航班上的網紅小吃。




不止在飛機上吃,在國外能吃到麻辣小龍蝦、辛辣沖鼻的泡麵,不少國人也覺得過癮,撫慰了天天披薩沙拉受傷的中國胃。



可為什麼有人留學、移民國外多年,還覺得不吃中餐會死呢?







移民後,常有人面帶不可思議的表情問我:「那你在那邊(澳洲)吃什麼啊?能買到中國菜么?」然後畫外音響起:「嘖嘖嘖,連中餐也沒得吃,真可憐。」




我每次都覺莫名其妙,很想反問:「不吃中餐會死么?」倒不是為了搶白對方,實在近些年來,我自己的飲食確有很大改變,從一個頗為在意美食的中國胃,變成一個以西式簡餐為主,各國美食為輔的國際口味,既無遺憾、也不犯饞,這其中的各種因由,倒也樂得在此講講,也順便談談我眼中那些非中餐不可的民族主義腸胃,到底是什麼鬼。






  • 統計顯示,在出境旅遊時,有31.29%的遊客會隨身攜帶速食麵在身上




中國胃如何適應西式簡餐?



我老爸來澳洲之前從來不碰海產,嫌海貨腥氣。那年夏季,爸媽來小住,當時各種海產正肥,不吃也太可惜了,於是買了一打活扇貝,一打活貽貝回家。扇貝洗去沙著了味,鋪上馬蘇里拉芝士進烤箱焗。貽貝料理乾淨拿一整瓶白葡萄酒煮開口,掰去一半殼鋪好。把煮貽貝的湯濾一下,黃油蒜蓉炒香了倒進去,汁水收到濃稠了淋在貽貝上,撒點洋芹菜。




剛好趕上老爸剛睡足午覺從樓上下來,一疊聲問:「啥東西那麼香?」勸他嘗一個,結果一下子沒了半盤。剩下的汁水我拿來燒冬瓜湯,他也喝得不亦樂乎。自此老爸再也不討厭海產了,逢人就得瑟:「我到澳洲開始吃海鮮來!野生的,不是養殖的哦!安全,新鮮。我一個從來不要吃魚蝦蟹的人,也覺得好吃……」







  • 為老爸準備的貽貝 / 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聽見不少中國留學生喜歡這樣自我標榜:「哎呀西餐不行,我真的吃不了那些沙拉什麼的,冷冰冰的,怎麼吃啊。」




另一類則對以食物為代表的物質享受表示出過分的在意。我記得新生見面會上,學校預備了迷你三明治,氣泡酒和果汁,大家人手一盤食物一杯飲料開始扎堆聊天。這時候有個中國姑娘晚來了,她不認識我,搭訕著指著我盤子里的黃瓜三明治問




「姐姐,這東西怎麼樣,好吃么?」




「還行。」我說。




「我發現他們這裡的東西都不怎麼好吃,沒味道……」她接著說。




我在心裡翻翻白眼,老天爺,這是社交場合,目的是和新同學聊聊,交流下各自背景和專業,以便融入將來的學習。學校提供食物也不過就是給你墊個肚子罷了,至於好不好吃,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重點根本就不是吃啊!




在澳洲,越好的學校,越重視教育孩子適應環境。一些私立男校,要求未成年的男孩在孤島上獨自度過一個晚上,飢餐野果,渴飲溪水,風吹雨淋都要自己設法解決,直到第二天早晨,學校才派船來接。







  • 有些人20多了還被父母寵在懷裡,更別提參加夏令營體驗生活了。





難道這不應該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么?相反,過分宣揚食不厭精,甚至把《舌尖上的中國》那種節目作為中國文化精髓,彷彿除了吃再沒有重要的事情可做了,那麼不管食物多麼精緻,這種立意本身就挺LOW的。




在國外郊區非要吃油條豆漿


不顯得頑固又老土么?



想起我自己剛來澳洲的時候,也常做中餐吃。我廚藝還行,為省錢經常自己做飯,但很快發現中餐不是飲食優選。




澳洲人飲食清簡,很多人家從不煎炸,油煙機吸力普遍不強,中餐油煙太大,容易弄髒。況且中餐食材繁雜,配齊一桌菜可能要跑幾個地方,而燒好一桌菜則很可能要起幾次油鍋。對於學業緊張或者工作繁忙的專業人員,業餘時間可能還忙著充電提高,每天這麼吃,還要不要做別的了?







  • 圖為國外顧客抱怨中餐館味精過多,商家對此作出回應。所以說中餐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愛的。(翻譯:別要求我們不放味精,因為我們只有這個,感謝配合)





而澳洲超市那些優質的牛羊肉,深海魚,新鮮的蝦蟹貝類,也不見得適合煎炒烹炸。更重要的是,既然壓力大這一點不可改變,那就更應該在可以改變的方面入手,照顧自己的健康。




西式餐食相對少油煙,少油鹽,多生食蔬菜,對健康更為有益。於是我開始因地制宜改變習慣,炙魷魚、白灼蝦、烤羊排,搭配各色各樣的新鮮雜菜沙拉和乳酪,輕省又美味。







  • 一隻澳洲龍蝦連200人民幣都不用







  • 多在澳洲海灘走走,說不定晚餐就有著落了。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的專業要求我時常要去做場地調查,有些場地在一個農場里,有些在一條河邊上,沒有餐館,沒有外賣,甚至沒有微波爐可以加熱,只能帶一些壽司卷三明治之類的冷餐。所以我就要求自己必須適應冷餐,現在大冬天吃冷餐喝涼水,已經沒什麼問題了。




頗有些同胞友人覺得這樣很慘,在我看來,適應環境,從改變飲食開始,這並不是一種痛苦,這是一種酷,一種生命力,生物不就是這樣進化生存的。想想看,一個人如果可以在任何地方都用當地的食材做出美味,同時不耽誤正業,豈不是很棒。




與此相比,在夜排檔非要吃和牛,在國外郊區非要吃油條豆漿,不顯得頑固又老土么?也許因為自己飲食清淡健康了,有時也想反問那些友人,吃著來路不明的油做的菜,調料濃烈掩蓋本味的小龍蝦烤魚火鍋,真的那麼爽么?







  • 自製西式簡餐 /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吃來吃去還是中國菜最好吃?別裝!



我在上海,頗認識幾個寫美食專欄的。一次聚餐,席間一位上海女士定要以法語向中國侍應生結賬,我聽到她示意:「l"addition!(買單,作者譯)」心中詫異,一是認為大家同是中國人,毫無必要。再就是,既然有心要講法語,怎麼倒忘了加上s"il vous plait(意為「請」,表示禮貌,是法語習慣的說法,作者譯)。




幾天後,又在微博上看見這位女士吐槽自己當年在維也納的經歷,抱怨維也納餐館侍者如何勢利眼,接著是長篇大套地讚美中餐。不得不說,有些人的民族主義腸胃形成,和邯鄲學步吃西餐的過程中自尊心倍受打擊有密切的關係。不難想像一下這位愛得瑟法語卻一知半解的女士,在維也納那種頗為勢利的城市,意圖出點風頭,會受到怎樣的打擊。我想這和國人近年有了錢,那種「揚眉吐氣鹹魚翻身」的心境有點關係。







  • 大粗鏈(多半是金鏈)掛胸前已成了暴發戶的標配。





很多人,私心深處,不是不希望自己能讀懂法語菜單,自如地點餐、配酒的。但是因為不懂,有點自卑,老有種羞於啟齒所以佯裝不屑的神氣,到處嚷嚷:「西餐有什麼好吃的,我就不稀罕吃,吃來吃去還是中國菜最好吃。」




澳洲這裡,也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重視平等。餐館的優質服務,體現在專業、自尊、美味和友善等方面,換句話說,你別以為在這裡可以跟海底撈似的充大爺。帶著享受和了解美食的心,即使不懂也沒問題,但是如果鋪張浪費,不懂裝懂,有意無意冒犯人,不被鄙視也難。




如今很多國人有了錢,恨不能鐘鳴鼎食,滿世界擺譜才好。去歲我遊覽至法國盧瓦爾河谷一帶,在舍農索城堡停留,一天午後散步,走到甘橘園,是當年黛安娜盛寵之時,佛朗索瓦一世所贈。桔園的一棟建築如今改成了餐廳,在特定的季節開放。走近了看介紹,原來餐館保留了從前貴族的傳統:你可以在附近打獵,把獵物帶來交給後廚烹煮。去高級餐館消費容易,可是扛槍騎馬打獵,並不是缺乏鍛煉大腹便便的土豪能做到的。移民生活和旅行的經歷都使我明白,世界很大,有太多好玩兒的、好吃的、不一樣的和不能企及的。




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和傳統,不會無緣無故地形成,在論斷和否決之前,不妨問問所為何來。幾年前在義大利北部遊覽,趕上米蘭世博,主題是食物,北方很多城市,像是貝爾加莫、布雷西亞、費拉拉都有相應的展覽。在布雷西亞,趕上一個特展《Food in art,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Warhol》(《藝術中的食品,從17世紀到安迪沃霍》作者譯),其中不乏許多有趣的作品。比如,而我一直對有一張畫記憶猶新。







  •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上圖這個帶個尖尖頭的奇葩撻,是當時市民階層的日常食物。宗教裁判所規定平時做蔬菜餡兒的,到了宗教節慶日,可以吃乳酪或者肉餡兒的。當時心想尼瑪宗教裁判所你們管得還真多,跟我們革命時代教導「忙時吃干,閑時吃稀,不忙不閑半干半稀」差不多,令人哭笑不得。







  • 澳洲海水可謂是清澈見底








歡迎轉發分享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妹編輯




點擊圖片閱讀:

認知的層級,取決於你的知識儲備


點擊圖片閱讀:

說話越尖刻的人,往往越沒本事


《世界華人周刊》長期面向海內外徵稿、徵集寫作線索


投稿郵箱:wcweekly@yeah.net
回復關鍵詞「

投稿

」查看詳細說明



本刊是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合作方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陳小春兒子:爸爸,你慢慢來 | 如何治癒不懂情緒表達的中國父親?
婚姻中,那些被「寵壞」的美國女人丨原創
年存1.4萬,40年後你能有多少錢?算完驚呆了!
為什麼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我看不上? 丨愛情基因檢測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