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松不僅武功高,從兩次對話可以看出他很善於搞關係

武松不僅武功高,從兩次對話可以看出他很善於搞關係

文/主任

武松給人的感覺有三個,一是勇猛,二是仗義,三是有仇必報。水滸中,圍繞這三點,施耐庵先生用十回給大家描述了武松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勇猛有景陽岡打虎、飛雲浦秒殺四人等,仗義有為了結拜兄弟施恩,他一個人單槍匹馬搞定蔣門神,有仇必報就不說了,無論是殺西門慶、潘金蓮,還是後來殺張都監一家,都看得出他是個眼裡進不得沙子的人。

人永遠是複雜的動物,其實武松身上不僅僅是有這些特質,只是這些特質太過明顯,而從武松整個人生來看,在他身上還有其他的特質,比如社會經驗超級豐富,對人情也有自己的洞察和了解。

換句話說就是,武松不僅僅是個武夫,不只有發達的身體,強壯的四肢,還有靈活的頭腦,通俗點說,武松也善於搞人際關係。可能很多人對於主任這個定義存在懷疑,武松在征方臘勝利之後,根本就不願意去東京接受獎賞,這麼一個大好的機會他都願意放棄,怎麼可能說他是個喜歡搞關係的人。

其實這件事情要分時期。主任經常和朋友說,一個人如果十歲就知道關係的重要性,那麼這個人就完了,但是如果一個人到了三十歲,到了自己獨立面對社會的時候,還不知道關係的重要性,那麼這個人也完了。武松之所以一開始重視人際關係,那時的他對生活還充滿各種遐想,對人生還有各種希冀和希望,這是人的本能,向上的本能。而經過人生這麼多故事,經過南征北戰,看了那麼多生死離別之後,他對一切都看得淡了,所以才沒有去東京,這個完全可以理解的。

話不多說,我們來看一下武松是如何搞關係的。

當時武松在景陽岡打死了老虎,老實說,本來這個事情是歪打正著,武松面對老虎,他的想法絕對不是為了成為榜樣,不是為了立功,而是為了活命,但是即便是這樣,他還是打死了老虎,也就成為了英雄。所以大家都稱讚武松道:「被這個畜生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連累獵戶吃了幾頓限棒。今日幸得壯士來到,除了這個大害。第一鄉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侶通行,實出壯士之賜。」武松謝道:「非小人之能,托賴眾長上福蔭。」

看到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武松其實還是保持清醒頭腦,始終把功勞歸於大家,特別是提到,打虎是因為眾上戶的「福蔭」。小夥子情商很高,很有發展前途啊。

接下來一段話更加可以看出武松的語言水平。當時陽谷縣令為表彰武松,不但給他賜酒,還讓上戶湊的一千貫賜給武松。當時武松就說:「小人托賴相公的福蔭,偶然僥倖,打死了這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小人聞知這眾獵戶,因這個大蟲受了相公責罰,何不就把這一千貫給散與眾人去用?」

面對巨款竟然不心動,要把錢分給大家不說,還說這件事是領導的功勞,武松這番話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呢?結果就是知縣覺得這個小夥子忠厚仁德,有心要抬舉他。

然後武松就成了衙門都頭。

這真實一筆划算的買賣啊。

由此可以看出,其實武松不僅僅是武功高強那麼簡單,他行走江湖,早就洞釋人性,知道利益相關者喜歡聽什麼,所以也會順竿爬,從而也讓自己得到了更多利益,這也算是生存之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宇看水滸 的精彩文章:

林沖武功到底怎樣?沒有實戰經驗,更適合教學
相撲雖是日本國技卻來自中國,焦挺就是相撲大師
宋萬杜遷上梁山早為何排名靠後,證明老資歷不如硬實力
為何林沖屢次遇到不好的上司,是運氣太差還是自身有問題
如果梁山和方臘進行三對三比武,梁山應該派出哪三人出戰?

TAG:宇宇看水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