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像,為啥年年換?

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像,為啥年年換?

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8周年,9月27日晚,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像換新。

施工人員動用了兩輛吊車和一輛貨車,取下舊畫像,將最新繪製的毛主席畫像懸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整個換像過程從9月27日的晚11時,到9月28日的0點05分,持續了1個多小時。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每年國慶節前夕,天安門城樓都要更換新的毛主席畫像,這個「慣例」已經持續了51年。

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天安門廣場備忘錄》記載: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高6米,寬4.6米,加上像框,總重量達1.5噸,這是在全國、亞洲甚至在東半球,也是最大的手工繪製的肖像;毛主席的畫像每年都要更換一次,一般是在八月「立秋」前後開始畫,到國慶時換上新的。

曾擔任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賈英廷,著有《百年天安門》一書,他撰文回憶:以1966年8月為分界點,之前,每逢重大節假日,天安門城樓上會懸掛毛澤東畫像;之後,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天天懸掛,每年國慶節前要更換一幅新的。

「很多人認為,毛澤東畫像是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被第一次懸掛的」,賈英廷稱:天安門上第一次懸掛毛澤東畫像是在1949年2月12日慶祝北平和平解放大會上,從1949年到現在的60多年裡,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經歷過「八次更迭」,即更換了八個版本的畫像。

據賈英廷回憶:最終確定的畫像版本,即第八版,依據的是毛澤東第四張標準像,是1967年10月1日掛上天安門城樓的,主筆是北京市美術公司王國棟。1977年,王國棟的徒弟葛小光接任主筆,直到現在。

王國棟還有一個徒弟邢秋成。他接受採訪時回憶,上世紀60年代曾成立領袖肖像組,80年代撤銷。「只留下我師兄葛小光一個每年畫一次主席城樓像,其他人幾乎都轉行了」。

邢秋成稱,當年王國棟繪製第八版畫像時,遇到不少問題,「油畫在強烈的陽光下照射會很容易褪色,最多堅持一年,這也是為什麼毛主席畫像每年都要更換的原因」,他說,「在上世紀70到80年代,繪製毛主席畫像主要使用的顏料都是天津美術顏料廠和上海美術顏料廠生產的國產顏料。為了讓紅色褪色慢,我師父用了一種叫做『中國銀珠』的高檔顏料,當時一般的顏料也就三四角錢一支,中國銀珠起碼在6角以上,這在當時是很貴了」。

此外,「因畫像過大,沒有整塊的畫布,要用幾塊畫布拼接在一起,因接縫不平,畫面上兩道直貫上下的稜子十分明顯,這就影響了肖像面容的美感。為解決畫布問題,師父與哈爾濱亞麻廠等單位合作攻關,終於試織出寬幅的亞麻油畫布」。

不少人問過邢秋成一個問題:為什麼不管你站在畫像前方的哪個位置,都會看到毛澤東的目光注視著你?

「答案一點也不神秘」,邢秋成說,「比如你看著鏡頭自拍,拍完之後從不同角度看,也會發現照片上的你一直看著現實中的你。毛主席照片本身就具有這樣一個眼神,如果繪畫者的基本功到位,準確地塑造和描繪,鮮明地表達主席的神態,畫出的畫像就會呈現這個效果。我師父(王國棟)的繪畫造型能力在行內確實很非凡。」

還有人問過邢秋成:有現代發達的技術為什麼天安門毛主席像每年還要畫家來畫?

邢秋成認為,「我想這既是我們的國家形象,也是我們國家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延續下來的傳統。這個傳統正是經過多個年代、很多人、多位老藝術家的不斷努力所形成的特有經驗、標準和流程,更是早已形成的一門特殊的繪畫技藝。再說,繪畫和照片不是一回事,大型肖像與一般油畫也不是一回事,因為每繪製一幅大型領袖像都需要畫家依照照片進行更準確、更深入地藝術表現,每幅大型領袖像都是一個要求嚴謹的大型油畫肖像的再創作」。

鏈接:天安門城樓毛澤東畫像經歷「八次更迭」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撰稿/新京報記者王姝  圖片視頻 浦峰 李強  校對:陸愛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事兒 的精彩文章:

背離中央的中央委員
黃興國們的辦公室長啥樣?
終身未嫁,少小出入中南海的她在特殊日子離世
孫政才的問題如何被發現?
武長順的匪氣

TAG:政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