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歷時120個小時,十多道工序,純手工熬制 我從未見過如此獨具匠心的養生之法

歷時120個小時,十多道工序,純手工熬制 我從未見過如此獨具匠心的養生之法

點擊藍色字 關注我喲

每天推送養生保健、中醫食療、生活常識等諸多優質內容,長春最重視健康的微信平台!喜歡健康的朋友關注我們妥妥的沒錯!

冬令進補,是人們養生保健,強健體魄的好時機。於是許多追求健康體魄,重視生活質量的人們,已經開始積極的進行「冬補備戰」了!

而作為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合作用的膏滋方葯自然也受到國人的追崇。但如此處方嚴謹、炮製繁複的古老方劑,在製作工藝上有極嚴苛的要求。那麼,膏方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是不是任何一家醫院都可以熬制呢?

相信看完接下來的膏方古法秘制過程大揭秘,您心中自然就有了答案!

一般來說,傳統膏方的製作要經過一人一方的配料,再通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幾道工序方可完成。而每一道秘制工序,都是為了能夠提煉出藥液中的寶貴精華,最後再濃縮成膏方中的精品。

一,藥材浸泡

跟煎中藥一樣,每一料膏方煎煮前,都必需要進行浸泡,浸泡後的中藥更容易煎出葯汁。當然,浸泡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8——12個小時。

二、藥材煎煮

俗話說「煎藥要煎透」,所謂「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首先,對煎藥的水質頗為講究。為了不讓飲用水裡的礦物質和化學成分破壞膏方里的有效成分,生修堂會選用蒸餾水作為煎藥用水,使水質對藥效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是製作膏滋葯的重要工序——煎煮。一開始用大火煎,先煎到沸騰,再改用小火。再通過三次煎煮,才可提煉出藥液中的精華,而每次煎煮都是必不可缺的程序。

三、藥液濃縮

這是膏方熬煮最「原始」的一幕,少則三四十味,多則六七十味中藥,在15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火焰上,一點點變稠,中間用冬竹不斷攪動,在經過4小時以上的蒸發後,原本水一樣的清液變得濃稠。(攪拌只用冬竹,因為木棍有木屑,鐵棍用久了有化學反應,而同樣是竹片,春竹又相對容易磨損)

注意到這些煎膏紫銅鍋了嗎?中藥煎煮忌鐵器,因為鐵和鋁的分子結構較活躍,高溫氧化,會與藥物發生反應,導致膏方重金屬超標,所以生修堂傳統熬制膏方採用的是紫銅老鍋。這就是中藥文化,為什麼推薦大家開膏方應該到有名的老字號?因為普通的地方,是沒有這樣古法熬制的工藝的。

四、收膏

收膏時,可根據具體膏和具體藥材來規定收膏的程度。呈現出掛旗成柱的程度,說明可以收膏了,然後再往裡加一些適量的糖和蜜,最後秘制獨有的膏方就做好了。

五、存放

膏方的存放也是重要的一環,如收藏不妥,極易變霉變質,影響藥效。膏方分裝溫度一般在六、七十度,不要直接加蓋,待膏方完全冷卻後再加,直接加蓋宜產生水蒸氣,沾染水蒸氣的膏方也會在短時間變霉,且也不宜長期保存,(放置的環境以陰涼乾燥為宜)。

在生修堂,膏方的包裝分兩種,一種是家裡放置的灌裝膏方,一種是可以隨身攜帶的袋裝膏方。

地道正宗好藥材,古法熬制精工藝,是膏滋葯有別於其它藥品的生產特點,這也意味著生產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服務患者的熱心。了解了膏方的整個流程,小編不禁感嘆:小小一罐膏滋葯,凝聚了醫院藥學工作者多少辛勤的汗水!中藥資源是寶貴的,小編在此也呼籲大家正確服用膏方,已達到最佳補益療效。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健康養生知識,還可在線諮詢專家問題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中國農大講座:中藥材產業技術發展專題
中藥這樣吃會影響它的療效
如何用中藥熱敷輔助治療白白
吃中藥不能吃什麼 這些事項要注意
制定標準體系 規範艾產業發展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