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楚喬、白淺配音的她們,7天配完900場戲,至少10年才能成功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佟娜
圖片來自網路
近幾年,不少配音演員逐漸從幕後發展到幕前,《甄嬛傳》中給甄嬛配音的季冠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給夜華配音的邊江都通過這些大IP被大家熟識,觀眾也開始關注電視劇的配音行業。例如近期播出的《何所冬暖,何所夏涼》就因女主角強行「冷淡」的配音而被觀眾詬病,反而《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以下簡稱《軍師聯盟》))《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劇採用演員同期聲被贊是「良心製作」。
從追捧配音演員到抵觸濫用配音,究竟是否所有電視劇都適合配音?配音演員是否有話語權來掌控一個角色?為什麼配音效果不佳的作品屢見不鮮?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多位業內配音演員以及劇方導演,揭秘配音演員與劇方之間的互助與妥協。
流水的角色,鐵打的配音?配音演員後期改台詞?
配音演員妥協:我們沒有話語權
配音配的不好,不同角色都是一個音色,究竟是配音演員的浮躁,還是劇方之過?在配音演員看來,配音只是他們的一份工作,沒辦法事先拿到劇本。劇本和演員口型對不上、大IP同時找過來,是業內常態。每個劇組對配音的重視程度不同,他們更多是尊重劇組和導演的想法,盡全力完成角色。
1.一天配1集,不同角色分開錄製
通常情況下,拍攝一部四五十集的電視劇,演員需要耗費4-6個月的時間,但目前在後期配音的時候,大部分成熟的配音演員幾乎都可以在一周之內完成一個主角的全部戲份。
曾為《花千骨》中花千骨一角配音的配音演員陳奕雯表示,在參與《花千骨》配音的時候,她花了大概7天的時間就完成了900多場戲份,每天從早上10點工作到晚上9點,近12個小時不停歇。「到後期入戲之後,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一、兩點。」
陳奕雯
喬詩語在為《楚喬傳》的楚喬一角配音時也幾乎是連軸轉,「《楚喬傳》是周播劇,情況比較特殊,是一段一段錄。但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一天一個人可以錄十集,大概從中午十二點錄到晚上十二點。」
給楚喬配音的喬詩語
配音時間短,除了配音演員只是對著口型表演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劇方後期製作的需求。例如一部戲的後期需要2-3個月,那配音周期大概會有40-60天。「那這1、2個月內可能有好幾十個配音演員都要錄自己的角色,時間很緊,所以可能我今天錄了一天,明天這個棚就要讓給另外一個配音演員,我們需要提前預約。」陳奕雯表示。
除此之外,目前大部分劇採用「單獨收音」也相應縮短了配音的時間。例如《花千骨》中花千骨和白子畫的所有戲份都是分開配音的,「像白子畫這個角色,沈磊老師用了2天就全部配完了。」在陳奕雯看來,採用「單收」主要也是因為時間緊張,配音演員工作時間不一樣,很難湊到一起,「沈磊老師經驗豐富,錄的快,我錄的慢,兩個人在一起錄,我就會影響他的情緒和節奏。但也會有一塊搭戲的,還是要看劇組安排。」
2.給主角配音至少需要10年磨礪
雖然近兩年配音行業湧入了不少新人,但電視上大部分男、女主角的聲音都明顯還是「老音色」。前一個台剛重播完《甄嬛傳》,下一個台播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和白淺彷彿穿越,效果十分跳戲。網友甚至打趣到,「鐵打的女主,流水的季冠霖。」
「配音演員錄什麼角色大多是劇組的選擇和安排,播出時間的相撞也不是配音演員可以控制的,配音演員還是比較被動的。」陳奕雯表示,因為這個圈子不大也不小,好多配音導演、劇方都會選擇和自己常年合作的配音演員。而近兩年,似乎很多配音演員配完了一個成功的角色,與之相類似的角色也就會「提前鎖定」。例如季冠霖包攬了逆襲的大女主,邊江收割了何以琛、張啟山、夜華等一系列深情男主,陳奕雯則以娃娃音鎖定了小花旦女主。「每個人都有長板和短板,但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錄同一個類型是有問題的。」然而就具體操作而言,大家似乎並沒有時間去挖掘配音演員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但在光合積木配音工作室創始人姜廣濤看來,任何一個劇組都想找到獨樹一幟的聲音,但配音行業需求大、人才輸出慢的問題早已迫在眉睫。據悉,一位能在行業立足的配音演員培養周期大約5到8年,能配一些大一點的角色,至少也要10年。「IP女主角都是一個聲音,劇組肯定做了掙扎和妥協,但這確實不是好的現象。包括我近兩年退居幕後做配音導演、帶團隊,也是因為不想打開電視都是自己的聲音,真的很壓抑。」
3.違規不合理的台詞要改配
除了一線配音演員覆蓋率高的狀況外,配音階段修改台詞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演員孫藝洲就曾表示《孤芳不自賞》配音修改台詞是「倒逼演員不用功」; 演員徐海喬也曾在微博上因台詞被修改向《醉玲瓏》劇方抗議。此時不免有部分粉絲將「黑鍋」扣在配音演員身上,認為他們也存在過錯。
「劇方要求我們怎麼配,我們就怎麼配,給我們的劇本就是這樣,我沒有權利隨便改劇本。」姜廣濤表示,配音演員多少都有強迫症,演員說什麼,配音配什麼詞,也是最舒服、最合理的情況。「你給我一段口型,非把另外一段莫名其妙的話對到這個口型上,這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所以他說什麼詞我們不配什麼詞,一定是這個詞出了問題。」
據配音演員們透露,目前後期修改台詞通常分兩種狀況,一是有些編劇對自己的劇本非常保護,但有時演員會因自己的理解在現場改台詞,「編劇會認為必須按照劇本來,那這種情況我們肯定是按照編劇的要求來,但這個比重比較小。」陳奕雯透露。
除此之外,不少後期修改是因為送審時發現情節不合理的情況,架空歷史的電視劇也不能出現和歷史衝突的人設;或者網路詞語、三觀不正的詞語需要隱去等狀況。「例如『小三』這個話題需要盡量避諱掉,我們就會想辦法把小三的內容通過配音修改。」喬詩語表示。而《花千骨》中花千骨叫殺阡陌「殺姐姐」這個情節差一點改成「殺哥哥」。「因為殺阡陌明明是一個男人,卻要叫他姐姐。這部劇是6月份播出,我們5月底還在想辦法保住這個詞。」陳奕雯透露。
遇到情節不合理的情況時,既成的畫面不能再補拍,通常只能讓配音演員再返棚修改配音台詞,「這個時候一定會出現比如演員原來說『你吃什麼』,後來變成『你喜歡哪個電影』這類的,或者由此劇情跟劇情無法銜接,那可能還會改一段戲,我們經常會碰到。古裝戲或玄幻劇的改動程度會大一點。」
同期聲嘗試突圍,配音劇仍扎堆
劇方妥協:現場收音不好、演員台詞不過關都是問題
在觀眾的印象中,從前只是古裝劇以配音為主,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現代劇也開始加入配音大軍,即便是力求同期聲的電視劇,也不得不選擇「同期+配音」搭配的方式。很多觀眾認為很多劇採用配音簡直「多此一舉」,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劇方選擇配音有很多原因。
1.橫店拍攝收音差
據在橫店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橫店的拍攝環境非常嘈雜,有時在同一個拍攝園區內,經常會出現很多劇組同時開工的情況。「兩個劇組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例如這個劇組正在拍攝安靜的古裝劇,隔一條街的另一個劇組可能在拍打鬥的戰爭戲,兩組的聲音差別非常大,經常互相干擾。」
例如《軍師聯盟》在橫店的拍攝周期內,同時有80多個不同的戲在同時開拍,當時還是夏天,空氣傳音非常好,所以很難控制同期收音的現場。」有的時候還有社會化的因素干擾,比如外面有汽車鳴笛等,這些不可能收錄在古裝劇中。即便我們想力所能及的保留最大比例的同期聲,也很難保證所有戲份都有好效果,所以只能同期和後期配音相結合。」《軍師聯盟》導演張永新透露。
2.演員演技不佳
除了拍攝環境不佳,演員台詞功底不過關也只能依靠後期配音補救。「有些導演覺得演員的台詞沒有達到預期,或者有些演員背不下來台詞,都有可能用配音。」姜廣濤透露。某青春劇導演就曾向記者透露,雖然作為主演的小鮮肉現場表演非常努力,但由於他戲份非常重,台詞量大,但台詞功底薄弱,如果不配音的話送審時都很難過關。包括多位業內人士也曾在公開場合爆料「數字演員」,直指部分不背台詞的年輕演員在現場直接說「1234」,真正的台詞都靠後期來配。
「這些確實是劇方使用配音的原因之一。」在張永新看來,目前年輕人的表演水平參差不齊,尤其與老戲骨搭戲,台詞功底會更弱,極個別時候劇方考慮到形象、氣質,需要啟用年輕演員時,最後只能依靠後期邀請優秀的配音演員,來「幫助」演員完成角色,「畢竟影視是視聽藝術,不可能我只看你的形象,不考慮你的聲音。雖然我們希望演員都可以表現自己的聲音,但這確實是一些明星的短板,所以劇組需要配音演員來完善工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3.演員檔期不足
演員檔期不足,配音演員來湊也是常事。據悉演員最開始和劇組簽訂合約時,通常情況下就已規定了演員需要參與後期配音。「用配音意味著劇組要花時間,請人要花錢;其次很多獎項都要求演員的作品是自己配音的,用配音的話相當於演員可能放棄獎項了。」
但確實很多時候,後期製作時間緊湊,但演員檔期也已經滿了,尤其是像《甄嬛傳》、《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類六七十集的大劇可能需要更長的配音時間,因此很難做到每個演員都有時間來原音重現,「其實很多演員也希望用自己的聲音,我們也想盡了千方百計跟演員協調。但確實像《大軍師司馬懿》兩部一共80多集,全部要演員本人的聲音來做,無論是演員檔期,還是錄音時間都很難安排開。」張永新遺憾地表示。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各種原因必須修改台詞時,部分演員難以接受自己精心塑造的人物被修改,所以不去配改後的台詞,那劇方不得不找人給他配音了。」姜廣濤透露。
4.港台演員需要普通話
《那年花開月正圓》啟用了不少港台演員,例如張晨光、胡杏兒、周麗淇等。大部分演員均採用的是配音,這也是目前電視劇在港台演員後期製作上很常見的處理方式。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軍師聯盟》,其中飾演柏靈筠的張鈞甯也是因為台灣口音而不得不採用配音。「港台演員的發音方式有些不一樣,尤其是像古裝劇是一個整體的規定情境,假如裡面出現港台演員的發音方式肯定會導致差異性,通常情況下劇方會從這個技術層面考慮,港台演員的角色都請配音演員來輔助完成。」張永新表示。
但其中也有個例。例如《那年花開月正月》中吳聘的扮演者何潤東就採用的是同期聲。何潤東曾笑稱,自己早就做好準備在後期被配音,但導演丁黑卻堅持用他原本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何潤東那種暖男的語言方式、語感、語調,是完全配不出來的,一配這個人物就不是這個人物了,所以我還是堅持用了他的聲音。」
電視劇配音有違和感?
電視劇前後期製作仍需突破壁壘
由此看來,電視劇選擇配音是綜合多方原因做出的妥協,就目前的電視劇生產工業來講,配音已經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啟用了好的配音演員,作品就必然會錦上添花嗎?觀眾就必然會買單嗎?就目前播出的劇來講,不能一概而論。在去年播出的《麻雀》中,李易峰的台詞,被觀眾吐槽「一張嘴就是一股濃濃的上世紀90年代播音腔」;《何所冬暖,何所夏涼》中王子文故作冷淡的聲音也令觀眾議論稱懷念王子文本身俏皮的聲音。
在配音演員看來,配音與劇不貼合,並非配音演員可以選擇的,他們更多是尊重導演、編劇的想法去詮釋人物,「劇方希望塑造一個怎樣的人物,我們就照此詮釋。比如劇組臨時喊我過去配音,但為了保密完全不提供劇本,那我們只能自己連夜去翻原著。但有時這個人在原著中本身是俏皮的,但劇方卻希望這個角色的聲音多一點內斂和複雜,那我們也只能這樣詮釋。畢竟很少有配音演員主動提出,我覺得我不合適,就不配了。就算我們不配,劇方照樣會找其他配音演員啊。」某位不願具名的配音演員表示。
而在導演看來,配音與原劇的某種不契合,原因追溯到生產過程,還是「快餐式」的影視製作流程中產生了前後期製作的壁壘。「電視劇原本就是一個綜合的藝術創作。但目前我們的行業出現了製作周期壓縮、團隊不專業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演員難參與後期,配音演員也很難理解前期拍攝,前期狀態和後期製作幾乎是割裂開的,形成完全不了解彼此的『背靠背』製作情況。」在張永新看來,這是業內一個非常怪誕的製作現象,它往往造成了配音的創作規律混亂,前後期製作質量產生差距。
因此在《大軍師司馬懿》下部中,張永新就嘗試讓所有的配音演員提前到劇組看粗剪,並針對每個角色的戲和人設逐場分析,理解人物,真正讓配音演員回歸為最合適的「演員」,「很多配音演員也很興奮,他們說這麼多年已經沒有劇組堅持用這樣的配音創作方式了。」在張永新看來,並不能說電視劇摻入配音就不好,同期聲就一定好,「重要的是劇組要注重前、後期每一個環節,不要因為時間緊、任務重等人為因素,就破壞原本的創作規律,如果因為後期導致整部劇的努力付之一炬,那是很令人痛心的。」
※范冰冰說拍《空天獵》的晨哥90分
※竇靖童並不「酷」
※豆瓣影史最低分,碰瓷營銷太噁心
※竇靖童拿表弟頭像做新專輯封面,原來是姑姑神助攻
※胡杏兒:《那年花開》胡詠梅不壞,很慘
TAG:新京報Fun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