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胸廓畸形患者:總需要安慰

胸廓畸形患者:總需要安慰

【導讀】胸廓畸形是一種外科疾病,但是,治療這樣的疾病並不總需要手術刀,要知道,很多人患的其實只是心病,這些病人更需要的是安慰,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外科醫生來說,總是去安慰,應該比開刀做手術更有意義。

耶穌基督傳教的同時也經常會給人看病,所到之處備受民眾歡迎。當時敘利亞國王重病在身,據說患的是麻風病。這樣的疾病是令人絕望的,即便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很難被醫生治癒。國王求生慾望強烈,寫信告訴耶穌,希望救他一命。耶穌基督看完信後本想親自前往,但不久身陷囹圄,不能脫身,後來把信轉交給自己的一個門徒,並囑咐他一定要前往敘利亞拯救那國王。耶穌殉難後,門徒去了敘利亞,最後奇蹟真的發生了,國王的病被徹底治癒。基督徒的醫術感動了國王,國王很快皈依了基督教。

這個故事來自美國歷史學家喬爾·哈林頓的《忠實的劊子手》一書,據說是《聖經》中的故事,因此應該是可信的。在兩千年前的那個年代裡,靠真實的藥物治癒麻風病估計是不大可能的,而對傳教士這種身份特殊的人來講,其最有效的「利器」大家都清楚,那就是信仰。如果這個故事真實可靠的話,一定是信仰起了作用,偉大的信仰挽救了國王的性命。

有關信仰治病的事情,在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這樣的做法從來都存在於治病的過程中。哈林頓在書中尚提到其他古老的治病方法,比如巫醫或者江湖郎中靠特殊的意念對患者實施的治療,這應該都用了相似的技巧。其實在中國也有很多類似的做法,即便到了今天,依然能夠看到這類方法的影子。

有人說,中醫與西醫最大的不同在於忽悠的程度。這種說法並沒有刻意貶低哪一方的意思。客觀的評價標準是,不管什麼方法,只要最終能讓病人忘卻痛苦,便是好醫術。中醫存在了數千年,中國人之所以能繁衍到今天,無疑都是中醫的功勞。如果中醫治病真的只靠忽悠治病的話,則恰好說明忽悠也有很出彩的功效,幹嘛要對中醫惡語相加呢?

魯迅學的是西醫,像幾乎所有的西醫大夫一樣,他是最看不上中醫的,在其很多文章中都充斥著對中醫的鄙夷。其實這樣的文字只能反映他對中醫知識的無知。在中醫方子中,如果對君臣佐使有十分嚴苛要求的話,外行是不能指責中醫大夫故弄玄虛的。大夫弄得越玄妙,病人和家屬會越感覺高深莫測,進而會對大夫的醫術篤信不疑。病人若是如膜拜基督一般膜拜大夫的話,離手到病除就不遠了,而這恰好是玄虛的妙處。你能說中醫大夫只會忽悠人嗎?沒錯,那確實是在忽悠人,不過忽悠確實能治病,對於重病在身的患者來說,能把病痛消除,這還不夠嗎?

忽悠這個詞本來是個好詞,可惜被一幫說小品的藝人弄壞了。其實忽悠本身的含義尚包含安慰。如果說忽悠能治病的話,那是相當於給病人服用了一劑安慰劑。安慰劑治病的事實是西醫發現的,如果魯迅那樣的西醫只是一味地否定中醫而不懂得安慰的話,那隻能說連西醫都沒有學好,因此更沒有資格對中醫說三道四。

在西醫發展的歷程中,安慰劑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對於內科醫生來說,除了極少部分針對性強的藥物外,絕大部分藥物都在起安慰劑的作用。如此看來,西醫的內科醫生更是忽悠圈子裡的大高手,其能耐絕對不會出老中醫之右。

安慰劑也好,忽悠也好,實質的內涵是相通的,這類似於信仰的力量,學術的稱謂應該叫心理療法。醫生通過種種的暗示,誘導,使患者思想產生依賴,思想找到行走的方向了,作為主觀感受的各種癥狀也就沒有理由不跟著醫生的安慰走了。這便是安慰劑消除病痛的機理。

美國有個叫特魯多的醫生,他有一句名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段話之所以被全世界的醫生認可,是因為產生了共鳴。醫生能力有限,不可能真的會醫治百病。但每個醫生都可以假裝華佗或者天使,讓患者感受到有人常常在幫助自己,有人總是在安慰自己。人生了病總會感到尤為無助,此時的幫助與安慰會顯得尤為重要。

每一個患者都需要治癒,需要幫助,也需要安慰。而在三種需求中,安慰是最基本的需求,也具備了最偉大的功效。正因為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醫生才需要總是,永遠,不厭其煩,每時每刻地,安慰病人。

在臨床工作中,安慰劑是內科醫生經常使用的靈丹妙藥,但對於所有的醫生來說,安慰都是需要做的工作。這也包括外科醫生的工作,安慰甚至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

我是個外科醫生,專門做各種胸廓畸形手術。每天我都會接觸很多病人。這些病人有的住在病房,有的前來我的辦公室面診,有的通過微信微博向我諮詢。所有的病人都有病痛,都有煩惱,有的甚至還需要做手術,他們都需要幫助。

人患了病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這些痛苦不僅來自肉體,更來自思想。作為一個外科醫生,如果只想著動刀子而不知道安慰的話,病人就醫的經歷一定是悲催的,尤其對於本身就心事重重的胸廓畸形患者來說,思想上的心結如果因為醫生不做安慰而結得更緊的話,醫生簡直就是罪人了,那顯然不是一個外科醫生應該有的素質。

我的病人中有很多畸形非常輕的朋友,他們畸形往往沒有太多實際的危害,唯一的問題就是心病。這樣的畸形是不需要手術的,他們需要的是安慰。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不厭其煩地勸慰大家,沒完沒了地做安慰。我曾經給大家笑談,我本人就是一劑安慰劑。安慰劑的作用就是要打開大家的心結。等心結真的打開了,畸形不用開刀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種「不戰而驅人之兵」的做法,每每讓我感覺比做了一台漂亮手術都開心。

我經常會遇到很多家長,尤其是那些才做了父母不久的年輕家長。由於孩子年齡小,沒有辦法儘早手術,這些家長往往非常焦急,有些年輕的媽媽甚至因此而得了嚴重的抑鬱症。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我必須讓家長們冷靜下來,讓驚慌驚恐的心得到安撫,讓大家理智地對待孩子的疾病。這其實也是在治病,我治療的是人的心病。不過這樣的心病不屬於病人,而來自其家屬。

對於那些胸廓畸形嚴重的患者,最終必須手術,但手術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個特殊的經歷,再膽大的患者都會恐懼。恐懼也是心病的一種,更需要醫生做安慰。每次病人一入院,我便會開始我的安慰工作,我總是在安慰,總是感到欣慰。我的病人最終都能戰勝恐懼的心理完成治療了,看著大家高高興興出院,怎能不心滿意足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胸廓畸形手術專家 的精彩文章:

漏斗胸的手術指征問題
成人大面積漏斗胸手術
今日手術:兄弟二人溝狀胸
漏斗胸術後:憑什麼不讓我上體育課?
高位大面積漏斗胸用一條鋼板,不行!

TAG:胸廓畸形手術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