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秋節除了嫦娥外,還有位很靈驗的神仙一定要拜!

中秋節除了嫦娥外,還有位很靈驗的神仙一定要拜!

關於兔兒爺的來歷在北京有這樣一段傳說:有一年,北京城裡忽然鬧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病。月里嫦娥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後,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爺兒」。

兔兒爺是老北京中秋時令的傳統物件,也是唯一的一個能拿在手裡玩兒的神仙。相傳兔兒爺的「家」在花市外的灶君廟,這是北京本土的神仙。兔兒爺首先是兔,也是人(穿盔甲,擬人化),也是可供奉的神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兔兒爺還是玩意兒。上供過後,小孩子就可以拿在手裡玩。這一點和別的其他神仙有明顯的區別。

在老北京,一進入八月,街上就出現了賣兔兒爺的,他們或在街邊擺攤,把大大小小的兔兒爺由低往高擺成兔兒爺山,迎來人們的關注和選購,或挑著挑兒沿著衚衕叫賣,由此拉開了北京人過中秋節的序幕。

那時,做兔兒爺、賣兔兒爺的大多是京郊的農民,他們利用秋收後的閑暇,在半個月的時間裡集中作出一批兔兒爺,送到城裡來賣,換些零錢為老人扯幾尺布,為孩子交學費,還有打燈油、打醋等日常花銷。

所賣的兔兒爺不過是一般的泥塑玩具,造型簡單,色彩艷麗。只是那高高翹起的雙耳和明顯的三瓣嘴的兔子,卻要穿上戲齣兒中的武生打扮,不免讓人覺得滑稽。

人們對兔兒爺的喜愛一直延續至今,如今一提到老北京的民俗玩具,大家還是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兔兒爺,它幾乎已經成了老北京文化的一種象徵性符號,北京人為什麼這麼愛兔兒爺呢?這還要從兔兒爺產生的歷史說起。

兔子被賦予「神力」

中秋節,又稱八月節、月餅節、豐收節,果子節……名稱之多,表明節日內容的豐富。此時正值仲秋,晴朗的夜空,月亮顯得格外明亮。又由於此時月亮運行的軌道靠近地球,所以月亮顯得又大又圓。「天上月兒圓,地上人團圓」,企盼團圓的訴求在中國人的心中被強烈喚醒,這是幾千年來農耕社會的集體嚮往。

以往的農耕生產,往往以家庭為單位,家庭人口的多寡,直接影響到一家人的生活質量。人多就意味著勞動力多,收到的農業收成也多。人丁興旺的主題伴隨中國社會幾千年,在傳統節日中都成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尤其是到中秋之際,不僅月亮的圓大明亮勾起了團圓的訴求,而且豐收的果實也為歡度節日提供了物質基礎。所以,中秋節不光是秋天裡的最大節日,而且成為傳統節日的代表之一。如今,成為法定假日的四個傳統節日就有它。

月圓之夜,人們通過祭拜月神,祈求添人進口,人丁興旺,子孫團圓,生活美滿。祭月之夜,庭院里,或後花園、祠堂院中會擺上張供桌,滿擺時令水果、月餅、香爐、蠟纖,背後就是一張有兔子在月宮搗葯圖案的「月光馬兒」作為月神的體現。

月光馬兒下,滿族人還會放一個大的月餅,漢族人則要擺一個兔兒爺,以代表月神。

兔子本是百姓家養的動物,性情溫順,還能當孩子的寵物。兔子生育能力強,1-3個月就會下一窩,一窩可多達六七隻。據統計,一隻兔子在一年裡可繁殖出百多隻小兔。

如果說,男人為陽,那麼最能代表陽剛之氣的就是太陽。而女人為陰,陰柔的最典型代表為月亮,又稱太陰。人們認為,兔子的超強生育能力,來自於太陰的庇護,所以兔子是太陰精神的生動體現。中秋之夜,祭拜月神更需要兔兒爺的幫忙。

然而,此時的兔子畢竟不一般,具有了某種神力,所以裝扮自然要與眾不同。於是,要扮成京劇中武生的打扮,金盔金甲,外裹紅色戰袍,下是海水江涯的裝飾,腳蹬厚底靴。只是那長耳和三瓣嘴作為兔子的基本特徵無法改變,所以民間戲稱為「長耳定光仙」,仙人的神秘,化為了生活的世俗和風趣。在北京人的心中,兔兒爺就這樣跟月神、月球、中秋和人丁興旺的企盼密不可分了。

祭月偶像成了民俗玩具

月光馬兒上的兔子有搗葯的動作,兔子搗的是長生不死之葯。而搗葯的背景是廣寒宮和婆娑樹,這又是月亮里的環境。所以傳說兔子住在廣寒宮,嫦娥奔月後與之相伴的即為玉兔。

把兔子和月亮聯繫在一起,先祖二千多年前就想到了。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畫上就在左上角繪有一彎新月,中間是只奔跑的玉兔。更早的《淮南子》一書中,把玉兔和蟾蜍並存於月中,作為陰陽的代表,提出了陰陽對立並存的哲學理念。

在宋代,有一幅著名的微型版畫,畫面上是只兔子在石頭上磨一鐵杵,寓意「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是賣針的商業廣告。

這些事例表明,兔子早已不僅是百姓畜養的動物,而且引導著人們去觀察天象,體會高深的哲理,進而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表徵。有了這個背景,兔兒爺進入民間風俗也就很自然了。

儘管如此,兔兒爺的造型演變,也經歷了四五百年的漫長過程。明朝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是較早記述兔兒爺的文字。他說:「中秋節多以泥撰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祈而拜之」。這表明,明代中葉以後,民間中秋已有在祭月之際擺兔兒爺的習俗。但此處對於兔兒爺裝扮的描寫較為模糊,至少未及後來定型後的兔兒爺詳細、完整。原因很簡單,京劇是在徽班進京後逐漸產生,其中的武生裝扮不會比京劇產生更早。而這是乾隆年間的事情,距今不過二百多年。所以據推斷,兔兒爺產生以後,在具體造型上有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其定型期不會早於清末。在博物館看到的溥儀在宮中供奉的兔兒爺,與我們現在見到的模樣差不多。

標準的兔兒爺,除了武生打扮之外,還要以黑虎作為坐騎。老虎本是獸中王,怎會讓兔子騎?有趣味也就在這。獸中王成為兔爺的坐騎,無形中提高了兔兒爺的地位。兔兒爺是誰?生育之神。騎老虎正好體現了人丁興旺主題在中國人心中的至高無上地位。兔兒爺的紅袍與老虎的黑色,構成明顯對立的陰陽兩極,構成陰陽有機的結合,體現「陰陽合而萬物生」的道理。

兔兒爺的造型很多,除了騎黑虎還有騎鹿、馬、羊、白象、五彩祥雲……豐富多彩。除了兔兒爺,還有人給它配上兔兒奶奶,成一對。甚至把由響器、執事和轎子組成的娶親隊伍也打扮成兔兒爺形象,三瓣嘴,長耳朵,卻穿著常人的衣裳,風趣生動。

最重要的是,兔兒爺不光是老北京人祭月時的偶像,甚至還是兒童玩具,祭月完後就轉給孩子。這種將大雅大俗的特點集於一身的民俗用品唯有兔兒爺。這正是中國人實用主義信仰的體現,不過是在北京人身上表現的更突出、更生動而已。

兔兒爺為老北京獨有

兔子本性溫順,還被作為智慧的象徵,寄託了人類的許多美好情感,中外皆是。特別是作為月亮崇拜的偶像以後,更被賦予了神力,備受推崇。如今,兔兒爺不光是中秋節的民俗用品,而且出現在春節廟會上,把兔兒爺所具有的親情、團圓等美好感情,融入了北京人喜迎新春的熱烈氣氛當中。

民間還有十餘條關於兔兒爺的歇後語,像「兔兒爺拿大頂——窩犄角」、「兔兒爺掏耳朵——崴泥」、「兔兒爺過河——一攤泥」、「兔兒爺打架——散攤子」等等。還有首兒歌提到兔兒爺:「紫不紫,大海茄,八月十五供兔兒爺。頭落擺著毛豆角,後面月餅擺三碟……」這正是老北京人祭月場景的描述。其中的毛豆角正是兔子的所愛,體現了對它的特別關愛,也說明了兔兒爺在民間的深遠影響。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兔兒爺所含的文化主題也在發生變化,並帶來兔兒爺形象的豐富。除了傳統造型,還有卡通型、漫畫型、傳統與時尚結合型……這反映了兔兒爺至今仍具有的生命力,特別是它與百姓生活的密切聯繫。

馮胖:我也兔,所以對於兔子有著天生的好感,聽說了兔兒爺的傳說後特意查了資料,發現北方尤其是北京對於兔兒爺仙是非常信仰。據說老北京的老太太老爺爺真有見過兔首人身的神仙下凡呢。不禁開始腦海中浮現出一副可愛的正義兔俠模樣如下:

據說這部動畫大片就是根據兔爺的傳說改編的 呵呵馮胖相當期待哦,喜歡兔子的 ,喜歡中秋的,喜歡屬兔馮胖的鄉親父老姐妹們轉轉本篇文章,中秋節里兔爺一定會保佑你和家人平安幸福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炎黃家文化馮胖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微小的國家,居然租一棟大樓當領土!
日本有個地方叫中國,我們該不該告他侵權?
珍惜9月哦,9月份有什麼節日
舌尖上的廈門
廈門旅遊最強攻略,這十個景點一定要去哦!

TAG:炎黃家文化馮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