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畫賞析:宋、明兩朝佳品十幀

古畫賞析:宋、明兩朝佳品十幀

宋 佚名 《子母雞圖》

宋代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以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為主,特別是作為繪畫與實用美術相結合的宋人小品畫更是這一時期社會現實生活的寫照,《子母雞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子母雞圖》畫的是一隻母雞引領五隻孵出不久的小雞漫步啄食,雞媽媽似乎有點緊張,我們都可以感覺得到它微顰的眉頭,畫家只用上眼帘稍稍遮住它眼睛的一部分,就很神奇地賦予了它母性的憂慮,與孩子們瞪圓的眼睛很不一樣。小雞們都還有些懵懂,在媽媽的周圍,一個個縮頭縮腦,不敢走遠的模樣。雖然畫的是子母雞,但讀畫人欣賞到的卻是母親的眼神與子女對母親的依戀。是幅子母雞淡筆勾勒,背景以濃墨填實,遂使主題突出,體物傳神,表現奇特,為宋代翎毛畫佳作之一

宋 馬遠 《 松壽圖 》

馬遠的山水畫在構圖上多用對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現廣闊的空間,有「馬一角」之稱。

明 沈周 《青園圖》

此圖中,沈周運用各種筆墨精心描繪了青園的各種景色,畫法工整,用筆圓厚,設色濃麗,山坡用甚密的披麻皴法以淡墨渲染;用線圓勁,墨色儂潤,富有生活氣息。整個青園圖,畫得優美自然,從詩情、畫意乃至哲理都耐人尋味。

明 沈周 《雪際停舟圖》

沈周善於運用傳統的筆墨技巧來描繪現實中的生活景物,故能隨意揮灑,筆墨生動,意趣盎然。《雪際停舟圖》是沈周山水畫中賦色比較重的一幅,還用了青綠山水畫的表現技法,是他水墨淺絳畫的典範。

明 葉澄 《雁盪山圖》

本幅自識:「雁盪山圖。嘉靖丙戌燕山葉澄作。」後紙清·梁清標題記。這些景色描繪真實,各具奇姿,很典型地展現出東南第一山的奇秀特色和壯闊氣勢。作品畫法與戴進有相似之處,但筆墨更見繁細,並呈現出對景寫生、隨景而運之跡,很像一幅實地寫生稿,這在「浙派」後學中是比較少見的。

明 朱端 《松院閑吟圖》

朱端的山水畫,一方面受當時流行宮內的南宋院體畫風影響,近馬遠;另一方面,也有專學北宋郭熙的一路。《松院閑吟圖》就是這類山水的代表作。整幅作品雄中透秀,工細之中見隨意,反映了明代的時代風貌。朱端的山水作品在繼承和發展傳統方面有一定的建樹,他使宋代院體繪畫的風貌得以發揚光大,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對後世的積極影響。

明 朱端 《煙江遠眺圖》

此畫描繪了高嶺煙靄,遠浦水村。左半邊作高遠景色,山峰巍峨高聳,氣勢雄奇。隔山坡地翠樹蔥蔥,松柏蒼勁,山勢和樹姿均具雄偉之姿。板橋、村落,遠景是舟帆和水鄉,精緻開闊,幽美而疏秀。在畫法上多學郭熙,那勁峭的山石,奇異的峰頭,盤虯的樹榦,蟹爪的枝杈等等都來自郭熙筆意。畫家將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繁複、精密等特點與南宋院體山水的簡潔、空曠、疏朗等格局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有別於宋代院體的明代院體畫風。

明 張復陽 《山水圖》

張復陽(約1403—1490), 字復陽, 以字行, 號南山,浙江平湖人,道士。山水仿吳鎮,墨氣蒼勁淋漓,其所畫草樹人物各臻其妙。畫家描繪江南水鄉,透過大批密林雜樹,隱現村落茅舍,田野農事以及農居生活,富有生活氣息,遠景雲氣瀰漫,有很強的空間感。此畫墨筆蒼茫渾厚,破筆縱橫揮灑,焦墨、淡墨層層積染,淋漓盡致,遠近層次畢現。整幅作品開合、疏密、動靜、虛實,皆得自然之妙,富有耐人尋味之意趣。

明 姚綬 《秋江漁隱圖》

《秋山漁隱圖》畫面所描繪的是秋林遠岫,湖中釣舟。整幅作品意境蕭然而靜穆,給人以沉靜的美感。在表現技法和意趣上,畫家繼承了元吳鎮的筆墨傳統,風格粗放老辣,富於率達朴茂的情韻。在這幅作品中,畫面蒼涼蕭疏,充滿荒寒意境,雖有漁舟在天地間,但卻帶有一種悲苦、嚴峻和感傷的情調。畫法多變,層次森然有序,顯示了蒼勁紛披的意態,遠山近石,皴染結合,筆力沉穩,墨彩滋潤。

明 王諤《 江閣遠眺圖》

這幅畫描繪的隔江遠望的平遠景象。松林石壁前臨大江,江邊有水榭樓閣,遠處隔江對面,雲霧瀰漫之中,峰巒起伏,山城環抱,樓船停泊江岸。中間一片江波浩渺,水天空闊,橫無涯際。近景的樓榭和遠景的山城遙遙相對,畫面氣勢開闊,意境幽美。湖中水波細密,前重後淡形成高遠空闊,水天相接之勢。對岸遠山,暈染清淡,和近景中的濃墨重染形成對比,整幅作品用筆細勁,是學宋朝馬遠一派。

————————————————————————

每天更新的「書畫藝術收藏清風堂」,微信公眾號:zhouzzq637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清風堂 的精彩文章:

珍貴老照片:昨天一聲槍響 歷史沒有死亡
一支炭筆 同樣能畫出美麗
外國繪畫:是她像鮮花 還是鮮花像她
白俄羅斯繪畫:斑駁的色彩 骨子裡的愛
每天古書畫:清 梅清 繪畫三幀

TAG:書畫藝術清風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