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2017 諾貝爾獎馬上要頒獎了!醫學獎這次會花落誰家?

2017 諾貝爾獎馬上要頒獎了!醫學獎這次會花落誰家?

又到了每年十月,科研工作者排隊猜猜猜的時候了。

在經歷了 2015 年屠呦呦在中國本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2016 年大隅良典通過「細胞自噬」領域獨領風騷後。今年,那些領域會得到諾貝爾評委的青睞呢?

每年,湯森路透(現科睿唯安)都會進行的諾貝爾「引文桂冠」預測。

他們會通過已發布 SCI 論文的引用傳播次數等進行分析匯總,最後得出每年的諾貝爾候選名單。過去的 15 年間,已經有已經有 43 位獲得「引文桂冠獎」者的科學家榮膺各個學科的諾貝爾獎。

今天,丁香園(微信號:dingxiangwang)就帶你盤點下,今年那些生物醫學領域那些牛人有可能獲獎?

張遠 & 摩爾:「夫妻檔」腫瘤病毒專家

候選人:張遠、摩爾

主要工作:發現卡波西肉瘤皰疹病毒(KSHV /HHV8)

2017 年,諾貝爾「引文桂冠」生理學和醫學獎領域的,就包括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特聘教授張遠和他的老公 Patrick S. Moore(帕崔克 · 摩爾)。這對「夫妻檔」科學家一起發現了卡波西肉瘤皰疹病毒,又名人類皰疹病毒(HHV8)。

她們的研究找到了艾滋病人常見的卡波西肉瘤的真兇,並解釋了高度惡性的皮膚腫瘤(梅克爾多元癌細胞病毒)是如何在體內潛伏几十年才再度出現引起癌症的。

如果張遠夫婦能夠獲獎,他們將是歷史上第五對夫妻一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夫婦。

張遠和摩爾

遠藤章:他汀類藥物之父

候選人:遠藤章

主要工作:發現他汀類藥物並將其改良推廣,使得高膽固醇血脂治療成為可能。

過去的 5 年間(2012 年 ~2016 年),一共有三名日本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2012 年山中伸彌、2015 年大村智、2016 年大隅良典)。

而今年另一位日本科學家的呼聲也很高,他的名字叫遠藤章。

如果對這個名字不熟悉,那麼他汀類藥物你一定不陌生。這種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一線用藥。

而他汀類藥物的發明,就是源於遠藤章對真菌及膽固醇領域的研究。他在三共製藥公司(現第一三共)擔任研究員時曾對 6,000 種黴菌和蘑菇進行調查,並於 1973 年從青黴菌培養液中發現了能夠降低膽固醇活性的物質美伐他汀。這也是現在所有他汀類藥物的始祖。

遠藤章的發明,具有類似青黴素類似的作用(其本人也是真菌發酵領域專家),發明的藥物使得之前無法治癒的疾病成為可控。

2008 年,遠藤章獲得了被譽為諾貝爾風向標的拉斯克獎。並於 2017 年獲得被稱為「加拿大諾貝爾獎」的蓋爾德納國際獎。

遠藤章

張峰:改變世界的 CRISPR / Cas

候選人:張峰

主要工作:改良並成功證明 CRISPR / Cas 系統在基因編輯的可行性,基因工程技術跨時代的突破。

雖然已經沒有可能刷新「最年輕」諾貝爾醫學獎的記錄(註:發現並提純胰島素的弗雷德里克 · 班廷,在獲得 1923 年諾貝爾獎時年僅 32 歲)。

但張峰和他的 CRISPR 技術在過去的一年間,仍以風捲殘雲的姿態拿下一個又一個醫學生物學相關的獎項。

CRISPR,全稱為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間迴文重複序列叢集/常間迴文重複序列叢集關聯蛋白系統),這是一種源於酸奶工藝的細菌免疫相關技術,但張峰改進了CRISPR / Cas,證實它能夠在人類細胞中高效率進行基因剪裁。

這項技術隨之震驚了全世界的科學家,「這可能是自 20 世紀 70 年代生物技術時代開啟以來發現的最重要的基因工程技術。」CRISPR系統具有搜索和替換 DNA 的雙重功能,可以讓科學們通過替換鹼基,輕鬆的改變 DNA 的功能。

這就使得從基因層面治療疾病和改造人類成為可能,而張峰,就是那個捅破窗戶紙的人。

張峰

還有那些科學家值得關注?

除了呼聲最高的這幾位,還有不少科學家及其研究方向值得關注。

比如 Lewis C. Cantley (劉易斯 · 坎特利),他發現了磷酸肌醇 - 3 - 激酶(PI3K)的信號通路並闡明其在腫瘤生長中的作用。這一發現使得抗腫瘤藥物研究有了新的發展方向。

還有 Karl J. Friston (卡爾 · 福瑞斯通),他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維康基金會神經造影中心教授。他的研究通過統計參數映象和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對腦成像數據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使得對大腦的影像學及功能研究進一步深入。

還有張亭棟、王振義、陳竺,這些中國醫學前輩對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藥物治療藥物(三氧化二坤、維甲酸)的研究推廣,是繼青蒿素外中國對全世界醫學領域的貢獻。

以及 PD-1、雷帕黴素、DNA 基因檢驗技術等,這些研究都是過去幾十年間醫學領域的切實發展,這些發展也的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而這正是諾貝爾獎的意義所在。

Inventas vitam juvat excoluisse per artes,這是銘刻在諾貝爾生理學獎及醫學獎獎牌上的一句拉丁文,翻譯成中文就是:「新的發現,使生命更美好。」(責任編輯:lightningw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園 的精彩文章:

可食用溫度感測器 以後食物保鮮不難了
8 天之內 4 次手術兩次截肢,這位哈佛醫生如何戰勝死神
使用頭孢菌素需要了解的 6 大要點
在中國,為什麼青黴素皮試「陽性」的人那麼多?
一個兒童醫院,開發了一款可以預防自殺的軟體

TAG:丁香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