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吃的是好吃,吃的不是產地
陽澄湖大閘蟹聲名遠揚,當地人引以為豪、外地人羨慕不已的,無非三點:
1湖水水質好;2湖底硬度高;3水草魚蝦繁茂。陽澄湖的蟹,吃得香,喝得好,還在硬地上爬行鍛煉,蟹殼在和堅硬泥土和水草的摩擦互動中,成就了青背、白肚、金爪和黃毛,正所謂是一方水土養得一方好蟹。
看著這9月23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捕,據說六小時之後,第一批蟹就落地北京餐桌了。陽澄湖大閘蟹除了傳統銷售路徑登陸各地之外,這一周,全國各大湖泊的螃蟹的小廣告,集中爬到了社交媒體上,當然,來自四面八方的螃蟹們都心照不宣約好了,今天我們都只有一個名字,我們都叫做——陽澄湖大閘蟹。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朋友圈一些人,在這秋風起蟹腳癢的時候,突然就冒出來了一堆養螃蟹的親戚,言之鑿鑿,我家有七大姑、我家還有八大姨,都在陽澄湖養螃蟹,有需要的就找我吧,良心價,嘗個鮮,保證真。細究起來,陽澄湖的螃蟹一天就賣精光了,陽澄湖的蟹農數量都不夠用來做朋友圈親戚了。
根據蘇州市農委發布的抽檢信息來看,2017年陽澄湖大閘蟹養殖面積,已經從2016年的3.2萬畝減至1.6萬畝,養殖水域減半,總產量僅為1200噸左右,較之2016年的2100噸,減產約900噸。
這就很清楚了,陽澄湖大閘蟹的大致總產量就1000噸到1500噸左右。陽澄湖大閘蟹就這麼多,當然山寨版那就數不清道不明了。
這些假陽澄湖大閘蟹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足不出戶,直接弄個陽澄湖大閘蟹的標籤。還有一種,堪稱山寨陽澄湖大閘蟹的業界良心,俗稱洗澡蟹,又名過水蟹,就是把外地的大閘蟹,專程運到陽澄湖裡泡上一段時間,長的兩三個月,短的幾天,之後再以陽澄湖大閘蟹的名義銷售,賣個好價錢。
若論出身,陽澄湖大閘蟹就不敢吱聲了,因為,正宗的從小就在陽澄湖長大的,其實出生地也不是陽澄湖,不過是洗澡過水的時間比別人長一點而已,有五十步笑一百步之嫌。
因為,現在陽澄湖裡的中華絨螯蟹的蟹苗,其實大都是在其他地方繁育之後,再拿到陽澄湖放養的,蟹苗主要來自上海崇明島,也有南通的、鹽城的、連雲港的。可以想見,這些蟹苗,也會去到別的大江湖泊。不難明白,是遺傳和環境攜手造就了美麗又美味的蟹,遺傳背景相似的情況下,環境發揮作用,但作用沒想像的那麼大。
所以就不難理解,單說長相,雖說陽澄湖大閘蟹在坊間名聲顯赫,以長得標緻清爽著稱,腮里不含泥沙,說起來那是出類拔萃、一枝獨秀,但是其他的螃蟹因為本是同根生,加之一直在努力,不斷朝著陽澄湖大閘蟹的方向靠近,就看外觀,哪怕舉著放大鏡來仔細瞅,土生土長的陽澄湖當地蟹農,其實都很難分辨出陽澄湖湖蟹和塘蟹、外地蟹的區別,因為人家本來就是孿生雙胞胎,只是在不同人家長大,長相差別不會太大的,遺傳的力量太強大了,沒有人能阻擋住中華絨螯蟹都想成為陽澄湖大閘蟹的夢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基因都一樣了,還怕複製不出一樣的水、草和硬地么?
那麼也就不難解釋,若論味道,吃貨們要盲吃,也很難分辨出來陽澄湖大閘蟹的真假,沒法憑藉舌頭就能分辨出這是哪個湖裡養的,這個分辨確實難度係數不低。
這麼看來,陽澄湖大閘蟹沒那麼神秘,其他的螃蟹,如果好吃到吃貨都分不出來,也沒必要自卑,非要去攀個富親戚,還背了個不誠信的壞名聲,不值當。建議有關部門儘快給各地大閘蟹辦理出生證、身份證,對大閘蟹戶籍遷徙等要有明確詳盡的規定。
至於我們吃蟹群眾,好吃便宜是硬道理,英雄不問出處。再說了,不都是親兄弟么?再說了,不就是一隻螃蟹么?
※多吃芹菜就能降血壓?別信!
※乳酸菌飲料,要怎麼選購?
※辣妹子不怕辣的秘密在這裡
※月餅來自製,美味健康放心吃
※「剪衣門」之後,上海驚現「花式醫鬧」
TAG:朱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