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最新核潛艇第15艘下水:中國全部核潛艇僅14艘
圖:SSN-778
美國海軍近日宣布,第15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已經在9月21日交付海軍。
該潛艇被命名為「科羅拉多」號,編號SSN-778。值得一提的,美國海軍歷史上,有多艘艦艇都被命名為科羅拉多,很容易搞混淆。
美軍在規劃弗吉尼亞潛艇時,考慮到潛艇本身的建造周期漫長,同時能建造的潛艇數量有限;因此制訂了詳細的分批建造計劃,後期批次的潛艇,將會使用一些早期批次潛艇製造時仍然還在研製中、沒有來得及成熟的新型設計和設備。
而SSN-78就屬於第三批次的產品,它的艦艏(艦艇的頭部)被重新設計;加大了攜帶武器和設備的能力——比如裝備了兩個直徑2.2米的巨大發射筒,能夠容納和發射6枚戰斧巡航導彈。
圖:前10艘弗吉尼亞是球形聲納
除了遠程打擊能力上的巨大突破和提升以外,在最核心的電子設備上,第三批次的產品也遠比前兩批出色:寬孔徑艦艏陣列聲納,取代了傳統的球型聲納,水下聲學探測能力得到的提升幾乎是代差性的。
而根據目前的計劃,美國海軍還將在未來幾年接收51艘弗吉尼亞級潛艇,以彌補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一共建造62艘)退役留下的空缺。目前美軍擁有將近80艘核潛艇。
很多人一直認為冷戰時期美蘇海軍各有所長,美軍長於航母為核心的水上力量,而蘇聯長於潛艇為核心的水下力量。實際上無論水上水下,蘇聯海軍在美國海軍面前都是差距巨大。
圖:美軍航母戰鬥群,注意核潛艇。
這個差距源於兩個方面:除非靠近華約陣營的海岸,蘇聯潛艇嚴重缺乏水面和空中力量的掩護,實際活動和作戰能力受到了極大的抑制而難以發揮——雖然確實有潛艇防空一類的研究,但至今為止,潛艇面對來自空中的搜索和攻擊,只能躲,根本沒有反擊的能力;一旦被發現,逃都逃不了。
第二個方面,蘇聯的核潛艇發展非常毛糙粗放,艇型繁多,設計標準的延續性很差;這使得大量潛艇的設備操作、維修保養、崗位人員培訓流程都互不通用,實際運作效率很低。特別是早期的蘇聯核潛艇,設計時只管潛深、航速等指標,對於安全標準相當漠視;這是後來蘇聯核潛艇屢屢因為電氣故障引引發的火災、爆炸事故沉沒的核心原因之一。
再加上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相當部分潛艇基地在偏遠高寒地區,配套設施建設很差,很多官兵無法安心服役訓練,裝備可靠性又差,使得蘇聯潛艇的在航率非常低,平均只有20%,大大低於美國的70%。
圖:目前中國核潛艇群的建設水平上,與美國的差距遠比航母要大得多
而這些缺陷,又在義務兵役制下被嚴重放大了——好不容易練出了一個熟手,又退役了。這也是後來俄羅斯海軍在潛艇上全面淘汰義務兵的原因,現在俄軍正計劃在未來2年內把水面艦艇上也實現軍人的全面職業化。
目前國內並沒有公布具體的核潛艇數量,但是根據維基等國外資料的報道,中國目前擁有14艘核潛艇,包括還在海試過程中的093B核潛艇。如果這一數字可靠,目前美軍僅最新一代攻擊核潛艇的服役數量,就已經超過整個中國核潛艇數量的總和。
目前中國在航母力量上已經得到了巨大的突破和發展,接下來核潛艇將如何發展,將是十分值得關注的問題。
如果想第一時間獲取深度軍事分析文章、向作者提問互動、關注作者又在國內的專著文獻中挖掘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請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候知健」或者「txzzhzj」


※豹2坦克神話破滅橫屍敘利亞,德國終於坐不住召回全歐洲坦克升級
※印度不甘心失敗,80億美金求購美軍百架無人機,欲封鎖中巴邊境
※起飛沒離地就收起落架:某國主力三代戰機直接墜毀在跑道
※中國送巴鐵殲20模型:只給看,告訴你我有,買就別想了
※李中華都不行!殲15著艦太難,高強度實戰須殲20上艦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