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書法評價、從景點書法談群眾藝術品鑒能力
【觀點】
談書法評價
王健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的社會日漸由單一趨向多元,對於藝術的認知也越來越豐富、深入、多元。考察百餘年來藝術的發展,期間經歷過數次陣痛,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連根植本土的書法、國畫亦未能避免,國畫的黃賓虹、林風眠、徐悲鴻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繪畫思想、技法的影響。相較於國畫而言,書法更具有本土意識,但由於各種思潮的衝擊與影響,對於書法的評價標準也由歷來的評價原則、方法發生改變。中國書法在中華文化圈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普及率是極高的,「迄於咸、同,碑學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廣藝舟雙楫》)」。實際上並非碑派書法,帖學亦是如此,對書法舉凡三尺童子、皓首老翁都可列出個一二三來,書法是影響範圍最廣的一項傳統文化,甚關文化之血脈,那麼究竟應該從哪幾個角度予以評價?
對於書法的品評可以歸之為三,一是面向於書者的品格,如唐柳公權「心正則筆正」、清劉熙載「書如其人」的說法等,二是對於書法的技法,三是對於作品意境的品味。對於任何書法的品評,都脫離不開這三者。對於書法的歷代品評或評述,主要集中於對書家品格的評價,這與傳統中國人重道輕技的觀念相吻合。在「書品即人品」的概念下,以道德規範來評判,歷來在對書法的品評中佔據主要境地,但這也是距離書法本體較遠的,有時甚至牽強附會。比如對王鐸、傅山的評價,傅山的書法,無論是格調還是技術,都要遜於王鐸,卻因為袁繼咸案、「朱衣道人」案成就了其節義的形象,書以人貴,作為貳臣的王鐸卻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並且早年的傅山曾書學王鐸,甚至晚年偶爾還顯現一點。此類例子頗多,諸如對趙孟頫、李鴻章等人書法的評價莫不如此。
對於作品技法、意蘊的評價是面向書法本體的。意蘊的評價多出於欣賞者的直覺,在操作層面上有一定的困難,難以絕對評價,同樣是恣肆、雄渾、博大的氣格,傅山與王鐸的差距有多大,能不能有一把尺子來衡量,將他們定格,好像沒有。通常認為,蔡襄的書法品格要雅於蔡京,雅是什麼?雅與不雅的界限在哪裡?二者差距有多大?意蘊與家庭出身、學識、交遊等有關,但無法一一對應,對於意蘊的評價雖然不要求欣賞者具有很強的操作技能,但必須對書家作品所體現的精神意蘊有深刻的把握。
技法的評價在三個因素中,可操作性較強。時常有人提出「技法只是表現形式,而書法精神才是核心」,這是過多的強調精神層面的作用,持此論的人無非有兩種,一是掌握了中國傳統書法的基本技法,基本領會到了傳統書法的精神命脈,在傳統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意欲尋找自己的符號語言,形成個人的精神面貌;還有一類是,對傳統技法陌生,技術含量缺失,而自身又要在藝術圈子裡廝混,避重就輕,找個難以界定的精神作為擋箭牌,掩飾自己的不足,後者占的比重比前者大得多。當今時代,社會相對比較浮躁,很多所謂的書家技術尚未解決,更遑談精神。談及書法的技術,歷經五千年的發展,已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由筆法、字法、章法三部分組成,以書法結構為例,唐人歐陽詢三十六法,明人李淳八十四法,到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將結字的法則總結為九十二條口訣,其將結構的程式化推向巔峰。技法和意蘊的關係,猶如走獨木橋,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過度的強調技法,程式化會導致意蘊的缺失,而過度的追求意蘊,棄筆法於不顧,容易成為「野狐禪」。創作之時,在自由與法度之間尋找一個契合點,對於書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經濟發展,今人已無古人的山林悠然的狀態,傲嘯江湖的氣質,由於精神生活的淡化,文化的缺失,書法有走向娛樂化的嫌疑,而缺少內涵。康定斯基在《藝術的精神》中提出「競爭越發激烈,對成功的野蠻追逐使得探索越來越外表化」,對於書法,書家越來越追求技法而不願從內心修鍊去追求真正的意蘊,且對於筆法的追求大多停留於筆畫的起、收而非筆畫的中截。書法作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已有兩千多年的時間,在當前的形勢下,需要提出適應當前經濟、適應當今時代、合乎情理的書法標準。
從景點書法談群眾藝術品鑒能力
劉古雪
今年四月份前往廬山景區遊玩,廬山景色令人心曠神怡,自然不用過多描述,但在多個景點處見到正在進行書法作品買賣的攤位,書者侃侃而談,吹噓自身的成就,不少遊客被其響噹噹的頭銜和親民的書法價格所折服,生意創收可觀。不僅僅是廬山,在中國任何一個大景區似乎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攤位,書法買賣已與景區旅遊緊密融合在一起。書法作品在景區的火熱不禁讓每一個書法人感到欣慰,大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也更願意在景點選幾幅帶有中國古典藝術特色的作品拿回去饋贈親友,但是,景點書法的書者水平參差不齊,至少在我所見之中有些人水平不容樂觀。
隨著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大眾開始尋找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書法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不可能被繞過的。與此同時,一部分會寫字的人抓住書法的普及性不夠和群眾對藝術的鑒賞能力較弱這兩點,通過噱頭和名銜誘導群眾進行藝術消費。以我自身為例,周圍的朋友都熱衷於在家裡或辦公場所懸掛字畫以彰顯個人的文化底蘊,襯托其涵養,但都避免不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幅字畫藝術價值如何,值不值錢?相信每位書家都會被朋友們當成鑒賞的專家,從側面反映的問題便是群眾對藝術品鑒能力不夠。也恰是如此,才會給那些打著藝術傳承的旗號進行招搖撞騙的偽藝術家提供滋養的土壤。
景點「書法家」的猖獗與景點管理部門不無關係,景點管理部門在出租攤位時僅考慮盈利問題,以攤位租金作為主要審批標準,忽略了帶有弘揚傳統文化功能的書法從業者所需要的藝術水平,管理者在源頭沒有對此類攤位進行嚴格約束,呈現在群眾面前的必然是一片亂象。管理者的藝術品鑒能力缺失也是景點書法參差不齊的一個主要原因,管理者本身就不具備藝術鑒賞能力,又怎麼去進行管理呢?
糾正書壇的敗筆是一個需要多方面齊頭並進的繁瑣工作,媒體方面應加強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宣傳,群眾在廣泛汲取此類營養之後,耳濡目染,自然會培養一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政府方面應加強對書法的普及教育,讓群眾可以接觸到正統的書法教育,同時加強對民間藝術團體的監控力度,取締一些靠賣頭銜和虛假宣傳而盈利的民間藝術組織,避免偽書法家打著各類民間組織的團體名號進行招搖撞騙。媒體和政府的宣傳與調控,不僅僅是一面文化傳承的旗幟,更是傳承書法的主心骨。
水平參差不齊的景點書法是每一位書法藝術工作者都務必認真對待的問題,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書法愛好者有理由也有義務去承擔起書法傳承的重任,這不僅僅是一個機遇,更是所有書法愛好者共同面臨的挑戰,應身體力行地宣傳正統書法。讓群眾愛書法的前提是先讓群眾懂書法,提高群眾的藝術鑒賞能力之後,雜耍類(如在水裡寫字、倒著寫字、拿鼻孔寫字等)、老幹部體等諸如此類景點書法的現象就不會得到群眾的支持,書法傳承的環境也會變得越來越有利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對於書法愛好者本身來說,藝術品鑒能力在書法學習和書法收藏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讀懂書法中的「俗」與「雅」,看清書法中的「丑」與「媚」,紮根於優秀的傳統中去汲取營養,方可練得一身武藝縱行天下。
※第十屆中國重陽書畫展臨沂賽區展出作品選刊
※【當代名家】——倪進祥
※秋月說草蟲、藝術本身是純粹的、入眼清涼
※【仰望書聖】
※【書理畫論】——唐代隸書淺論(2017年第36期)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