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春捂秋凍」,你真的了解它的意思嗎?這五類人不宜凍

「春捂秋凍」,你真的了解它的意思嗎?這五類人不宜凍

春捂秋凍

不生雜病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

但是這句話你真的理解對了嗎

秋季應該凍著點,衣物要慢慢地添加

秋季天氣轉涼後,時而出現氣溫回升的現象,俗稱「秋老虎」。

因此,過多過早地增加衣物,一旦遇到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因熱傷風而感冒。

天氣從熱到冷是個漸變的過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趕緊穿上許多衣服,甚至冷一點兒就穿上棉衣,這種做法欠妥。

秋季應該凍著點,衣物要慢慢地添加。

「秋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溫度逐漸降低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產熱效率,提高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人的體溫一般在37攝氏度左右,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今已經立秋,天氣轉涼,適當少穿些衣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增強對低溫的適應力。但是「秋凍」並非適宜所有人。

5類人不宜「凍」

慢性肺病患者

「秋凍」也是有條件的。

一般情況下,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就要及時添衣。對於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凍」。

這類病人,素體虛弱,寒邪易乘虛而入,造成氣管、支氣管等痙攣,從而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或加重。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系疾病多與機體內的津、血運行不暢相關。

由於津、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津、血的運行狀態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寒性收引,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心脈失養,從而引發血壓的波動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發生。

所以對於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為體質虛弱,不能耐受增加運動以防寒及增強機體抵抗力的活動,所以不應「秋凍」。

腸胃病患者

對於胃腸病患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性潰瘍等,還應小心對待秋凍。

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潰瘍易發季節。胃是多氣多血之腑,寒則收引,受涼後氣血運行不暢,則會諸症蜂起,或吐或泄,或脹或痛。

所以若遇秋風瑟瑟,還是應該及時添加衣物的,不能過分「秋凍」。

關節病患者

「秋凍」要適度,不能隨便凍,尤其是對人體重要部位加強保護,如頭、胸、腹、足、頸、肩、腰、膝關節等。如患者增添衣服後仍不能緩解,就應該及時就醫,查明引起疼痛不適的原因,儘快治療。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凍」,一是因為「秋凍」容易感冒。

長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體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所以季節交替、忽冷忽熱時容易感冒。

二是以防患者血管痙攣。當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氣刺激時,會發生血管痙攣,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而其常合併周圍血管神經病變,會導致微循環障礙,容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愛養生 的精彩文章:

女孩在家的感覺,象有一股清新的芬芳在室內悄然的散開
青春美女的時尚 是大自然與養生的完美結合
女人養生裸睡好處多 你知道正確的睡法嗎
秋季養生要以滋陰潤燥為主,常吃這3種「第一」能養生
五臟毒素堆積就會導致各種疾病,中醫告訴你五臟排毒調養方法

TAG:天天愛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