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庫專家—王光和:智能製造,敢問路向何方?

智庫專家—王光和:智能製造,敢問路向何方?

導讀

推動國家人工智慧戰略 助力全球產業智升級

本文由首家國際智能工業雲平台中機商圈CMEPLAZA.COM提供

2016年3月31日,工信部印發了《智能製造試點示範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2016年5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6年12月8日,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在這些政策的規劃和影響下,各級地方政府也陸續發布了智能製造支持與補貼的相關政策來促進智能製造的發展。

1

中國智能製造的生態系統如何組成?

製造的生態系統如何組成?

智能製造參與方按照角色,包括傳統自動化廠商,如西門子、三菱等;IT廠商,如SAP、用友、阿里巴巴等;系統集成商,如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明匠智能等;諮詢公司,如麥肯錫、IBM、埃森哲等;製造業領導廠商,如三一重工、海爾、徐工等。

智能製造生態系統在政府的強力推動和用戶旺盛需求的促進下,正以其獨特的方式高速發展。智能製造生態孕育著巨大的市場以及中國製造業的未來,各領域的優秀企業正以其擅長的業務模式加速進入。

智能製造並非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項需要自上而下,逐級推進的複雜系統工程,其所造就的市場,也與傳統行業市場、產品市場具有很大差別。面對不同於以往的業態,傳統的銷售策略與市場拓展方法已經很難滿足實際需要。

首先,單一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商所涉及的,很可能僅僅是複雜的智能製造生態系統中非常微小的一環或一個局部,單一廠商很難獨善其身,想要從中受益,需要找到能夠與自己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的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協作系統。

其次,在智能製造生態系統中,企業之間的競爭會呈現跨領域、碎片化、虛像化等特點,「對標分析」會變得越來越無效,一個企業能否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僅僅分析同類是不夠的,需要融通不同領域之間的邊界,了解整個生態系統的演進與特徵,才能使自身的優勢得以延續。

2

目前有哪些智能製造的項目?

目前中國智能製造項目主要以工信部主導的專項項目為主。這些項目通常需要工信部的審核,審核通過後會享有政府的專項資金補貼。2015年工信部公布的智能製造專項項目有140個, 2016年工信部公布的智能製造專項項目數達到207家,預計未來幾年的專項項目數量將會加速增長。專項項目數量大約佔當年全國智能製造項目總數的75%。

除了工信部每年的專項項目,在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導廠商基於公司的發展需求,開始全面規劃自己的智能製造戰略,打造智慧工廠,降低研發和生產、物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更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和客戶的期待。

3

智能製造目前的競爭態勢如何?

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廠商中,目前以中國本土的系統集成商為主。這些廠商通常在某些行業有多年的系統集成經驗,熟悉該行業的工藝流程,能夠為某些行業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甚至量身打造滿足這些行業的軟體產品。

而對於產品而言,硬體類代表廠商有西門子、三菱電機、施耐德、KUKA、發那科等。由於這些外資廠商進入中國市場較早,憑藉優良的質量和穩定的性能積累了較多的客戶資源,而且產品線成熟完整,因此用戶接受度普遍較高,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目前,一些國產廠商如華中數控、艾普工華、台達、匯川、正泰、新松、唐山開元等,憑藉價格優勢以及良好的產品質量也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市場佔有率仍然有限。

智能製造軟體方面,由於中國互聯網及軟體行業的興盛,中國的軟體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現了大量的優秀的國產軟體供應商,並迅速的以優異的性能和性價比贏得了市場,並持續創新,與外資品牌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國產軟體代表廠商有艾普工華、名匠智能、數碼大方、用友等。

智能製造熱潮方興未艾,未來幾年會保持持續增長趨勢。除了傳統的外資及本土品牌企業,會不斷有新的公司開始涉足智能製造,形成激烈的競爭局勢。智能製造不僅給各廠商帶來巨大的挑戰,也孕育著巨大的商機。對於製造業的企業來說,必須要及早布局,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找准自身的定位。

堅信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各廠商的激烈競爭以及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將推動智能製造在各個行業形成新的格局,幫助各行業實現產業升級。在此期待智能製造為中國製造業帶來的革命性變革!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光和 的精彩文章:

TAG:王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