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中國古代童趣詩詞

關於中國古代童趣詩詞

匡新堂,1960年生。家在湖北省監利縣汴河鎮。現任教於監利縣赤衛中學。偶爾寫點小詩。工作之餘看書,寫字,散步,聽音樂,感受生命的意義,享受生活的快樂。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有這樣一朵浪花,沒有爾虞我詐,沒有世態炎涼,沒有心中憂憤,沒有世間爭鬥,它是那樣的清新活潑、那樣的令人陶醉,那樣的無憂無慮,字裡行間滲透著和諧與美好,他就是童心如花、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長干行》是一首描寫童趣最著名的詩,千百年來,人們口口相傳,津津樂道:「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表現幼男幼女一起嬉戲、天真無邪的場景,使讀者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小時候過家家等遊戲情景,也由此誕生了沿用千年的兩個成語,即「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讓人體會到那種最真摯、最純凈的美好情感。

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則把一個孩童釣魚的情景寫得妙趣橫生。「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首七言絕句寫一個小孩正專心致志地釣魚,於是遠遠地向路人招手而不說話。一個憨態可掬、活潑可愛的孩童躍然紙上。

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一)中寫道:「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首詩把鄉村兒童玩耍之餘會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的形象描寫得栩栩如生,讓人感受到他們的懂事與好奇。而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里卻這樣寫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這詞充滿了濃厚的農村氣息。短短數句,把一個頑皮淘氣的孩童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從中體味童心燦爛,童趣盎然。

童趣詩寫得最為著名的當屬南宋詩人楊萬里了。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一家。他喜歡描寫兒童形象,許多作品都可以看作是優秀兒童詩。他在《宿新市徐公店》中寫道:「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詩的前兩句,用「籬落疏疏」、「花落」、「未成陰」描寫農村春末夏初的景色。「一徑深」的「深」,不僅表現出村舍的錯落和寧靜,而且為後兩句提供了由遠及近的視點;忽然從小道深處跑出一群追逐蝴蝶的孩子。「急走」和「追」,讓我們想像出蝴蝶翩翩起舞、忽高忽低、左躲右閃和孩子們緊追慢趕、左撲右捉的姿態。最妙的末尾一句「飛入菜花無處尋」,蝴蝶彷彿也懂得捉迷藏,機靈地飛進菜花當中,蝴蝶是黃色的,菜花也是黃色的,眼前燦爛一片,哪裡還辨得出呢?美麗的景色,天真的兒童,此情此景令人神往、讓人陶醉!

與此詩有同工之妙的還有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詩用平實自然的語言,給我們展示出一幅美麗的春景圖畫,在這幅圖畫作背景下,一群放學歸來的孩子手牽風箏歡笑著向我們跑來。讀來不覺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透過這一首首生動的童趣詩詞,也讓我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光。從古代詩人描繪孩子們一幕幕鮮活、有趣的生活圖景中,讓我們看到了童心可掬,童趣盎然,體會到他們的純真與好奇,讓一顆在塵世奔跑的心,也倏然變得純凈和安寧,得到一種精神的愉悅和美的享受,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采臣 的精彩文章:

從絲綢之路看看中外交流與古人飲食

TAG:李采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