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汝愚遭謫永州,朱熹被彈劾掛冠

趙汝愚遭謫永州,朱熹被彈劾掛冠

南宋寧宗慶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間被整得斯文掃地,聲名狼藉。借用時下流行的話就是被重重地閃了一下腰,「閃」得朱老夫子沒過幾年就在一片「納尼為妾」、「偽君子」、「假道學」的唾罵聲中,悲愴地與世長辭。那麼,歷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沒有「納尼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此事追根溯源,還得從「慶元黨案」說起。《宋史》卷三十七有載

十二月辛未。金遣完顏崇道來賀明年正旦。是月,監察御史沈繼祖劾朱熹,詔落熹秘閣修撰,罷宮觀。這段記載說的是南宋寧宗慶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時任監察御史沈繼祖彈劾朱熹之事。沈繼祖羅列朱熹十大罪狀,如「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私故人財」等等,其中還包括「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家婦不夫而孕」。這後兩條是指控朱老夫子「為老不尊」、貪色好淫,曾經引誘兩個尼姑作寵妾,出去做官時還帶在身邊招搖過市。他家中的兒媳則在丈夫死後還懷上身孕,疑是「翁媳扒灰」所致據此,沈繼祖主張將朱熹斬首。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慶元黨案」。

「慶元黨案」,無疑是一場殘酷的政治鬥爭。寧宗時的外戚韓胄一度把持朝政,朱熹摯友、時任宰相趙汝愚則是其獨斷朝綱的主要障礙。韓胄欲打擊趙汝愚,卻又顧忌其門生故吏眾多,弄不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是,便謀劃通過設立「偽學」之說,同時打倒趙汝愚、朱熹及其門生。本來這篇奏章已授意時任監察御史胡草擬,後胡升任太常少卿失去言官資格而暫時擱置。恰好,沈繼祖升任監察御史,韓胄便私下讓胡將奏章轉交沈繼祖,由沈負責上呈。

最終的結果是寧宗帝原則上「准奏」:趙汝愚遭謫永州,朱熹被彈劾掛冠。宋寧宗還當朝宣佈道學為偽學,禁止傳播道學。之後還把道學先生視作「逆黨」進行清洗打擊,被朝廷列為「偽學逆黨」的官吏多達59人,朱熹自然便是這個「偽學逆黨」的領袖。由此,迫使朱熹的眾門生作鳥獸之散,或藏匿自保,或改換門庭。照此看來,似乎應該是韓胄、沈繼祖、胡等人蓄意謀害朱熹。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宋寧宗趙擴為何忍心對自己的老師、當朝大儒下此狠手?其實,問題正出在朱熹自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說歷史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
皇后也知道太子心結,於是就又重新選了五位佳人,送去給太子挑選
婁昭君如此的深明大義,讓高歡對她充滿了愧疚,從此更加愛重她
張麗華在陳叔寶心中的地位愈發重要,就把張麗華封為了貴妃
陳叔寶被蒙在鼓裡,也或許是裝作不知道,一心玩樂

TAG:鴻說歷史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