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以,當我們在聊天的時候,我們在聊什麼?(1)

所以,當我們在聊天的時候,我們在聊什麼?(1)

看不見的自己一文的修改版

01:人們有太多的「自己」沒有被看見

我很喜歡一本書的名字,它的名字叫——《百年孤獨》。喜歡它不是因為內容,而是它的名字。因為動機膚淺,所以像讀很多偉大著作一樣,花了三個多小時「看」完了,對「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這一說法無甚感覺,倒是18個奧雷里亞諾讓我印象深刻。也許,正是18個奧雷里亞諾證明了洪荒歲月里,沒有任何人的孤獨,是孤獨的。在孤獨這條路上,你從來不孤獨,在不被理解和體貼這座監獄裡,你不是一個人。

於是,孤獨且不被理解的我,終於決定靜下來,和孤獨且不被理解的你們聊一聊:為什麼我們都努力地說了話,卻無法彼此理解?

先舉幾個例子:

「我實在痛得受不了了,我要剖腹產」——「大家都一樣啊,哪個女人不生孩子?」

「這段時間實在太難熬了,生意沒有起色,門外都是債主」——「創業哪有不艱難的?」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幹得比驢多,老闆摳門同事事多考核嚴格,這活我不想幹了」——「打工不都這樣嗎?」

……

這是「XX不都XX」系。

第二系是:「我當初也……不過……」

「我失戀了,感覺好難受,每天哭著睡,哭著醒」——「唉,我當初跟我男朋友分手時也和你一樣,以為沒他活不下去,不過你看,我現在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

「小時候父母動不動就吵架,動不動就責打我,所以,我現在很內向,自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我還不是挨過打,我爸打過我好多次,不過你看,我現在跟他們關係可好啦。你主要是自己心裡放不下怨恨,那時候的人都挨打。」

「最近倒霉透了,先是父母住了院,後是孩子學校的事沒了著落,老婆還叫嚷著買車,感覺快崩潰了」——「男人一到中年都這樣的啦,我當初父母做手術沒錢,孩子又要上大學,公司一直資不抵債,不過你看,不都熬過來了嗎?」

第三系是:「XX曾經比你還慘……」

「我感覺,我的臉太不對稱了,內心真的很自卑」——「我沒看出哪兒不對稱,我這臉上還有大傷疤呢……」

「兒子的精神病是沒救了,我這輩子也沒有什麼盼頭了」——「你可比別人有福多了,你的女兒孝順,不光把你接了過去,還給你兒子治病。你看那XX的家裡人,家裡病一個扔一個,還有一個老婆婆,都快七十了,還要照顧五個先天性癱瘓的兒子。」

……

第四系是:「別人家的孩子」

這系通常發生在領導與下屬、父母與孩子之間。你取得了成績,內心當然會生出一分對自己的認可感,然而單是自我認可,並不是絕大多數人前行的動力。我們永遠需要同伴如父母、親友、同學和伴侶等各種交織在一起的龐雜人際關係網認可(所以說那些叫人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的人,真是又誤了一波子弟),對自我認知匱乏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被需要的力量會促使我們砥礪前行,

被認可的力量同樣會鼓舞我們砥礪前行,

因為那正是我們自身於同類的價值所在!

所以每一個努力了力的人,都在強調自己的付出,每一個辛苦著的靈魂,都渴望自己的努力和努力過程中的艱辛被大家看見。這並不是說他們想要求助,而僅僅是因為他們渴望自己有價值,而這些價值,可以被看見。

這系通常的表現是:

「爸爸,你看,我把這些活都幹了」——「幹了就幹了吧,有什麼了不起,一點兒都不懂得任勞任怨,人家XX家的女兒每天5點就起來賣菜了……」

「媽媽,我考了第一名」——「這有什麼,XXX考試全校第一……」

「老婆我加了1000塊錢工資」——「人家XX的老公,一天掙的比你一個月掙的都多」或「XX加了3000」

還有很多別的系的,「你喜歡就好……」「玩得開心就好……」「我相信你一定能……」「你應該……」

「媽媽,今天我們隊拿了第一名……」——「玩得開心就好……看你衣服都汗透了,趕緊去換。」

「老公,你看這件衣服怎麼樣?」——「你喜歡就好……」

「明天就要去電視台了,我還沒有準備……」——「你那麼有才,我相信你一定能把這期節目做好……」

「公司考核太嚴了,上個月的工資還沒有發……」——「你應該去勞動局靠你老闆拖欠工資……」

有沒有看出一點兒什麼?

是的,兩個對話人之間,渴求被理解被懂得的那方,感受被「友好」地否定了。所有的回應表達的都是「你的那點事都不是事兒」、「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或「我不想知道更多,咱們不講你了吧」。傾訴者積累起來的一連串情緒,剛剛一打開閘口,就被強行截斷了,感情和感覺完全還沒來得及釋放。

話就這樣聊死了,是的,我們感覺到了別人的愛與關心,但是我們感覺不到溫暖和被在乎。那麼多還沒來得及,就這樣沒了借口。

TA都這樣說了,算了吧,我還是不說了,反正,說了TA也不懂/不聽/裝不懂……

人們那些沒有被看見的「自己」,很快零落成泥輾著塵,從此,黃沙之下只有努力在看和希望被看的模糊身影。

02:那些關愛你但卻從來讓你感覺不到被關愛的人

他們當然是關愛我們的人,願意花時間聽我們傾訴,還能表達自己的愛與友好。關心人,安慰人不只是有愛心、善心就萬事大吉,否則居委會的大姐大媽早就成了顧客盈門的心理醫生。我的一個作者,北大積極心理學教授汪冰舉了一個例子:

如果朋友向你傾訴,「我真是倒霉透了,談了兩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給甩了。哎,我真想一死了之!」,你會如何安慰他呢 別急,先想想再看下面的選項。

A. 你怎麼這麼想,一次失戀就成這個樣子,也太沒出息了。

B. 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沒有什麼跟她和好的辦法

C. 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過兩次啦。

D. 不用這麼難過,俗話說得好,天涯何處無芳草,改天我幫你介紹一個更好的。

E. 談了兩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所以覺得活著沒意思了?

F. 你會走出來的,不會有事兒的,時間會治療一切的創傷 。

H. 其實,你還是挺幸運的,你還有家人和朋友。

J. 唉,我完全了解你的感覺。

K. 其實,杯具過後肯定會有好事情發生的。

只有極少數人會選E,因為它看上去就像一句廢話,但是E卻是所有選項中最讓人舒服的回應。不信的話,你就把自己放在受傷者的角色上,把每一句都念給自己聽聽,看看到底哪一句讓你最感「被關心」呢?關懷他人的內心更像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體,弄不好是不僅里外不討好,還會弄巧成拙,傷及無辜。所幸只要用心,我們每個人都能學上兩招。

我們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跟別人交流或安慰別人,只需要你表達出「我理解你的感受,你不是一個人」、「你的事兒都不是事,別人/我也如此經歷過,沒有什麼大不了」和「我(假裝)理解你的感受,所以沒什麼大不了,該幹嗎幹嗎去」,

上面的選項J,說它的有時還會被作為一種做作的恩惠,儘管你真的可能「理解」。但是,人都是事中淫如魔,事外聖如佛的,就算你在同樣的經歷中有過更深的痛苦,這麼說還是很可能激怒對方,甚至得到回敬,「不,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的痛苦!」

感覺自己理解別人時,記住下面幾句話:

事中淫如魔,事外聖如佛;

子非魚;

站著說話腰疼也沒人信。

這是為什麼呢?

「我理解你的感受」,讓講話者覺得自己的感受不再是獨一無二的,或者值得進一步認真探求和審慎對待的,談話者自然覺得沒有受到重視,更沒有了說下去的興趣和動力;而且這句話也沒有真正回應傾訴者的真正感受,只是籠統的一言以蔽之,讓對方覺得枯井投石沒有得到想要的關切,只好轉移談話中心了,或無話可說了。

這些話雖然並沒有主觀的更沒有惡意的對人的傷害,但是,它們對人的傷害,有時並不比簡單粗暴的反對和責罵小,只是因為溫和,一般不會招致激烈的情緒抵抗,但這不妨礙這些交流之間很快會建立起柏林牆,那些尋找你理解、看見的心靈,在你隨便的「安慰、誇獎或鼓勵」之下,選擇了對你封閉。

所以不如使用情感反射性問句,確認你在對方話語里感受到的情緒。比如跳樓的產婦,如果能聽見「我們原本以為可以正常生產,但沒有想到你會這麼痛,還能再堅持嗎」,興許反應不會那麼極端。我們要對對方表示進一步的好奇、關心和特殊性認同,要避免先入為主帶來的誤解和怨恨。

一切對對方感受的屏蔽,都會增強對方的無力感、無助和絕望感,當別人處於苦處時,身為親友的我們需要的不是「我對你的痛苦感同身受,忍一忍就會過去,或我也經歷過,沒什麼大不了」,而是「我沒有想到你會比別人更痛一些,更需要特別照顧一些……」

03:你會沒事兒的,時間會治癒一切

想想吧,如果你剛遭遇了人生的很大不幸,四處求助求安慰,但別人卻只能安慰你,你是不是也會覺得對方站著說話不腰疼呢?選項A和D類似,表現的是好為人師的我們,熱衷但又馬虎地安撫情緒低落的朋友,反正自己不痛,說句「這沒什麼大不了」於我們來說真的沒什麼大不了。不過,這句話不僅會讓對方感覺自己不被理解,好像正在經歷的苦難純屬無病呻吟,從而產生我是不是太作了,我是不是太矯情了,我怎麼這麼懦弱啊……等無法接受自己當下感受的心理,也會讓朋友覺得自己太過敏感,太沒出息,本來就已經不幸,再加上自我指責,產生的絕望乏力感越強。

時間確實會淡化一切,但用來安撫糾結的人時,就很沒有人性了。有一句話說,每一個痛苦糾結的人都在用內心戲拯救自己,我們如果不正視他們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自我突破的話,有的安慰和鼓勵,不僅毫無人情可言,有時簡直可以算得上故意誤導眾生。我們本為依戀而生,沒有他們也沒有我們自己。所以我們渴望別人關注自己,理解自己和幫助自己都太無可厚非了。有些愛恨情仇會跟隨我們一輩子,而且在發生的當下,我們更是無法相信它們能隨時間而消褪,一句輕飄飄的時間會治癒一切,或他們就是會對你不好所以你要獨立,實在都是對生命的侮辱。這不過又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接納對方的感受和想法(比如自傷、報仇)並不等於認同他們的觀點和行為,但是疏導卻是最基本的功課之一,疏導,一定要先疏再導。讓他人覺得,自己確實經歷的感受是個性化的,要特殊對待的,也讓他人相信,自己的經歷無論是糾結的,還是不平凡的,可以得到認可,也在他們求助時,能得到支持他們的外力的支持。只是自己的糾結和痛苦,難過與煎熬,別人無法替代,也沒資格言說。

認可他們經歷是個性化的;

幫助他們可以尋找的幫助;

告訴他們內心戲中的折騰只能自己去折騰。

這便是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

他們來找你訴苦,不是為了聽你隨便說一句「時間會治癒一切」。至於「想開點兒,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是感人。我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知道你小時受了很多苦和冤,但是你都這麼大了,想開點吧,畢竟吧啦吧啦吧啦……」這句是我們經常用來勸慰別人的話,卻也是最是招人討厭的,「想開點兒,廢話,我也想呢,換你是我你試試啊?」而之後關於你還是如何如何幸運的補充更是屬於嚴重找抽。因為這基本上沒有把對方的苦難當回事兒,明明是企圖讓對方感覺自己實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更找抽的就是「我認為你應該……」

幫助別人往好處想是對的,但我們往往很難尊重對方的節奏。

在痛苦中或巨大的壓力之下,人們的注意力會變得狹窄,最需要關懷是耐心和陪伴,只能等對方情緒緩解一二,再回顧生命中亮色。

更搞的是:我們對別人的關心,經常演變為對別人人生的指手畫腳,很少有人看到,情緒是一切自保功能的基礎,如果一個人在傷痛中的情緒無法被釋放,它就會變成憤怒的傷害,也許是傷害別人,也許是傷害自己。所以,從精神到生理的疼痛一經表達,它首先追求的是釋放,而我們不應該對一個處於苦痛中的人表示:「你很正常,雖然很痛,但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所有類似觀點的全部作者,都是在阻止別人情緒能量的釋放,我不知道看的人會有多少覺得真的說得很對。

大概最近只有,你看,一切都是你嫁錯人的錯了。這雖然也能有一些情緒共鳴,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共鳴。

我所能祈願的是:我們看到了忽略,也渴望共鳴,但不只求別人為我鳴。

04:所以,當我們在聊天時,究竟在聊什麼?

魯迅有篇文章叫《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原文如下:

奴才總不過是尋人訴苦。只要這樣,也只能這樣。有一日,他遇到一個聰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說,眼淚聯成一線,就從眼角上直流下來。「你知道的。我所過的簡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這一餐又不過是高粱皮,連豬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這實在令人同情。」聰明人也慘然說。

「可不是么!」他高興了。「可是做工是晝夜無休息的:清早擔水晚燒飯,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張傘,冬燒汽爐夏打扇。半夜要煨銀耳,侍候主人要錢;頭錢〔2〕從來沒分,有時還挨皮鞭……。」

「唉唉……。」聰明人嘆息著,眼圈有些發紅,似乎要下淚。

「先生!我這樣是敷衍不下去的。我總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麼法子呢?……」

「我想,你總會好起來……。」

「是么?但願如此。可是我對先生訴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經舒坦得不少了。可見天理沒有滅絕……。」

但是,不幾日,他又不平起來了,仍然尋人去訴苦。「先生!」他流著眼淚說,「你知道的。我住的簡直比豬窠還不如。主人並不將我當人;他對他的叭兒狗還要好到幾萬倍……。」

「混賬!」那人大叫起來,使他吃驚了。那人是一個傻子。「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間破小屋,又濕,又陰,滿是臭蟲,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穢氣沖著鼻子,四面又沒有一個窗……。」

「你不會要你的主人開一個窗的么?」

「這怎麼行?……」

「那麼,你帶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動手就砸那泥牆。

「先生!你幹什麼?」他大驚地說。

「我給你打開一個窗洞來。」

「這不行!主人要罵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來呀!強盜在毀咱們的屋子了!快來呀!遲一點可要打出窟窿來了!……」他哭嚷著,在地上團團地打滾。一群奴才都出來了,將傻子趕走。

聽到了喊聲,慢慢地最後出來的是主人。

「有強盜要來毀咱們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來,大家一同把他趕走了。」他恭敬而得勝地說。

「你不錯。」主人這樣誇獎他。

這一天就來了許多慰問的人,聰明人也在內。

「先生。這回因為我有功,主人誇獎了我了。你先前說我總會好起來;實在是有先見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興地說。

「可不是么……」聰明人也代為高興似的回答他。

文中的奴才,明明是自己處處訴苦,害人以為他需要幫助,但別人真幫助他時,他竟然倒戈相向,是不是很像社會中的絕大多數?很多人感覺自己委屈了,四處找人訴說,但若你真給他們出主意,或按你的主觀的片斷的信息去幫助他們,你會得到的也是倒戈相向。《愛情保衛戰》里已經有好幾對奇葩情侶訴完苦,主持和相關指導老師勸分後,他們怒道:「我們是找你們來聽我們講清自己我們究竟怎麼回事的,不是來聽你們叫我們分手/離婚的。」和上文中的奴才一模一樣:「我只是需要把自己展示給人看」,這是前一句,後一句是「你只需要贊同我就好,認可我就好,相信我的感受是真的就好……」其隱含邏輯是「我需要的是聽眾和觀眾,別的你可千萬別多管閑事……」

然而這僅是說在大多數時候如此,有一部分真的想求助也會混雜其間,哪一部分是「我想秀秀我自己」,哪一部分是「你看我處境挺不好的,方便幫助(安慰)下嗎」等分辨界限的模糊,就成了製造人際混亂的主要幫凶。

即使他們真的明明白白地在求助,即使我們真的「幫助」他人,但能否好心有好報卻又是個未知數。通常可能遇上的情況是:

渣男太壞了,出軌還家暴,我該怎麼辦—?

那你為什麼不跟他分手啊,分了!

我不是來聽你叫我和男朋友分手的,我只想問你有沒有辦法讓他不出軌,不家暴!

老公太不負責了,從來不給家裡生活費,孩子哭死了也不抱一下,婆婆還成天找我碴……

這樣的家有什麼好留戀的,趕緊轉移資產離婚。

我不想離婚,我想我老公有責任一點,懂得為家裡做壽點什麼,在婆婆為難我時站到我一邊……

孩子太不聽話了,成績拖全班後腿不說,從來不會收拾下自己的房間……吃個飯還得追著喂……

那你別給他收拾別喂他啊,臟日子他自己過,餓幾天自己自然知道吃了……

那怎麼行,孩子是沒有自控力的……

現在的員工越來越難管了,一個二個都好逸惡勞,吃不得半點苦,一下班就準點走,從來不關心是不是有把當天的工作任務做完,還成天報怨工資低,福利差,動不動就跳槽……

那你漲工資,加提成啊,只要比同行業高出30%,利潤考核相應增加到40%,他們都不會走的。

那怎麼行,萬一他們來混個試用期就走了呢,難道他們不明白只要他們肯干,公司肯定虧不了他們的,再說,他們也需要個人成長吧?

感覺自己胖死了,每一個胖子心裡都住著一個只有80斤的瘦子,我要怎麼樣才能瘦下去啊?

少動嘴,多動腿,每天規定自己食量和運動量,堅持下去,肯定能瘦!

廢話啊,我就是控制不住嘴又不想運動才苦惱的,真羨慕那些怎麼吃都不胖的瘦子!

……

以上,一方是指望環境自動滿足自己的願望,而不是自己辛苦去改變,另一方則在強調其實你改變一點點就好了啦。然而我們彼此都沒有妥協,所有的交流都成了夏蟲不可以語冰,除了給彼此的交流增加障礙外,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寫到這裡時,我只想吃一碗四川的傷心涼粉,我承認都是孤獨惹的禍,大家的孤獨是同樣的無奈又深不可測,你講著你,我說著我,但是我們誰也沒有聽見過誰在說什麼。所以,交流的很大一個災難就是:雖然實力不同,頻道不同,卻有一樣的發言權利。

我們都困在了自己里,

情緒即意志,

然而情緒表達不清楚意志,

語言因語境和理解力偏差又會產生各種答案……

你看巴豆是毒藥,而老鼠看巴豆是美食。

所以我很厭惡語音交流,情緒化的表達曖昧費解,誤會太多,因此生出的事端更多。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是形成邏輯(一般意義上的,比如我要買衣服,所以你給點錢)清楚,目的明確的文字,讓相關人士看見,對方也應該把自己的想法與思考用文字表述清楚,或反駁、或補充,總而言之,足夠清楚,不浪費時間,不製造事端。

這麼說的原因是我實在吃了這方面的不少大苦頭,不說遠了,只說前陣剛到公司時,對公司周邊環境摸門不著,由於周末食堂不開門,便問同事哪兒可以吃飯,同事指著一個方向說你看順著這條路走到街上就可以了,他說話時,站在沒有窗戶的地方,我不好意思再問,只好用羅盤查看了下,大概是東南方。一出去傻眼了,往東南方去的,至少有三條路。後來我又問領導,附近哪兒有飯店,領導說對面就有啊。以我的刻板思維,對面的意思就是一條馬路的直線對面,頂多斜一點點。事實是,確實在對面,不過到對面後還要再走三百米。

肥是怎麼減的,沒吃的想肥也沒門。

連不帶情緒的語言都有這麼大的模糊性,更何況帶著欲辯還休的情緒的語言。

接下來:

不友好的傾聽者: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傾聽的能力?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程程 的精彩文章:

TAG:楊程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