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工」吳世昌先生 《<紅樓夢>探源》

「小工」吳世昌先生 《<紅樓夢>探源》

最近受人「唆使」,《紅樓夢》讀得昏天黑地,可也有好多地方讀得雲遮霧繞,不明就裡。有高人指點,若去買本白先勇或蔣勛關於「紅樓」的書來讀讀,或許就能豁然開朗。於是興味盎然地跑了多家書店,均難覓芳蹤。問其緣由,答曰:「不好賣」、「一般人不會看」。便順手拿了本吳世昌先生的《<紅樓夢>探源》。

讀著讀著,就感到了書卷裡面別有洞天,似有一股博雅淳厚、清新自然的學術氣息。文字風趣幽默,敘事自然流暢,論人入情入理,考證翔實辨證,讓人有一種曲徑覓幽、欲罷不能的求索之欲,一心想跟著吳先生走進「紅樓」,一探「花柳繁華之地 ,溫柔富貴之鄉」的秘密。

01自謙「小工」的紅學家

為其著作所撼,覺得吳先生決非等賢之人,一點網路,果不其然,大名所在皆是。吳先生字子臧,浙江海寧人,著名漢學家,猶以紅學研究著稱。1926年入燕京大學專攻英文,四十年代赴牛津講學,1962年毅然去洋歸國,任職中科院文學研究所。,

《探源》是一本文史考證之書,也即考證《紅樓夢》的本來面目。研究紅樓夢本非吳先生的專涉領域,但吳先生卻長於訓詁,雅愛詞學,這自然為其後來研究紅學,成就卓然奠定了基礎。1954年,國內開展了一場名為「《紅樓夢》研究批判」的運動,在這個批判運動奏凱之後,吳先生便開始默默走上了對《紅樓夢》的考證之路,這一走來,便是三十多年。

那時的吳先生還在牛津講學,於講學之暇,窮數年之功,憑其深厚的考證學功底,就當時手頭有限的資料,爬羅剔抉,分析比較,用英文完成了《探源》這一巨著。巨著甫一問世便引起轟動,隨即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刊印發行。全書按照吳先生考察的五個步驟分為五卷,即抄本探源、評者探源、作者探源、本書探源和續書探源。綜覽紅學領域,此書可說為當時的研究另闢了一條蹊徑。上世紀九十年代《探源》的中文版問世,我所看到的這本《探源》,便是吳先生著作中文版的節本。

一部偉大作品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動人的情節,更在於其所蘊藏的深刻道理、人文意趣和價值啟迪,在於作者宏闊廣博的視野。吳先生的「探源」,對小說本意和小說的結構進行了較多鉤沉,與時下流行的「全」本《紅樓夢》多有不同,給人以博大精深、耳目一新之感。這裡面,融匯著吳先生深厚的學術素養,體現著吳先生敏銳的洞察能力,更張揚著吳先生「探本求源」的治學精神。

身為紅學大家,一切讓考證說話,被吳先生視為治學之本;而強烈的求異創新意識,則是他孜孜以求的不竭動力。以徹底弄清《紅樓夢》原書及作者的若干基本問題為目標,就決定了吳先生《探源》的主旨,也決定了其多方考據實證的艱難歷程。在《探源》一書中,吳先生從《紅樓夢》和「脂評」的基本線索出發,經過深入考證和創新思維,指出了紅學史上「自傳說」的繆誤,指斥了高鶚對曹公原稿的擅自改動,首次提出了關於《風月寶鑒》「小序」的問題等等。英文版《探源》一書,一寫就是三年,它以考證為主,兼論思想內容及某些藝術上的問題,見人之未見,發人所未發,使其中的一些「冤假錯案」得以平反昭雪,讓其中的許多「山重水複」變得柳暗花明。究其因,根本就在於其嚴謹細緻的考證態度,不迷信權威,不人云亦云的探源精神。

雖然博學多才,著作等身,但吳先生卻從不顯山露水,而是自稱「小工」,默默耕耘。三十年來,吳先生獨闢蹊徑,研究和解決了有關《紅樓夢》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為後來者正確認識評價這部小說提供了先決條件,或者說,為後來的紅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如《石頭記》不同抄本的組成及年代、關於評者、作者及生平、高鶚對前八十回的篡改、關於後四十回與曹雪芹殘篇等等。可吳先生卻自謙地說:「我自知不是建築師,只能把修造上層建築這份工作讓給比我高明的人去承擔。我只是一個小工,把基石從山坳水涯找得來,放得平正,已算盡了我的能力。」

可見,自謙「小工」的吳先生,實乃集文章道德於一身的一代學者之典範。

02一睹《探源》中的精彩片段

吳先生在《探源》一書中,本著嚴謹治學、充分考證的原則,對《紅樓夢》諸多疑問進行了考證研究,如「大觀園」的原址,後三十回作者的未完稿和佚文,曹雪芹寫紅樓夢的原定計劃,前八十回中的若干問題以及後半部相關故事的探源。茲掇錄幾處吳先生關於《紅樓夢》原稿「探源」的精彩片段於次,以饗學習和探究。

——黛玉之死

曹公原稿後半部中,無疑有黛玉之死和寶玉極不情願地與寶釵成婚的故事。《紅樓夢》十二支曲子的頭兩支已經交代清楚了,只是不清楚黛玉是不是高鶚續補的那樣,在寶玉舉行婚禮的那天死去。從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註解來看,寶玉應該是在黛玉死後不久結婚的。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前句講黛玉之死,後句講寶玉結婚。吳先生認為曹公不忍讓黛玉死的太早,更受不了讓無辜黛玉來分擔行將降落賈府的種種磨難,所以曹公安排黛玉在第八十回之後不久死去。

曹公在第一回就鋪設了還淚之說,黛玉前身為絳珠草,得到寶玉的前身石頭的灌溉照拂,絳珠草因此設誓,下世為人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所以書中黛玉動輒流淚。第七十六回,黛玉與湘雲中秋聯詩,黛玉用詩句「冷月葬詩魂」對湘雲的「寒塘渡鶴影」,就是曹公鋪設的黛玉夭逝的預兆。及至寶玉鍾愛的丫頭晴雯(黛玉的影子)死後,寶玉在第七十九回對晴雯的憑弔也是黛玉之死的伏線。

因此,黛玉之死應該在第八十回之後不久,黛玉死後,《紅樓夢》也不會戛然而止,後面還有賈府沒落等許多故事要說。

——鳳姐的下場

在《金陵十二釵》簿冊中,鳳姐被畫成一隻棲在冰山上的雌鳳,配詩「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吳先生認為「一從二令三人木」中的「人木」二字可合成一個「休」字,他認為曹公原稿中鳳姐的下場是被賈璉休掉,但高鶚的續補中卻根據「哭向金陵事更哀」拙劣地讓鳳姐死前在病榻上不住嘴地胡言亂語,說要「到金陵歸入冊子里去」,吳先生認為高鶚可能沒有注意,也可能沒有看懂上一句最後兩個字的含義。

《紅樓夢》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釵正冊」的雌鳳一畫和其配詩以及警幻仙曲的第九隻「聰明累」都預示了鳳姐這隻雌鳳一生的下場。畫中的冰山是關於宰相楊國忠的典故,指一種短暫的靠不住的權勢和氣焰;第九隻曲子是說鳳姐費盡心機算人,最後反算了自己。但高鶚續補時卻忽略了曹公原定計劃中的這一情節,安排鳳姐在賈府境況依然良好的條件下自然病故,與曹公原定計劃不符。

——巧姐的歸宿

鳳姐在主持榮國府家政的鼎盛時期,曾賜恩施惠於劉姥姥,劉姥姥第一次帶著外甥板兒來到賈府,鳳姐給了姥姥二十兩銀子。過了些日子,姥姥帶著自家的土產來感謝,在賈府住了幾天,還給鳳姐的女兒大姐兒取名「巧姐」,「巧」有「巧合」之意。姥姥解釋:「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呈祥,逢凶化吉,都從這『巧』字上來。」曹公原故事中,巧姐最後是落腳到劉家的村子,嫁給了劉姥姥的外甥板兒。而高鶚續作中關於巧姐後來嫁給一個中了秀才的富紳之子為妻的故事,顯然也與曹公的原計劃不合。

——寶玉的婚後生活

寶玉最後娶的是寶釵,但寶玉愛的是黛玉,其實不愛寶釵,寶釵通過自己會籠絡人心而贏得了這場婚事。寶玉其實也不喜歡襲人,尤其在晴雯死後就有些明朗化了。

寶玉婚後不久,襲人離開賈府嫁給了蔣玉涵,曹公原手稿中,襲人是在寶玉出家為僧後才離開嫁給蔣玉涵的。而高鶚續作中,襲人離開時寶玉仍和寶釵生活在一起。俞平伯先生認為襲人是在寶玉潦倒後,在寶玉的允准下嫁給蔣的。吳先生則認為是寶玉按照自己的心愿,把怡紅院包括襲人在內的所有丫頭都打發回家,只留下了麝月一人。

寶玉婚後另一大事是賈府被抄家以及他和親屬一同下獄,最後被昔日丫頭茜雪和紅玉救出。寶玉出獄後,襲人和丈夫蔣玉涵前來照應和接濟寶玉夫婦,蔣玉涵外出唱戲掙錢,襲人在家「侍奉」寶玉夫婦,因此花襲人被評為「有始有終」。

這期間還有寶玉「失玉」的故事,這事被說成「誤竊」,經鳳姐在穿堂門前掃雪「拾」得,最後由甄寶玉「送」了回來。吳先生認為這事當發生在寶玉出獄之後,蔣玉涵和襲人回來「供奉」之前。因為鳳姐失寵受辱淪落到掃雪的地步,襲人也離開賈府。鳳姐拾得玉後,帶回了金陵,最後由甄寶玉進京送還。玉的復歸很可能促使寶玉「頓悟」「前生」,看破這個給他帶來諸多煩惱的塵世而出家為僧。吳先生分析曹公的用意大概是:一經「真我」送回失玉,賈寶玉就恢復靈智,識破俗世的污濁,達到徹底的解脫。

自謙「小工」的吳世昌先生8歲喪母,10歲喪父,12歲小學沒讀完便被送到中藥店當學徒,憑著勤奮好學的精神,最終自學成才,成為影響深遠的漢學家、紅學家、詞人等。其《探源》一書,吳先生對所有材料「都經過殫精竭慮、窮根究底的審查,論證的邏輯始終是可欽佩的,也幾乎是令人信服的」。著名史學家繆鉞教授在吳先生的一副輓聯里說:「深究紅學超群類,更向詞壇張一軍。」這也許是對吳先生一生學術成就的最好概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樹上的烏啼 的精彩文章:

TAG:樹上的烏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