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大學錄取率持續走低,亞裔學生或遭歧視?

美國大學錄取率持續走低,亞裔學生或遭歧視?

編者按:美國名校2017年的錄取率再爆新低,很多亞裔學生表示自己的分數明明足夠卻未被錄取,這其中存在常春藤所謂「平權主義」式的歧視。但這一推論是否成立?美國名校是否也有著自己「寧缺毋濫」的底線?

本文原載於《留學》雜誌總第89期

記者_雲陽 編輯_李不二 設計_金潔

在已經結束的2016—2017美國大學申請季中,不少同學都表示自己經歷了史上最難錄取季。據啄木鳥教育發布的《2017美國大學錄取率白皮書》表示:與近幾年的整體趨勢一樣,對於中國學子來講,美國大學申請的形勢愈發嚴峻。

從2017年秋季新生入學來看,美國幾所著名大學的錄取率持續走低:每年錄取量相對較大的康奈爾大學的錄取率持續下降,從2015年的14.9%到2016年的14%再到2017年的12.5%,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率從2014的6.94%降到了5.8%,2017年正式進入「5%俱樂部」。斯坦福大學錄取率進一步下降首次跌破了4.7%的錄取率。哈佛大學是常春藤大學中錄取率最低的大學,連續兩年學生錄取率只有5.2%,也就是說,在自認為已達到了哈佛大學入學標準、進而遞交入學申請的人當中,只有大約1/20的人會被錄取,可見競爭之激烈。

美國名校錄取率持續走低

種族歧視或為主因

而在申請美國名校的學生群體中,大部分增加群體為亞裔學生,因此,名校錄取率持續走低實際上從側面反映了其對亞裔學生招生量的控制。據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8月4日報道,美籍亞裔奧斯汀·賈(Austin Jia)曾於當日發起了對哈佛大學的指控,訴訟書狀告哈佛在錄取學生時歧視亞裔美國人,對他們的優秀成績施加懲罰,偏袒其他少數族裔。

2016年,非牟利機構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SFFA)曾代表多名亞裔學生將哈佛大學告上法庭,稱該校歧視亞裔,案情曝光了美國名校招生中涉及種族的不透明操作。

無獨有偶,亞裔美國教育聯盟(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 曾於2016年向美國教育部提出了一項針對耶魯大學的投訴,20年來,該校亞裔學生的百分比一直保持在13%至16%之間,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也是如此,基於類似的理由,該投訴敦促對他們的錄取工作進行調查。

一項2009年的普林斯頓研究顯示,為獲得相同的機會進入頂尖大學,亞裔美國人的SAT分數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西語裔美國人高出270分,比黑人高出450分。

被拒的亞裔學生

競因扮成黑人即被錄取

還有一個有趣的案例,《紐約郵報》報道說,15年前,卓科爾·英格姆在芝加哥大學畢業時,學績點(GPA)只有3.1,MCAT分數31,以亞裔身份申請醫學院時屢屢被拒,乏人問津。他抱著惡作劇的想法,剃了光頭,加入黑人學生會,並在申請材料中稱自己是黑人。

結果,扮成黑人的卓科爾·英格姆獲得了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11所美國名校的面試機會,並最終如願以償進入一家著名醫學院。該醫學院對外宣稱申請者的平均GPA為3.84,遠高於卓科爾·英格姆的3.1。

但後來卓科爾·英格姆選擇從醫學院退學,以亞裔身份進入安德森商學院,完成了MBA學位。他表示,他之所以公布這件事情,是因為他認為所謂的「平權政策」就是種族主義。他說,「平權政策」政策其實加強了人們對美國少數族裔的負面刻板印象,即他們需要特殊待遇。

亞裔學生的不足:

捐款太少,聲譽幾無?

無論是美國的主流媒體還是華人社區都有這樣的共識,即二十世紀上半葉出現的針對猶太裔學生歧視性的名額限制,今天在亞裔身上重現了。一種被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平權政策」的存在導致華(亞)裔的名額受到了限制。深究美國大學限制亞裔學生名額的原因,不外乎兩點:捐贈基金和社會聲譽。

其中,白人捐款比例為63%,猶太裔為29%,而亞裔的比例為6.8%。如果剔除海外印度公司(Tata Group)及香港地區企業家的捐款(有些人甚至沒在美國上過學),則在美的亞裔只有雅虎的楊致遠(Jerry yang)一人捐款($75 million)。這樣在美亞裔真正的捐款比例則降到0.7%。

另外,捐款的總人次為79人次,其中白人佔54%,猶太裔佔33%,在美的亞裔則只佔近1.3%。由此可見,無論是捐款額還是捐款人數,亞裔對事關美國名校生存的捐贈基金的貢獻可以是忽略不記的,這和亞裔學生占學生總數20%的比例是不相稱的。

由於絕大多數的捐款都是校友對母校的捐贈,如果按現狀發展下去,任何由於增加亞裔學生而導致白人和猶太裔學生比例的下降,都只能造成未來名校捐贈基金來源的萎縮,以至其名校的地位將因此而動搖。

再來看傑出校友為名校所帶來的巨大聲譽方面的貢獻。我們常說,亞裔在學術領域貢獻是比較突出的。如果查看一下美國科學院數理化三個學科的院士情況,亞裔院士所佔的比例僅佔5%。從諾貝爾獎的角度來看,諾獎獲獎者共有889人。其中,在美華裔只有7人獲獎,佔總人數的0.79%;而猶太裔共有114人獲獎(其中包括愛因斯坦),是華人的16倍之多。

相比於學者,社會上的傑出人士對母校聲譽的貢獻則是更加深遠和廣泛的。

比如,哈佛和耶魯都貢獻出不少總統和副總統,參議員,眾議員,其他重要的政界人士更是不計其數。但亞裔學生卻寥寥無幾。

總之,白人及猶太裔的校友在捐款回饋母校的同時,也為母校帶來了巨大的宣傳效果和聲譽。而亞裔,尤其是華裔在美國則缺少影響廣泛的傑出人士。駱家輝、趙小蘭,以及擔任過能源部長的諾獎得主朱棣文雖都曾位居高位,但他們的社會影響力還無法和上述人士相比。

「高分」是懸掛在學校和學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申報這些學校的人數在逐年增加,而學校的錄取計劃保持穩定,錄取率自然就變小了。」某留學諮詢專家告訴《留學》記者,「美國國內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增長是主要原因,但國際學生的大量湧入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對於申請人數逐年增加而名校錄取計劃保持穩定的原因,啄木鳥國際教育《2016美國大學(本科)錄取白皮書》分析顯示:首先,名校不再單純看重標化成績,而課外活動成為名校錄取的重要指標。目前,獲得托福和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高分申請者越來越多,因此獲得高分與成為名校招生官眼中的優秀人才相比,相對簡單得多。

然而,學校並沒有辦法僅僅通過分數來錄取學生。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局面,美國大學會通過學生現在的成就去推測申請者未來的成就。因此,「活動規劃」其實是一種素質教育。而這一方面,是考試分數很高的亞裔學生相對欠缺的。

另外,SAT分數呈節節攀高態勢。白皮書顯示,從歷年來的托福和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平均分數走勢來看,托福平均分數幾乎沒有變化,但是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驗平均分數較2015年提高20分,直逼2300分。

大量高分的出現首先意味著優中擇優的激烈競爭,同時也讓美國大學對高分有了一定警覺。高分背後是否意味著「全能」?是否意味著誠信?是否意味著未來能有好的發展?這些都是懸掛在亞裔學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同時也是懸掛在美國名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一招選錯,無論對於學校還是學生,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畢業於北大,研究生階段被美國教授開除的學生不正是現實存在的實例么?

2016—2017常春藤各院校錄取數據

普林斯頓大學 6.1%

2018USnews最佳大學第1名

在2021屆學生中,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數量最少為1,890人,而錄取率為倒數第三位,僅僅高於哈佛與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是公認的難以申請的美國大學。並且本屆也是普林斯頓大學錄取率最低的一年。

在普林斯頓大學2018年的所有錄取中,12.1%的學生是留學生,學生來自多達76個國家。並且有趣的是普林斯頓大學學生來自美國49個州,幾乎每個州都有學生入學。

哈佛大學 5.2%

2018USnews最佳大學第2名

哈佛大學是常春藤大學中錄取率最低的大學,2021屆學生錄取率只有5.2%,2021屆共有39,506申請哈佛大學,而最後只有2,056名學生被錄取,哈佛大學ED錄取率為14.5%,約為常規申請的4倍。而且以ED方式申請哈佛大學的學生比2017年上漲5%。

而在所有錄取人中11.4%為國際學生。在所有錄取學生中15.5%的學生表示對人文學科的學習興,26.5%表明在社會科學的興趣,而19.3%的人說他們計劃學習計算機科學和工程。

耶魯大學 6.9%

2018USnews最佳大學第3名

耶魯大學錄取率長期在6%上下徘徊,今年是耶魯大學錄取率(6.9%)較低的一年,2021屆耶魯共計收到申請32,900份,而實際錄取2,272人,ED錄取率為17.1%,為常規錄取的3倍多。

而耶魯大學也是本屆常春藤大學中錄取率比2017年上升的唯一一所院校,這也是和耶魯大學新開設兩個學院有關。

哥倫比亞大學 5.8%

2018USnews最佳大學第5名

哥倫比亞大學是常春藤大學中較為難以申請的大學,2021屆錄取中,學校共計收到 37,389份錄取,而最終只錄取了2,185人,實際錄取率為5.8%。而哥倫比亞大學ED申請錄取率約為常規申請的3倍。

賓夕法尼亞大學 9.2%

2018USnews最佳大學第8名

賓夕法尼亞大學2021屆錄取學生總數為3699人,總體申請數為40,413人,錄取率為9.2%,本屆是賓大歷史上錄取率最低的一屆。而賓大的早申請錄取率為22%,遠高於常規錄取率6.8%。

賓西法比亞大學國際學生申請率上漲10%,學生來自94個國家。在所有被錄取的人中,14%的被錄取學生有父母或祖父母就讀過該大學。

達特茅斯學院 10.4%

2018USnews最佳大學第11名

在全部常春藤院校中,達特茅斯的整體錄取率為10.4%僅次於康奈爾。而達特茅斯學院在所有常春藤院校中擁有最高比例的ED錄取率,27.8%,而達特茅斯的常規錄取率只有8.5%。在2021屆錄取中,該院校共計錄取2,092學生,多於哈佛與普林斯頓。

在達特茅斯錄取的學生中,96%為年級排名前10%,平均本土學生SAT成績為1495分,比上屆上漲19分。在所有錄取學生中有255人為國際學生,占所有錄取人數的12%,國際學生來自63個國家,而國際學生人數比2017年增加38%,學生最多的國家為英國、加拿大、韓國,並且一半的國際學生被給予need-based資金救助。

布朗大學 8.3%

2018USnews最佳大學第14名

布朗大學是常春藤院校中實際錄取人數第三的院校,在2021屆中,學校共計收到申請32,724份,實際錄取2,722人,實際錄取率為8.3%,其中695名學生以早申請的方式入學,而在早申請環節沒有被錄取的人中,60%被放入到常規申請中考慮,有18%的人被直接拒絕。

在2021屆32,724份申請中,有12%的申請人為國際學生,學生來自多達145個國家,在所有布朗大學申請人群中,國際學生群體數量僅次與白人、亞裔美國學生位居第三。

而學生主要學習的科目中,超過一半的學生申請與STEM相關的科目。人文類學科佔12%,醫學與生命科學佔26%,物理佔28%社會科學類佔28%,剩餘為其他學科。

拎客:

平權政策

在美國,雖然少數族裔在升學考試時不能享受到任何加分優惠,但是在大學錄取、就職錄用等環節,為保障少數群體的平等權利,政府、學校、企業等要儘可能給予所有申請人平等競爭的機會,不得因為膚色、性別、宗教信仰等原因對任何個人造成歧視。這種措施被稱為「平權政策」(affirmative action,字面意思是「正面的政策」),最早出現在約翰·肯尼迪總統於1961年簽署的《第10925號行政令》中。在實踐中,由於女性和少數族裔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常常處於的弱勢,錄用單位通常在選拔時會對他們稍稍傾斜,以增加他們被錄用的可能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雜誌 的精彩文章:

《使女的故事》成最強黑馬橫掃艾美獎
留學!百萬學費換六千月薪,值不值?
這是一份意義重大的調查問卷,你的1分鐘作答可能直接影響海歸「雙創」!
國人如此惹眼?為什麼被偷被搶的總是中國人

TAG:留學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