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本質觀(三)
各位老師,大家好,這裡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歡迎大家的到來。穿越時空,享受思想的盛宴,讓我們一起天天學習,好好向上。昨天我們聊了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庫恩的歷史主義這兩種科學本質觀,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大名鼎鼎的建構主義科學本質觀。
西方科學教育者普遍認為,當今科學哲學思潮的主流就叫做建構主義,而波普爾和庫恩其實就是早期的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建構主義的科學本質觀認為:科學知識的獲得,是科學家根據現有的理論,或者說是現有的知識建構起來的。建構主義強調科學知識都是暫時的、主觀的,是帶有建構性的,它將不斷地被修正、被推翻。我們之前講到波普爾和庫恩的時候,都是在不斷推翻之前的科學理論,建構主義實際上否定了科學知識的客觀性。
前面我們還談到經驗實證主義、邏輯實證主義,他們都在是強調科學知識的客觀性,而建構主義恰恰否定了科學知識的客觀性,強調科學知識的主觀性和建構性,從而使人們對科學知識本質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說,建構主義的哲學源頭是來自於唯心主義,而邏輯實證主義的哲學源頭就來自於唯物主義。所以唯心和唯物兩個層面,在以前我們的課本中是有正負分極的,就是唯物正確而唯心錯誤。現在,我們基本上已經沒有這種看法了,唯物也好,唯心也罷,都只不過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角度。在建構主義看來,知識不再是一種純粹的客觀的東西,我們可以將知識看成是由假說或者模型所構成的一個系統。這些假說和模型,是用來描述這個世界可能是什麼樣子的,而不是用來描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些假說和模型之所以有效,並不是因為他們精確地描述了現實世界,而是以這種模型和假說為基礎,精確地預言了現實世界。怎麼理解「並不是因為他們精確地描述了現實世界」這句話呢?我們前天講到過經驗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精確地描述了現實世界,他們所預言的假說可以在現實世界上得到確認。
建構主義強調科學的本質叫做科學探究,大家聽到這個詞,一定感覺非常熟悉。有兩位科學家,一位叫科雷特,另一位叫其佩特,他們認為科學的本質由三個方面的內容構成:
第一個方面,科學是探究自然的思考方式。用庫恩的話來說,就是一種範式。科學必須建立在真實的證據基礎上面,甚至可以根據證據推翻權威。科學知識是無法做到絕對客觀的,科學知識是提出假說,並加以驗證,最後得出結論的過程。歸納法和演繹法在科學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果關係的推理只能是作為一種可能,並不是絕對的關係。類推或者由果導因的倒推,是科學解釋自然現象的兩種形式,但他們都有局限性。因此科學家常常做自我反省,從而對任何現成的理論都要進一步思考其合理性。
第二個方面,科學是一種探究的方式。科學家所採用的方式其實沒有一定程序,而是對問題採取有組織的方式。科學家從來不去接受毫無根據的資料,他們總是先有一種觀念依靠,再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去研究。但是這並不一定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並非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被解決。
第三個方面,科學的本質就是科學知識本身。科學家使用的是不會被人們所懷疑的方法,去建立所謂的科學知識體。這個不被人們所懷疑的方法,實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科學方法。那麼科學方法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會發現,科學知識必須常常面對別人的質疑和驗證,而質疑和驗證卻常常不能去驗證知識本身的客觀性,但質疑和驗證卻經常發現原有的知識是錯誤的,或者是有局限的。這就有必要對這些知識加以修改、調整、完善甚至是推翻。我想引用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之間的關係來進一步說明,亞里士多德因為局限於他的經驗主義,所以提出了很多錯誤的觀點。而伽利略卻可以想辦法去發現、質疑、驗證,從而找到其中的錯誤,並加以修改。
科學知識具有一個動態的特徵,也就是說任何科學知識都具有暫時性,因為所有的科學知識必須時常面對質疑、驗證,進而證實其中合理的部分而接受它,或者發現其錯誤的地方然後再加以修改,甚至是完全被推翻。所以科學知識的這種動態本質和暫時性的本質是科學知識的兩大重要特點和標誌。
總之,建構主義對科學知識的客觀性的否定在啟示我們:每一種理論與法則的建立都隱含著科學家的科學探索精神和科學方法的運用,其實這就是科學知識的建構過程。無論科學知識發生怎樣的變化,科學探索的精神、科學探索的方法和運用卻是始終如一的。這樣看來,科學知識並不是科學的本質屬性,科學精神和科學探索的方法才是科學的真正本質。
時至今日,建構主義的科學本質觀正在深深地影響當前小學科學課程的實施與改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建構科學知識的過程。學生通過對自然和社會當中的科學現象加以觀察和思考,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去建構科學知識。因此,小學科學課程應該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現代科學哲學認為,那種把科學理論看成是明確的、或者看成是被證明了的觀點都是具有根本性的錯誤的。科學知識可以是錯誤的,科學研究的過程就是證偽的過程,就是在尋找錯誤的過程中不斷逼近真理的過程。科學探究永遠達不到真理,因為科學知識在本質上只是一種猜想的知識,是一種大膽的假設,這樣的科學本質觀正在從傳統向現代轉型。
科學本質觀是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一個理論基礎,樹立正確的科學本質觀,才能正確理解科學的本質。就像傳統的科學本質觀給小學科學課程帶來巨大的影響一樣,現代的科學本質觀也必將給小學科學課程的改革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
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之前所學習的幾種科學本質觀。第一種就是經驗主義科學本質觀;第二種是理性主義的科學本質觀;第三種是實證主義的科學本質觀;第四種是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科學本質觀;第五種是庫恩的歷史主義的科學本質觀,還有我們今天所講的建構主義科學本質觀。每一種科學本質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的小學科學課程的變革也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但當前,我們所提倡的是建構主義科學本質觀。科學的哲學方法論與小學科學課程的改革密切相關,可以讓我們不斷地反思小學科學課程改革,從科學哲學發展和演變的視角去審視科學課程的改革,看看小學科學課程是否隨著科學哲學的發展的變化而變化,從當今世界層面上面來看,小學科學課程的變革都是沿著科學哲學的發展的變化而變化的。科學哲學發展的演變,實際上也加深了人們對科學本質的這種理解與認識,也使人們進一步認識了科學的基本特徵,找到了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好了,關於科學本質觀今天就講到這裡。讓我們一起自我迭代,天天學習,好好向上。
講座時間:2017年09月06日
文稿整理:梁 珈
錄音整理:汪慧容
TAG:曾寶俊格致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