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廣東人抗戰不給力:這支部隊打得日本人都說自己丟臉
近年來抗戰劇越來越多,也讓我們認識了越來越多非中央軍的地方部隊在抗日時做出的莫大犧牲和莫大貢獻,這其中最有名的兩支地方軍自然是川軍和桂軍。
可是地方經濟大省廣東,一直走在中國看世界的最前沿,可以說是中國最富裕的地方。可是在世人眼中,廣東人就是賺錢厲害,還有就是什麼東西都吃,打戰卻是孬,不厲害,別說兄弟省份廣西了,北邊的湖南人也要壓廣東人一頭,更不要提「無川不成軍」的四川人了。
那麼廣東人是不是真的在抗戰時沒什麼貢獻呢?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貢獻一樣很多,一樣是中華好兒女。在這楊帆就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在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中,東江抗日根據地是華南敵後最早建立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黨史資料記載,東江縱隊從日寇鐵蹄下解放了大片國土,先後建立了7個縣級政府和一批區、鄉抗日民主政權。在遠離黨中央、遠離八路軍和新四軍主力的艱難情形下,東江縱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一萬多兵力的抗日勁旅。據不完全統計,東江縱隊共作戰1400餘次,殲敵9000餘人。
1945年,朱德總司令在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百花洞村位於東莞大嶺山鎮以西4公里左右,因住有黃、陸(「綠」的諧音)兩姓村民,猶如百花盛開時的兩朵花,村後的馬山有個龍岩洞,故名百花洞。1941年夏,這裡打響了一場持續兩天一夜的百花洞戰鬥。
資料記載,1941年6月10日,駐紮在莞城的長瀨大隊400餘日軍和部分偽軍,在大隊長長瀨率領下,兵分兩路,準備在11日拂曉合圍偷襲大嶺山百花洞村。偵得情報後,游擊隊搶佔百花洞西南的小山頭制高點準備迎敵,同時在百花洞東大公嶺搶佔有利地形埋伏起來。
日軍自以為此次行動神不知鬼不覺,豈料還未到達百花洞就遭遇伏擊。長瀨大佐騎著高頭大馬帶領部隊從北面直撲過來,不料剛進伏擊圈,就被游擊隊一名戰士連發幾槍擊中,應聲倒地。日軍瞬間慌了陣腳,有的倉惶跑到了荔枝園,有的卧倒在田溝里抵抗。
「聽到槍聲,百花洞附近各村的群眾聽說鬼子被包圍了,也紛紛拿著鋤頭、扁擔和木棒登上山頭前來助威,爆炸聲和喊殺聲響徹山間。日軍被包圍起來,龜縮在陣地等待救援。」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專家王國梁說,第二日下午,日軍收到情報後,從廣州、莞城派出1000多日軍增援,才把被包圍的日軍解救出去。
經過兩天一夜的戰鬥,日軍大隊長長瀨被擊斃,日偽軍官兵五六十人被擊斃擊傷;游擊隊繳獲長短槍10餘支、彈藥輜重一大批,還繳獲了幾匹戰馬。在廣州的日軍首腦事後哀嘆:「這是進軍華南以來最丟臉的一戰。」
位於東莞鳳崗鎮沙嶺村的老虎山,是當年東江縱隊獨立第三中隊(代號「飛鷹隊」)「小鬼班」五少年犧牲的地方。
「小鬼班」班長黃友,年僅17歲,東莞鳳崗德嶺人。他和其戰友的遺體,如今就葬在東莞鳳崗革命烈士陵園裡,蒼松翠柏,安靜肅穆。
廣九線橫貫東莞,是南方一條重要的鐵路線,日軍的物資武器裝備調動,全靠這條線路保障。1938年,日本侵略者從大亞灣登陸後很快佔領廣州,隨即派重兵駐守廣九鐵路線。1943年冬,飛鷹隊奉命進入廣九鐵路東側廣大地區開展游擊戰。
在位於深圳坪山的東江縱隊紀念館裡,解說員向我們講述了「小鬼班」英勇阻擊日兵的事迹:1944年7月22日,飛鷹隊在潭屋村殲偽警中隊的戰鬥後,迎著10級颱風和暴雨,向雁田撤退。戰鬥作風勇猛的「小鬼班」擔任尖兵隊,不料在老虎山腳沙嶺村附近與日軍藤本大隊主力400餘人遭遇。敵人很快佔據了有利高地,我軍被暴露在一大片開闊的稻田地帶,形勢非常不利。
在黃友的指揮下,「小鬼班」打退了日軍的數次進攻,順利掩護後面的大部隊撤離,但終因寡不敵眾,傅天聰、尹林、賴志強、李明等先後犧牲。激戰一個多小時後,黃友大腿被打斷、身負重傷。最後時刻,他將駁殼槍和掛包里的《黨員須知》埋入稻田淤泥里,奮力向敵人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直至光榮犧牲。
戰後,飛鷹中隊收集黃友等烈士的遺體,找到黃友塞在淤泥里的手槍和《黨員須知》。全體隊員無不痛哭失聲。兩個月後,他們用自製的定時地雷,在石馬橋巧妙地放置在敵碉堡內,全殲日軍一個班,用繳獲的歪把子輕機槍等武器,奠祭英雄黃友。
1944年12月23日,延安《解放日報》第一版刊出《東江縱隊五少年英雄以一當百光榮殉國》的報道。五位英雄少年,就是東縱第三大隊飛鷹隊的「小鬼班」。一群20歲不到的少年,用稚嫩的雙肩擔負起國家興亡的重任,深深感動著後人。
不僅是正面的抗戰,在支持抗日將士上廣東人也貢獻頗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經典的系列電影《黃飛鴻》。
關德興老爺子是扮演黃飛鴻最多的影星,沒有之一。可能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個演員,其實他也是抗日英雄。他是一位優秀的粵劇表演藝術家,在抗日時期一直做義演,為抗日募捐,因功還被國民政府授予了少將參議的頭銜。
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將軍的兒子曾德平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在當時惡劣的條件下,游擊隊得以生存發展,靠的是無數舉家參加抗日的愛國群眾,以及港澳同胞、海外華僑的無私援助。「爺爺做海員時辛苦攢下了一些積蓄,回國後在老家購置了10多畝土地。游擊隊組建時,連吃飯都成問題。為了解決部隊的燃眉之急,父親說服母親,將土地全部變賣了。」
正是那一輩人的共赴國難,才讓我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在那個年代,我們中國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為抗日的勝利做出了每個中華子弟都應該做的事情,雖然廣東人可能在犧牲人數方面不及廣西人、湖南人、四川人、也不如北方人,可是我們都是中國人。
只要有侵略者膽敢再次侵犯我們神聖國土,我們依舊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將他們趕出中國!
※此仗紅軍陷入絕境 朱德率警衛排去肉搏 連毛主席都親自端槍上陣
※蔣介石四段婚姻,三次失敗,宋美齡就靠這一招俘獲蔣介石芳心
※紅軍史上最激烈一戰,朱德竟然親自做了這件事
※風雲六世紀——南北朝末期的牛人們
※粟裕不上朝鮮戰場的真實隱情
TAG:lishi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