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市值蒸發超500億美元

蘋果市值蒸發超500億美元

蘋果發布iPhone8等新品後,其市值每況愈下。北京時間9月26日凌晨,蘋果股價收於150.55美元,創8周以來最低收盤價,市值為7776.25億美元。不到兩星期,蘋果市值蒸發了超500億美元。跌跌不休背後,蘋果新品的幾大問題被用戶廣泛吐槽,包括與iPhone7相比iPhone 8外形變化不大;玻璃背板易碎且修理費高昂;升級iOS11後更加費電;蘋果電池容量變小且充電更慢等。

iPhone8首周銷量三年來最低?

雖然蘋果方面近日未發布相關銷售數據,但Above Avalon分析師Neil Cybart表示,iPhone 8開售第一周銷量可能是2014年iPhone 6發售以來最低的一次。

線上的銷售數據不容樂觀,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分析師張軍在報告中稱,京東數據顯示,在預訂後的3天時間內,消費者共訂購150萬台iPhone8,而iPhone7同期的訂單數約為350萬台,京東平台iPhone8系列的總預約量為230萬台。

中國市場之外,路透社近日消息稱,iPhone8在澳大利亞上市遇冷,上市首日早上,位於悉尼市主街George Street的蘋果店前排隊的人不足30人。

在蘋果股價下跌同時,iPhone8的幾大問題在網上遭早期用戶廣泛吐槽,包括與iPhone7相比外形變化不大;玻璃背板易碎且修理費高昂;升級iOS11後更加費電;蘋果電池容量變小且充電緩慢等。

iPhone 8與iPhone 7分不清?

記者近日走訪了iPhone8系列展區,顧客議論的焦點主要在雙面玻璃機身,也有顧客問,「感覺長得都差不多,哪個是iPhone8?」iPhone8與iPhone7外觀差別不大,正面、側面與老產品如出一轍,略有不同的是背面,改為了玻璃材質,據稱是為了實現無線充電功能。

對於8系列遇冷的原因,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比iPhone6S、iPhone7、iPhone8的銷售價格和技術指標後認為,iPhone8與iPhone7相比技術優勢並不明顯,外觀也很像,但價格提高了上千元,蘋果並未能給用戶放棄6S/7,而購買8系列的理由,而8替代6以前的產品的話,價格大幅增加。

玻璃背板更易碎,維修昂貴

儘管蘋果官網上稱,iPhone8系列用了「最堅固耐用的玻璃面板」,但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多起iPhone8玻璃背板碎裂情況。

玻璃後蓋的維修費用可能不菲,資料顯示,iPhone 8的屏幕保外維修價格達1188元人民幣,其他損壞(包含背板)保外維修價格為2888元人民幣。iPhone 8 Plus的屏幕保外維修價格達1388元人民幣,其他損壞(包含背板)保外維修價格為3288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用戶的iPhone 8 Plus背板摔壞了,其保外維修價格相當於買了一部國產旗艦機。

不過,如果果粉購買了988元至1288元的Apple Care+服務,那麼背板碎裂後維修的價格就降到了628元。這時換一塊背板,最少需要1616元。

電池容量變小

iPhone8發布後,其電池容量就遭到不少用戶吐槽。雖然蘋果聲稱iPhone 8電池續航時間與iPhone7相同,不過國外機構通過拆解發現,iPhone8採用了容量更低的鋰離子電池。iPhone8的電池容量為1822毫安時,而iPhone7的電池容量為1960毫安時,大約少了7%左右的電量。

iPhone 8所配備的A11處理器採用了10nm工藝,能效更高,理論上其續航與iPhone 7相當。不過,iPhone7本身的電池續航就很一般,相對安卓陣營3500毫安時甚至40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蘋果的續航一直是用戶吐槽的焦點。

此外,iPhone8並未普及快充功能。如果用戶使用標配的充電器,那麼iPhone 8的充電錶現非常一般,將其充滿需要花148分鐘。如果需要更快的充電速度,那麼用戶需要單獨購買快充充電器。

iOS系統升級後更加耗電

此外,有用戶近日稱,老的蘋果手機升級到最新的iOS系統後更加耗電。

在蘋果發布新品的同時,其系統也升級到了iOS 11版本。不少蘋果用戶迅速升級到了新版本,這其中包括一些iPhone 6和iPhone 7的用戶。不過他們會發現,新版本比以前更加耗電。

據媒體報道,英國機構Wandera對50000名iPhone和iPad重度用戶進行了追蹤調查,對比了iOS 10和iOS 11兩款操作系統的平均續航表現。根據Wandera提供的數據,iOS 10從100%電量到0%電量大約會需要240分鐘,而iOS 11平均續航時間只有96分鐘。對於那些老款iPhone以及iPad設備來說,這種續航變化更加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春視界 的精彩文章:

中車長客轉向架製造中心:生產零差錯 創新永不停

TAG:長春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