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做了這幾件事,就能看出來這人真是能幹出大事的人阿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愛幹活,基本就是一個老流氓。後來還混了一個沛縣泗水亭長,基本上就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派出所所長。有一次,押解一堆犯人去另外一個地方,有些犯人逮到機會就跑了,劉邦一看,這樣回去了也不行阿,不如直接帶著剩下那些犯人造反吧。於是集合了一幫人,等到陳勝吳廣起義時,響應了起義,攻佔沛縣等地,在沛縣揭竿而起,稱沛公,不久又投奔了項羽的親戚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鴻門宴後又被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複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的那些事情
一、能控制住自己慾望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后,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裡,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首先就是,他剛進咸陽皇宮的時候,大家知道,人的慾望是很難控制的,如果當窮人當慣了,當一下發現了一堆寶貝,就在你的面前,你能控制得了自己的慾望嗎?能一下不去碰嗎?即使旁邊有人勸你,但是都是你的下屬,碰不碰還是自己說了算,但是劉邦一下就能控制得住,馬上看都不看那些寶貝,能控制住自己慾望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二、能控制住自己仇恨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雍齒,秦末沛縣人,原為沛縣世族。公元前209年,劉邦反秦,雍齒跟著一起幹了。但雍齒有點看不起劉邦。第二年,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雍齒獻出了豐縣投靠了魏國周市,劉邦大怒,數攻豐邑沒有打下來,只好到薛縣投奔項梁,劉邦因此對雍齒非常痛恨。後來雍齒又投降了劉邦。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恩賞功臣封為列侯。他聽說有人不服,天天發牢騷,劉邦問計於張良,張良說陛下最恨誰就厚賞誰,這樣讓所有人都有得賞的希望。劉邦於是封雍齒為什邡侯(2500戶)。漢惠帝3年(公元前192年),雍齒去世,謚號肅侯。
我們這一生都會遇到很多敵人,仇人,如果自己某一天得勢,或許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報仇,就算不讓對方死,也想讓對方難受一些吧,但是劉邦貴為皇帝,基本想讓雍齒死雍齒就會去死,但是劉邦為了大局,沒有這樣做,壓抑住了自己的仇恨,不僅沒有報仇,還封了雍齒不小的官,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氣度,怎麼可能幹不成大事。
三、擁有堅定的目標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建立漢朝後,劉邦以文治理天下,徵用儒生,詔令天下,廣泛求賢。即位的同年6月,劉邦在洛陽的南宮開慶功宴,宴席上,他總結了自己取勝的原因:「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們取勝的真正原因。至於項羽,他只有范增一個人可用,但又對他猜疑,這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
很多人,都是不能充分的認清自己,尤其是見不得能力比自己強的人,但是劉邦不是這樣,只要對方比自己強,能為自己做一些事情,劉邦從不會嫉賢妒能,把這些人都招來為自己做事情,即使他沒有張亮的計謀,蕭何的吏治,韓信的戰力,但是他有堅定的目標,不屈不撓的堅定意志,這樣才會給那些強人都籠絡的很好。就像劉備,唐僧,這些人的手下,都比自己強,但是正是因為劉備的堅定目標就是匡扶漢室,唐僧的目標是一路向西,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標,才能堅定的走到一起。
劉邦還有很多很多干大事的特質,只有具備一些常人不具備的特質,才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業。來看看其他能人對他的評價吧。
韓信: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李世民:「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也。昔漢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劍定天下,既而規模弘遠,慶流子孫者,此蓋任得賢臣所致也。
朱元璋:「惟漢高祖皇帝除嬴平項,寬仁大度,威加海內,年開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227]
「項羽南面稱孤,仁義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遜,濟以寬仁,卒以勝之。」
毛澤東:「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漢太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這兩個被遺棄的皇子,後來竟成為帝國中興的核心,一人功蓋漢武帝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西漢的這位皇帝六年一大變:三歲封王,九歲當皇帝,十五歲被殺
※西漢建國功臣之一,卻輔佐劉邦的兒子成就大業
TAG:西漢 |