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個燒,燒出醫學的三個真相
你是否有過:有的時候,只是生點小病,卻久治不愈?懷疑醫生是不是不管用、葯是不是不管用?
這類情況可以總結為三個疑問:醫生對我的診斷到底對不對?對別人有用的葯,對我合不合適?我的病情會不會被無知的醫生越治越嚴重?
我昨夜看完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癌症專家悉達多·穆克吉醫生的《醫學的真相》,他總結了現代醫學的三條法則,正好對應以上三個問題。
法則一,先驗知識。
診斷的過程,是個概率遊戲。這個遊戲的玩法是,醫生先設定一種能解釋你的癥狀的某種病理學上機能障礙的概率,然後收集證據以加強或減弱之前設定的概率,一旦概率達到某個特定的點,醫生可能會給你做一些驗證試驗,然後驗證之前對你病症的假設。
你發燒了,醫生先假設你是因為感冒而發的燒,然後問你一些問題,比如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的、之前用了什麼葯、喉嚨痛不痛、胃口好不好之類的,通過這些問題,進一步確定之前的判斷,並具體確定為某種類型的感冒,然後可能看一看你的喉嚨、按一按你的肚子,驗證一下自己的判斷,然後就用藥、治療。
但是很多病都會引起發燒的呀,發燒也會引起其他癥狀呀,你現在表現出的這一組癥狀,可能除了醫生診斷的那個病,其他別的什麼病的病人也有可能看上去和你一個樣啊。醫生的診斷往往基於經驗,做不到百分百的準確,如果一開始的假設是錯的,那麼後面的診斷也是會錯的。但如果什麼假設都沒有,就根本沒辦法進行診斷,因為人的身體出各種各樣狀況的可能性實在太多了,你需要先大致了解答案,才能真正找到答案,不然根本沒有方向。
醫學其實涉及兩個領域,學識及臨床智慧。「學識」是生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而「臨床智慧」則是探索答案的技巧。你去看病時,你的體質、基因、生活規律等相關信息對醫生來說都是一無所知,你病怏怏的身體不會像理論書上一般各種狀態和特徵都擺在醫生的面前,醫生只能通過假設、詢問、試驗,大致確定你的病情,而沒辦法像做化學實驗一樣從理論方面嚴謹推斷出你的具體情況。就算你去醫院檢查一趟,又是抽血又是化驗,這些信息也只是作為多一點點的參考,也並不能包含能夠給你萬無一失確診的所有知識。醫生問你話時,也未必什麼情況都能問到,你也未必跟醫生描述得詳細準確。
可以說,醫生給你看病,理論知識能用到的其實很少,主要是以間接方式獲取你的身體狀態信息,這些信息大部分是二手的,不一定準確,而且不全面,在這種情況下醫生要儘快憑經驗對你的病情得出一個可能性高一些的假設,然後針對這個假設而不是針對你的身體給你用藥。也就是葯和你的身體情況之間,隔了三層模糊的處理過程,般配不般配有時還真得看運氣。
整個診斷過程,就是運用統計學中的貝葉斯定理,一步一步找到你的病症。而醫學中的貝葉斯統計,其實也就是基於經驗,甚至算不上大數據分析。醫學就是這樣一個毫無規律可循、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
法則二,例外。
人類有30億個鹼基對,構成2-3萬個基因,每個基因又有若干種表現方式,這樣組合出來的人的差異之多,恐怕整個地球的70億人口不足萬分之一。而每個基因,大體服從泊松分布,分布統計圖大致成倒U字狀,兩邊是少數,多數在中間,所以有很多理論對大多數人都是適用的。但總有一些人會屬於例外。
而基於臨床統計的醫學,只會關注大多數的情況,將這種情況上升為一般情況,而對於可能的例外則是不太關心。這種基於統計的分析,導致單例病人的個案常被忽略。久而久之,醫生們把人的身體當作千篇一律的機器,而無暇顧及太多細節。
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曾說,「一個科學系統的基本特點並不是指它的觀點是可被證實的,而是指它的觀點是可被檢驗的。」
小麥養活了不知全世界的多少人,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吃面。有人天生對麩質過敏,嚴重的話會引髮乳糜瀉。現代人有很多吃飯時喜歡算營養成分和能量多少,但算這些能有多大用處呢?你知道你的消化系統對它們的吸收能力嗎?你知道你的新陳代謝被食品中某些微量物質的影響程度嗎?你知道你的生理狀態與食物成分間的相互作用嗎?這些問題隨便一細想就是那麼複雜的一套理論,那麼吃和長胖到底有多強的對應關係?
同樣的食物,對不同的人,效果都可能天差地別;同樣的葯,對不同的人,效果當然絕對不會一模一樣了。
有時吃了葯,沒什麼效果,這其實都還好,最怕的是你吃了葯,不僅病不見好,還引出一堆別的什麼毛病。
這市面上所有的葯都是基於統計分析的,沒有任何一樣葯是針對你的特殊體質量身定製的,在這個大規模、工業化醫療時代面前,其實人人都是例外。
法則三,偏見。
長久以來,人們的很多經驗,談不上科學嚴謹,更多的是一種偏見。
20世紀早期,當時的外科醫生們一開始認為切除手術能治癒癌症。然而,儘管有些人接受了手術,但轉移了的癌細胞還是遍布全身,病情又恢復原樣。後來,有人提出,那是因為之前的切除手術並未完全切掉癌變部位,提出一種「根治性切除術」,主張除了切除病變部位以外,把可能有嫌疑的更多部位也切除。當80年後,人們終於發現這兩種手術後的複發率幾乎一致,才開始放棄這個方法。而這80年間,有至少50萬人被多切了一些東西。畢竟,在「根治」面前,誰會只願意接受傳統保守的切除術呢?
醫學的很多偏見,需要無數病人的犧牲才能慢慢得到改正。但生活中的一些偏見,並不會對健康情況造成多大的影響,人還要這樣以訛傳訛愚昧多久?也許很多民間偏方都屬於這一類。對很多事情,我們並不了解內部的具體原理,只是聽別人說了,便選擇相信。可能有些東西對有些人有用,但畢竟每個人都是特殊的。我們並不是從生產線上量產出來的人,我們是幾萬個基因組合出來的人。你敢確定,基於統計的醫學,每一種斬釘截鐵的理論,都不是一種偏見?
有些偏見確實有其實用性不假。中醫里,五臟六腑的部位都跟現代解剖出來的不一樣,還不是治了中國人幾千年的病?哥白尼的日心說、亞里士多德的重力加速度理論,在被推翻之前,在人們心目中哪個不是宇宙真理?宗教里的上帝、真主就算並不存在,還不是把當時的人們管得服服帖帖?
伏爾泰寫到,「醫生們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開他們知之甚少的葯,治療他們知之更少的疾病,使他們完全不知的人痊癒。」
這樣說來,醫學感覺上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東西,不然你的發燒怎麼還沒好?
那麼,未來的醫學到底要變成怎樣,才能更好的治病呢?在此我提出幾點我的看法,可能的話我也會朝著這些方面多多努力。
首先,你就不能不生病嗎!醫學是用來解決毛病的,等你有了毛病再去治可能已經不是最佳時機了。如果你的生活方式不科學,你的身體狀態可能不會一直很好,但也不至於一下子就生個病,頂多是長個痘痘或者心情煩躁、失眠之類的,如果長此以往,量變引起質變,這種不好的狀態給你爆發出一種疾病,這時你去看醫生,醫生給你開了葯,你試圖用這一點點葯來快速平衡經年累月的不良狀態,這可能嗎?這感覺就像我周一到周六不吃飯,周日一口氣把七天的飯都補回來一樣荒謬。你就不能平日里就好好照顧自己,保持良好狀態嗎?那樣的話也就不會生病了呀。算了,這樣的話說了也白說,你畢竟是就算生了病都不能好好照顧自己的人,更何況平時了。這樣看來,提升一個人的健康水平其實已經是一個社會工程,因為遊戲、網路、文化氛圍、學習工作壓力,都會讓人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優質生活,你想要健康生活,恐怕除了你自己要操心要努力之外,整個世界都得改變一下。
其次,醫學必須走向定製化。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是不同的,醫生只了解理論和臨床上的基礎知識,但不一定了解你。在有些國家,很多醫生是以個人醫生的形式存在的,一個人有固定的一個醫生,你無論什麼情況都找他,他對你也足夠了解,更能針對你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可行的治療方案。但那樣實在太貴,而且以中國的醫患人數比例和人均經濟水平也沒辦法搞成那樣。不過在今天的技術環境下呢,互聯網、計算機、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可以承擔一部分醫生的工作,主要還是需要大批資金和人才對此進行大規模的跨界策劃和開發。這樣的技術一旦普及,將會是造福萬民的。然後進一步的定製化,可以從基因工程入手,根據每個人的綜合情況,制定更加完美的治療方案,生產專人專病專用的藥物。比如說,你如果又有感冒(呼吸系統)又有胃病(消化系統),之前可能需要針對這兩種病吃兩種葯,有了這種技術之後呢,會合成專用的一種葯,從而用藥體驗變得像電腦的傻瓜式一鍵裝機一樣簡單。
最後,量子醫學的終極方案。如今的醫學已經慢慢步入基因醫學層次,這對癌症治療給予了無限希望。基因是生命的源代碼,有了完善的基因科學之後,醫學和電子信息科學將有更多共通之處。如今,在電腦上編手機的app時,都可以模擬手機系統的運行,而有沒有可能把基因的運行情況模擬到電腦上呢?這面臨著龐大的運算量。電腦到底需要怎樣的容量和性能,才能模擬得更加快速而全面呢?除了基因編碼之外的其他生化過程呢?目前,在電子計算機領域,摩爾定律已經崩潰,而無論是計算機,還是生物、化學反應,都是精確到電子運動。所以,要用一個人造的簡單電子系統,模擬另一個精密複雜的自然電子系統,是不現實的。就算相應的程序最終編得出來,相應的硬體最終設計出來,運行起來也不會比真實系統更快,沒有任何自動運行方面的使用價值。要想快速模擬這種複雜的電子系統,必須使用比電子計算機更高一維度的計算設備,此處非量子計算機莫屬。量子是整個自然界所有物質的最小單位,它將突破數字電子和模擬電子的邊界,更能勝任對生化系統的近似全面模擬。一旦這種優化後的模擬比真人身體的運行快若干倍,人們就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技術來得出針對目前身體狀態的最優解決方案,這種醫療技術的可靠性將無限接近於百分之百。如果量子處理器通過藉助由納米技術、生物組織3D列印技術等生產的新型材料,實現微型化(最好有一天能小到比細胞還小)、無縫嵌入化、在線化,那麼,人的身體將像鋼鐵俠一樣披上一層無形的盔甲,時刻監測、調節身體狀態,人也將由此不再生病、永遠年輕。
一激動寫了四個半小時。我要淡定。
TAG:張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