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套日軍制服,首次用「屁簾」竟這麼早

中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套日軍制服,首次用「屁簾」竟這麼早

日本軍官正給出征的士兵斟酒,從他們身上的軍服與士兵軍帽上的垂帘布來看,這支部隊應是在南方作戰的日軍

二戰日軍的軍服絕對可以稱得上制服統一、裝備齊全。日本軍隊制服走向現代化的源頭要追溯到明治維新時期。明治十九年(1886),明治天皇正式頒布第48號敕令,要求日本陸軍統一著裝,同時正式規定了陸軍從軍官到士兵的軍銜標誌,這是日本歷史上陸軍首次統一著裝。經過數十年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日本軍隊根據在歷次戰爭中所得的經驗對軍服做了數次改動,已發展出一套自身的制服體系,並影響及鄰國(如中華民國北洋時期的軍服就深受日本陸軍制服的影響)。

簡單來說,抗戰期間最常見的侵華日軍制服主要有「昭五式」「九八式」和「三式」這三種,後兩種區別較小。「昭五式」顧名思義,產生於昭和五年(1930),日本陸軍根據該年第74號敕令,對之前的軍服進行了修改,重新設計出一款立領,肩上豎掛軍銜的制服,這也是日本陸軍最後一款立領式軍服。從時間上來看,日軍昭五式制服推出一年後,穿著它的關東軍即製造了九一八事變,隨之而來的長城抗戰、綏遠抗戰、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等諸多事變與戰役中,肆虐在中國領土上的日本陸軍官兵都穿著這套制服,因此昭五式絕對算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軍服之一。

1938 年,身著日本軍服的朝鮮王室,左一二為九八式制服,右一為舊式的昭五式制服

1938年5月31日,日本昭和天皇發布第392號敕令,將一款重新設計過的新式制服在陸軍中推行,因這一年是日本皇紀2598年,故而將這套制服稱為「九八式制服」。與之前的昭五式相比,九八式制服進行了較大改動。首先,新制服以立翻領取代了之前的立領。其次,昭五式的軍銜豎掛於肩上,而九八式則將軍銜配於翻立領上,肩上已無任何軍銜標記。第三,昭五式領子上代表兵科的領章已被取消,新制服則以右胸前一個類似倒著寫的「W」符號來代表兵科(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兵科)。自1938年5月以後,日本陸軍開始換裝為九八式制服,雖然幾年後日本陸軍又在九八式的基礎上制定出「三式軍服」,但實際上是因戰爭後期日本物資緊缺而弄出的節能版軍服,除了軍銜上星星排列順序等變化外,不易與九八式制服區分。

昭五式與九八式是侵華日軍留給中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套制服,它們最顯著的區別在於領子和肩章,九八式出現後,不乏有的日本軍人穿昭五軍服或是在九八軍服上掛昭五的情況,或許是為了顯示資歷,但絕不會成為普遍現象。同樣的,在1938年6月之前出現九八式制服也是「穿越」,這幾個細節值得當代影視劇注意。

除了軍服之外,侵華日軍給中國人留下刻骨難忘記憶的就是日本兵頭上所戴的軍帽。電影《二二六》中,兵變軍人們頭上戴著的類似燒餅的大盤帽令人印象頗深。日本陸軍大盤帽可追溯到明治四十五年(1912),因此也被稱為「四五式軍帽」,這種軍帽多為茶褐色毛料製成,帽頂緣有紅邊,帽牆也為紅色,金屬黃色五星即固定在紅色帽牆正中。隨著20世紀30年代日本軍隊逐步換裝,「四五式」大檐帽逐漸被一種輕便小巧的戰鬥帽取代。這種新式作戰帽被稱為「略帽」,上小下大,戴上後與頭部貼合得非常緊密,看上去彷彿一座小山,代表日本富士山。1933年長城抗戰中,戴著這種軍帽作戰的日本兵開始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並在日後十餘年成為侵華日軍的標誌性形象之一。

兩名身穿昭五式制服的侵華日軍在山東鄒縣留影

大盤帽雖然退出戰場,但在當時的日本軍界仍然備受青睞,不少將領在拍標準照時都喜歡戴大檐帽,這很可能和審美有關係,大檐帽雖不適用於戰場,但佩戴起來莊重美觀,對臉型有修飾作用。相反,日軍那種略帽,上尖下大,臉部稍圓者戴上就會顯得臉更圓更大了。不過由於略帽成本低且攜帶方便,隨著戰爭深入,這種帽子變得越來越普遍,包括學校、工廠都開始配用。日軍戰地記者通常也愛戴著一頂略帽隨軍採訪記事,結果常被誤認為是軍人而射殺,死亡率奇高。

當然,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侵華日軍最典型的形象是尖尖的軍帽上垂著幾片帘布,中國人稱之為「屁簾」。關於日本陸軍在軍帽上使用垂帘布的歷史可追溯至1899年,當年7月7日,日本軍方規定佔據台灣的日本軍隊開始使用垂帘布,這也是日軍第一次使用「屁簾」。不過這種帘布直到1938年才規範化,當年6月1日,日本軍方下達第31號命令,重新規定了略帽垂布的樣式,「帽垂布」開始被制式採用。帶有「帽垂布」的部隊多在南方熱帶地區,其優點在於有防晒、防蚊蟲之作用,缺點是影響美觀。雖然在侵略中國北部的日本軍隊中,使用這種帶垂布軍帽的士兵並不多,但因「屁簾」形象太深入人心,故而成為國人心中「日本鬼子」的標誌性形象,影視劇中,往往是地不分南北,只要出現鬼子,帽子後面必然垂著幾片「屁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殺雞滴血、以狗下咒,中外體育界開壇作法往事
書寫材料出現前的歐亞「知識交流」
托克維爾之後的魏斐德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