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青釉—汝窯為眸

天青釉—汝窯為眸

Hello!大家好,我是藝嘉文,專業的藝術品知識講解,上知5000,下知5000,歡迎討論!

天青釉,又名雨過天青,是一種幽淡雋永的高溫蘭色釉,在宋代的名窯中就開始出現,嗣後各代都有仿製。

瓷器釉色名。又名雨過天青,是一種幽淡雋永的高溫蘭色釉,我國古代陶書描寫的青如天,明如鏡,正是這種釉色特點的形容。有鈞窯天青,始於宋,呈淡藍色,釉層厚而不透明,以鐵的化合物為著色劑。另有宋汝窯天青,是一種淡淡的天青色,色調較穩定,多數釉面無光澤。還有景德鎮窯天青,始於清康熙,呈淡灰藍色,釉薄而堅,瑩潤光潔,以鈷的化合物為著色劑。

天青釉在宋代的名窯中就開始出現,嗣後各代都有仿製,新中國成立以來,這一優美的傳統色釉大放異彩,除裝飾陳設瓷以外,還廣泛地用它裝飾茶具,餐具,酒具,糖缸等日用瓷,受到廣大工農兵的一致稱讚。天青釉是以鈷為著色,以釉果,長石作釉料,並以鈣,鎂質原料作溶劑,釉料應球磨至細。生坯施釉,一般多採用噴釉或浸釉與噴釉相結各的施釉方法,在1280~1300℃窯溫下燒成,氣氛以還原焰為主。

天青釉景德鎮的天青釉直接仿自汝窯。明代御廠由宮內發真汝器作樣,作出來的叫做雨過天青,這是官窯,同時民窯也仿作。《景德鎮陶錄》說:「鎮陶官在大器等戶,多仿放汝窯釉色,其色佳,並以雨過天青呼之。」《景德鎮陶錄》曾對景德鎮的天青特點做了說明:「汝窯瓷色,鎮廠所仿者色青而帶藍光,非青碧之影青也。《肆考》謂汝窯瓷色如哥而深,則誤認青為碧解矣。不知汝瓷所謂淡青色,實今之好月藍色。」天青釉又名雨過天青,是一種幽淡雋永的高溫藍色釉,有「青如天,明如鏡」釉色特點。天青系以鈷為著色劑,其色調是一種很淡的藍灰色,實際上應該列入藍釉系統。天青釉的製作簡單,燒成穩定,僅在基礎白釉中加放少量含鈷原料。

天青釉之名出自五代後周柴世宗批語:「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根據周世宗的要求是要把瓷器燒成雨後青天的顏色,因而天青釉本是柴窯的釉色。不過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柴窯窯址。

從傳世作品看,宋代汝窯製品即是天青釉,鈞窯產品中也有一類天青釉,天青釉的基本色調是淡藍而帶灰色,宋代主要是鐵的呈色。

清代景德鎮仿汝窯燒制天青釉,製品以康、雍、乾三朝為佳,它採用鈷作著色劑,因而釉色更偏藍色。

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工藝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蘊潤,高雅素凈的丰韻而獨具風采,在我國青瓷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重要標誌。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在汝州境內(今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州文廟、嚴和店窯址、張公巷窯址等),故名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有兩部分,其一,於北宋後期被官府選為宮廷燒御用瓷器。釉滋潤,天青色,薄胎,底有細小支釘痕。宋人評青瓷以汝窯為首位, 明清兩代品評宋代五大名窯時, 也列汝窯為第一。此窯燒瓷時間較短,南宋時已有「近尤難得」記載,明代前期景德鎮德御廠曾一度仿燒,清代雍正、乾隆時更有年希堯、唐英等督窯大量仿燒,但鮮有亂真者。汝州嚴和店、軋花溝、下任村三處遺址燒制民間用青釉瓷器,因於民國時期在汝州發現,汝州民國時期由汝州直隸州更名為臨汝縣故又稱「臨汝窯」,系汝窯中一部分。燒瓷時間長,主要燒青釉,有印花、刻花裝飾,以印花為主;造型紋飾與耀州窯有不少共同點,燒瓷歷史比耀州晚,屬耀州窯系。

汝瓷是我國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窯為魁。汝窯的工匠,以名貴的瑪瑙入釉,燒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窯瓷器的特徵

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宋代文化佔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工藝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蘊潤,高雅素凈的丰韻而獨具風采,在我國青瓷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重要標誌。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論》里這樣說:「汝窯器,出北地,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媚,薄甚亦難得。」這說出了汝窯的一些基本特徵。

一、造型

汝窯瓷器造型有盤、碗、瓶、洗、尊、盞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變化較為豐富,有紙槌瓶、玉壺春瓶、膽瓶等多種。

二、胎釉

汝窯瓷器胎均為灰白色,深淺有別,都與燃燒後的香灰相似,故俗稱「香灰胎」這是鑒定汝窯瓷器的要點之一。

汝窯瓷釉基本色調是一種淡淡的天青色,俗稱「鴨蛋殼青色」,釉層不厚,隨造型的轉折變化,呈現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釉面開裂紋片,多為錯落有致的極細紋片,俗稱為「蟹爪紋」。

三、仿品

後世仿汝窯者始於宣德官窯,署有宣德官窯款,其釉色較宋汝透亮,紋片較宋汝密而規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紋。清雍正唐英時再度仿汝窯,多數仿宋汝的天青色,紋片多為魚子紋,少有大紋片和無紋片的。唐英時的仿品鑒別時也很容易,因為宋汝為無光釉,清仿品則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隱現一圈藍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偽,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則屬清代特有,且御窯廠產品多書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篆款,更為鑒定提供了方便。

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窯瓷器已經非常稀有。流傳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僅65件,其中台北故宮21件,北京故宮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中國藝術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全世界收藏有汝窯瓷器的博物館不到十家。1992年一件直徑8厘米的汝窯小盤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的一次拍賣會上以154萬美元成交。之後,在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汝窯三犧尊更是創下5000萬港元的天價。

香港蘇富比2012年4月4日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有900年歷史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口經34叫價,以天價2.0786億港元成交,較拍賣前估值底價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拍賣場內競投氣氛熾熱,當中「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先拔頭籌,拍賣由第一口價四千萬港元開始,有八位競標者爭持約十五分鐘,當叫價至一億四千萬港元時,一名電話競投者與一位場內競投者仍激烈爭持,再經過十口叫價後,最終以三十四口叫價,由電話競投者以天價二億零七百八十六萬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並較估價高逾三倍。

縱有萬貫家財不如汝瓷一片

汝瓷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之美妙,溫潤古樸。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稱。北宋時汝瓷器表常刻「奉華」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榮記。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據古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推論:「從宋徽宗崇寧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統治者認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選為皇室御用珍品,亦稱汝官瓷。

由於文獻記載不詳,遺址出土甚少,汝官窯口在何處?汝窯之謎一直困擾著中國古陶瓷研究人員。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尋找汝窯,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寶豐縣發現。經過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河南寶豐縣清涼寺村找到了為北宋宮廷燒造的御用汝瓷的窯口。 從1987年開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進行試掘,首次發現了為北宋宮廷燒制御用汝瓷的窯口,從而使這一重大歷史懸案有了答案。

到目前為止,對汝窯址已進行了五次發掘,發掘品中除了與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還出土一些傳世品中見不到的新器形,如鏤空香爐,乳釘器及天藍釉刻花鵝頸瓶等,獲得了一批重要的實物資料,為傳世汝窯器鑒定與鑒賞提拱了可行的實物依據及新資料。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相信汝窯將會有更多的發現。真正的汝窯不帶有一絲化工色彩,純千年前的釉色再次展現,只為世人展現最真實的汝窯。

製作:真品為手拉坯捏制,並經慢輪修整,工藝精細,線條流暢,稜角自如,形體得當。而仿品多為注漿模製,做工粗放,工藝欠佳,稜角突出,修痕顯著。

造型:真品莊重大方,古樸典雅,胎壁較薄,秀麗瀟洒。而仿品注漿成型,胎壁較厚,外型秀麗,比例失調。

裝飾:真品刻、劃、印花,技術嫻熟,構圖嚴謹,疏密有致。刀法流暢,形象逼真,風格隨意不拘謹,線條自如有神韻。而仿品為刻意效仿,以臨摹為主,刀法生硬,畫意呆板,花卉圖案,缺乏神韻,畫風粗糙,比例失調。

釉色:真品汁水瑩厚,有如堆脂,視如碧玉,柔和蘊潤。而仿品則清澈透明,光亮如鏡,刺目耀眼,釉色單純。尤其重要的是,真品以瑪瑙作釉料,形成特殊色澤,由於瑪瑙結晶體的分離,器表出現魚鱗狀的細小開片。若用40倍放大顯微鏡觀察,釉內瑪瑙結晶體則呈現珍珠狀,布在氣泡的周邊,寥若晨星,十分奇特。而仿品的表面則利用胎、釉的收縮比的差異,出現一些開片,但大多為直道道,呈網狀布滿器表,缺乏真品的自然韻致。仿品的胎、釉配方,與宋代失傳的配方不一致,所以釉色單調,不夠蘊潤,更缺乏玉潤之感。

從1987年寶豐清涼寺汝官窯址發現之後,不少廠家也根據發掘簡報、報導文章提供的資料,到現場採集瑪瑙礦石作釉料摻入釉內,但由於在釉內摻和瑪瑙的比例不對,其結果與宋代真品仍存在很大差異:器表開片不對號,釉內氣泡特多,瑪瑙的結晶體,呈繁星密布狀,氣泡猶如肥皂泡沫,擁擠排列,釉內的紅斑不見。這是目前仿古作舊的廠家刻意尋求解決最關鍵的難點之一。據最新了解,有的廠家可通過多次反覆在冰箱冷卻,然後再高溫處理,可將釉內氣泡處理掉,但又失去了宋代汝瓷稀疏的氣泡周邊布有瑪瑙結晶體的光點,即寥若晨星之美景,反而弄巧成拙。

至於在表面作舊,或經過吃土處理,或用藥水腐蝕,使釉層剝落,這些只要細心觀察,就不難辨認其破綻。

當然判斷一件收藏品的真偽,還應從綜合方面加以細心觀察,第一靠感覺,要觀其形體美,工藝細、製作精、色玉潤、有神韻;第二靠手感,光潤有度,輕重合體,稜角圓滑,手感適中,給人以舒心、美的享受;第三靠觀察,看其工藝流程,釉色底蘊,裝飾藝術及藝術風格等。這種仿品在有些方面雖已亂真,但仍留下破綻,只要細心觀察,仍可辨偽存真。

汝窯與哥窯的區別如下:

1.哥窯和汝窯的瓷器都有開片的特徵,但是哥窯的紫口鐵足特徵是汝窯沒有的,開片其實是瓷器燒造過程中出現的瑕疵,但是哥窯瓷器開片的同時還出現了「金絲鐵線」的 情況,將瓷器的的殘缺美髮揮到極致。

2.汝窯主要生產青瓷,其瓷器開片的紋理毛毛扎扎猶如「蟹爪紋」,汝瓷瓷胎在進窯後,足部會被很小的支釘支起懸在空中,然後再進行燒造,燒造完成後,瓷器底部會留 有如芝麻狀的細小的痕迹。這是汝瓷區別於哥窯的一個特徵,汝瓷器皿造型上看上去端莊大方,瓷器胎壁較薄,釉面較厚,有玉石般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

3.哥窯器形主要有盤、碗、瓶、洗等,汝窯器形主要有盤、碗、瓶、洗、尊、盞托、水仙盆等。

喜歡我的,請關注我!謝謝大家!更多的藝術品專業知識盡在藝嘉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嘉文 的精彩文章:

TAG:藝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