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泥鰍和南瓜之類上不得酒席,書法大道五千年

泥鰍和南瓜之類上不得酒席,書法大道五千年

過去,老百姓講,泥鰍和南瓜類上不得酒席,意為不夠講究,或者說不叫個菜,而簡牘碑誌等若干新發現,有少數是欣喜可寶者,而多數卻是泥鰍和南瓜類。而有些人卻棄書法大道五千年於不顧,而浸於其中自誇其能、沾沾自喜者,是捨本逐末,是好奇尚異,是十分可笑的。

要知道中國書法史,是有傳承的,是有記載的,歷代法書就是明證。實用與藝術融於一爐而登峰造極的是楷行草,這才是中國書法史的主線,這才是中國書法的主流,這才是中國書法的規矩,所謂書法有史、書法有法也。

書法無法的真實意義就是不為法縛,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書法無法就是從規矩入,從規矩出,最後自成規矩。

四川新都寶光寺,有清人何元普撰聯: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非法法也」、「不了了之」的觀念,卻是大境界和大智慧。《金剛經》說:「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種種,乃是度人之筏,倘若已經了悟,自然要舍舟登岸。

書法有法。無論碑帖,用筆千古不易。所謂我手寫我心,是人生境界,也是書法境界。我書意造本無法,「書法無法」,非表面意義也,正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有法才能無法,無法正是有法!

禪宗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一落言詮,便是下乘,然而其經籍又浩如煙海。這看似矛盾,卻又不得不爾。沒有形式,內容是無所憑依的。就書法而言,初期書論,鮮及執使轉用的細節,大概宋以後,書論越來越形而下之。形而下之的結果是,說得越來越具體,然而書法卻並沒有越來越進步。這書法與佛禪相通之處,所謂不可說也。

一藝升沉,自有因緣。書法的盛衰,也自有氣數。

銘石之書,大盛於東漢,再盛於北魏,到唐代與文人書、寫經書相互浸染而合流,可謂登峰造極。顏柳之後,便走下坡路了。

文人書的傳承,起初只是口傳手授,盛唐之前的大家,差不多可以由筆法傳承串起來,親戚、師生的關係,一環扣一環。也大約在初唐,二王書跡聚於內府,而複製品流入民間,特別是像《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這樣的石刻,會被較多人所見,而《蘭亭序》在士大夫間,也廣為摹習。到了晚唐五代,已經有匯帖出現了。宋代《淳化閣帖》及其裔嗣,更是化身千億,散布人間。這樣的大普及,肯定促進了社會書寫水平的提高。然而,物極必反,法帖也逐漸導致了「院體」,歐、顏、柳所書碑拓本,再加上後來的趙,稱為楷書四大家,也形成了某種封閉和限制。元明後的大家,即使他們有機會看到歷代墨跡,也差不多都在匯帖和唐碑的牢籠之下,更何況一般人?

任何藝術都有高峰期,任何王朝都有鼎盛期。書法也不例外。真、行、草書,肇始於漢代,而造極於魏晉,法度森嚴於唐,以後就難於產生劃時代的大師。筆法傳承的鏈條,不可能覆蓋整個社會,個別有師承者,當然還能克紹前輩箕裘,維持筆法延續,而大部分人,不得不以碑帖為師、以塾師為師,或者「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了。宋朝尚意的概念,意在突破,追求心性的抒寫。故書法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有所提升,但成功者不過蘇、黃、米、蔡等爾。南宋陸遊、朱熹都能排得上座次,其書法藝術水平,顯然是不及北宋,更遠不及唐人及東漢魏晉了。宋代一般學書者,很多人取法蘇、米。元代趙子昂、鮮於樞顯然在書法藝術上有明顯的進步,進步的根源,卻正是學古。明代的吳門四家,可視為趙子昂的余續。而晚明書家群的出現,則差不多再現了北宋時的輝煌。晚明書法的中興,與世風固有聯繫,也與廳堂立軸大幅的形制,以及新工具新材料的使用不無關係,王鐸差不多做了集大成者和終結者。到清代,時移世易,書風又為之一變。

清代碑派,固然有歷史的偶然因素,然而也確實存在康有為所說的「今日欲尊帖學,則翻之已壞,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則磨之已壞,不得不尊南北朝碑」的因素。關鍵是後來者必受限於先進者。即使尊碑,也無法繞開南北朝以降的一切。像龔自珍說的「從今誓學六朝書,不肄山陰肄隱居」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前輩碑派書家,往往教育後輩時說,唐以後不可學,但無論其本人還是後輩,不可能睜眼不看唐以下書法,也不可能不受唐以後人的影響。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本朝有四家,皆集大成以為楷。集分書之成,伊汀州也;集篆書之成,鄧完白也;集帖學之成,劉石庵也;集碑學之成,張廉卿也。」其中,伊秉綬、劉墉、張裕釗,如果以書法史的眼光看,恐怕還都只是名家,當不起集大成的稱號,晚清何紹基、趙之謙、沈曾植、康有為、吳昌碩等,與之頡頏。鄧石如用隸法寫篆,可謂篆書的中興之主,隸書也自不差,而行草則幾無成就。上述碑派書家群,以書法史的眼光看,頂多可以比翼吳門書家群,於趙、董尚遜一籌,無論蘇、黃、米、蔡矣。總體而論,碑學的眼光局限於石刻,誤「中鋒」為一切法,在「中鋒」這個無等等咒的基礎上,結合羊毫筆、生宣紙,硬是創立了一套技法體系。這一體系,說是誤會也行,說是創新也行。其結果是,擅大字而不擅小字,主運肘而不主轉指,變化萬千的筆法,變得相對單調了。後所謂「無法」,雖不好聽,卻也是實情。當然,尺八大屏,字大於掌,必求氣勢,暫緩精微時,其法並非無用,這也是實情。

實際上,清代碑派大家,並非不知帖派之妙。何紹基、趙之謙皆從顏起家,能寫一手顏體行書。沈曾植本來就不軒輊碑帖,而是採用兼融並包的態度。連否定轉指的康有為自己,晚年也曾經說過,如果再寫一本書,就會轉而提倡帖學了。這讓人想到金庸《鹿鼎記》中陳近南、韋小寶關於「反清復明」的話。聰明人說話,往往帶點忽悠,對芸芸眾生,採取的是灌輸思想的態度。然而碑學大倡的結果是,行草書全線淪陷,所以到晚清民國間,也就是在《廣藝舟雙楫》問世之後,純正的所謂碑派,也已經走到盡頭,轉向「碑帖兼融」了。碑學之興,似乎並沒有解決帖學的問題,也不可能創立一套新的書法體系,與帖學分庭抗禮。而相反,不知帖,也就不知碑。因為無論如何,不管什麼石刻文字,總是來於書丹原跡的;而碑派書法家也是通過毛筆直接寫在紙上,而不是直接以刻石面世的。所以,當對石刻書跡研究時,面對菁蕪雜存的金石書跡,寫手與刻手的問題,就成為關注的對象。沙孟海、啟功對寫手、刻手的關注,與其說是個人的學術興趣,不如說是書法史發展自然提出的問題。啟功是倡導「透過刀鋒看筆鋒」的。沙孟海《兩晉南北朝書跡的寫體與刻體——蘭亭帖爭論的關鍵問題》云:「說句乾脆的話,刻手好,東魏時代會出現趙孟頫;刻手不好,《蘭亭序》也幾乎變成《爨寶子》。」秦漢簡牘書的大量出土,是近百年的事情,前代人惑於石刻拓本,也情有可原。而直到現在,石刻是否傳達書丹原貌,還是爭論的問題。偏執於碑的人,往往認為不論何種石刻,均準確傳達了書丹原貌;偏執於帖的人,認為圭角盡露的石刻書跡,皆是刀刻的結果。實際上,兩者都未能執中而作持平之論。銘石之書,向有復古、莊重、矜持的意識,而其書跡經過刀刻,也不免有所修飾;進一步,書丹者受銘石效果的暗示,也有意地用筆去表現刀的痕迹。像《令狐天恩墓表》那樣過於刻意模仿刀跡者,當然也是少數;然而,像唐代顏、柳之書的捺角,應當是對石刻文字有意靠近,並經刻手修飾後的結果。知道刀與筆的關係,才能夠認識手中之筆,才能夠發揮筆的功能,這就不僅是觀念、流派的問題,而且也是技法的問題。近世仍有抱定《龍門二十品》之書家,朝勤夕惕,廢紙以車,然而不究墨跡,終與筆法隔膜,書跡安排費功,有骨無筋,不能活脫,良可太息也。

綜而言之,且不論古文字時期,則石刻書法的鼎盛,在東漢、北魏,之後乏善可陳;墨跡則兩漢魏晉為極盛,初唐盛唐為再盛,北宋為後勁,晚明為餘波。清代碑派,則如黃花梨的鬼臉,來於不得已的機遇,卻有異樣別緻之美,說是奇葩,也無不可。石刻文字之佳者,為文人書家書丹,與帖是一身兩像;而其不佳者,則石匠陶工不識字人雕鑿,本來就是生毛桃,頂多有些趣味而已。簡牘、寫經、寫本之類,精蕪並存,上品不亞於經典法書,次品亦只可覆醅補壁而已。然而不佳之石刻、墨本,因時代懸隔,風雨所蝕,水火所侵,或竟生古意,偶一參酌,亦無不可;過去泥鰍、南瓜之類,不上酒席,如今也上了,但以為此為無上佳品,將廢粱肉而進糠麩,則得非自棄欺人乎。誠如是,則筆法雲者,仍只是一法,即以二王為代表的魏晉筆法,上溯則有漢碑簡帛,下探則有歷代書跡,至於碑耶帖耶,經典耶民間耶,差不多就是偽命題。而二王筆法,也不過是書寫得勢得力,執使轉用合乎生理、達其情性而已。在這個意義上,說筆法無法,也許是可以接受的。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說的無法,才是一種解放。陸時雍《詩境總論》云:「余謂萬法總歸一法,一法不如無法。水流自行,雲生自起,更有何法可設?」此之謂乎?

只有通過真正地掌握法,本領成為本能,才能達到無法,達到「水流自行,雲生自起」的境界。在這個意義上,享受自由,縱任不拘,也便會產生絢爛的風格。即兩宋以降,風格獨特者,代不乏人,而細玩其起承轉合,仍止是一法,並無神秘,大道至簡,大道甚夷,並非欺人之談也。

若林逋之書,清癯如不勝衣,而點畫並非輕輕畫過;康里子山之書,簡率頹唐,而環轉周密,並無缺失;楊維楨剛狠果決,如一團鐵絲,而筆路清晰,並不見故弄圭角;倪瓚之書,畫意燦然,而點畫綿勁,筋骨血肉具備;金農之書,古靈詭譎,而點畫應規入矩,何曾任意塗抹?歷代奇士異人,面目迥不與人同者,筆筆有法,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不為法縛,是為無法。譬若人之面目膚色毛髮,或各不相同,而其生理,則何有大不同哉?

胸懷中庸正直,不失赤子之心,反能特立獨行;法度不待思索,一任天真爛熳,乃能自成一家。有法無法,言盡於此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瓜 的精彩文章:

養生必吃的12種南瓜做法!不學你就錯過了一個更健康的機會!
男子嘗試用高壓水刀切割南瓜,最後的成品讓人目瞪口呆
南瓜色眼影才是今年秋冬的時尚霸主,明星、美妝博主們都開始追它了!
南瓜的各種吃法講解 如何讓饅頭不粘鍋
南瓜能降壓防癌,和它一起吃容易便秘!

TAG:南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